單培藝
摘要:在教育發(fā)展中,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重要地位。教師在教學時要以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和提高思維能力為教學重點,讓學生在思維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將知識進行吸收和理解。“逆向思維”作為思維發(fā)散的一種表現(xiàn),可以幫助學生有效激活思維,對物理知識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梳理,進而加強思維的培養(yǎng),提高自身的物理基礎(chǔ)水平。
關(guān)鍵詞:逆向思維;初中物理;運用效果;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1-0058
人的大腦是具有方向性的,而逆向思維是大腦從事物的反面來進行思考的結(jié)果,進而獲得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方法和思路。初中物理是學生跨越小學的新學科,并且具有一定的難度。逆向思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輔助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時產(chǎn)生更好的思路,從而能將知識進行有效銜接。基于此,接下來的文章主要圍繞“逆向思維”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和研究。
一、逆向問題思考,引導學生探討激情
在教學課堂中,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重要,教師要抓住學生的成長特點,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可以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來引導學生激情探討的氛圍。這不僅是簡單地讓學生通過逆向思維解決物理問題,最主要的是讓學生找到了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物理知識的方法。
以八年級上冊《運動的描述》一課為例,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通過多媒體先將物體靜止與運動的視頻展示給學生觀看,讓學生進行觀察,使學生大致了解參照物的概念和判斷方法。然后再讓學生觀察路上的行人和樹木的運動狀態(tài),學生在特定的思維層次上會自然地將“樹”作為參照物,認為人是運動的而樹是靜止的。此時,教師便可以將逆向思維的教學方法引出,提問學生如果將“人”作為參照物會是怎樣的?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和思考活動,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的探究欲望,然后明白“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這一物理知識點。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課后作業(yè),講述生活中有哪些是描述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進而通過物理來更好地理解在生活中所產(chǎn)生的物理現(xiàn)象,進而更好地將知識進行鞏固和復習。
以上案例表明,通過反向角度將知識進行銜接,提出相對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利用逆向思維進行思考,培養(yǎng)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產(chǎn)生問題,進而激起對知識探索的興趣,從而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擴大學生整體思維維度的發(fā)展空間。
二、通過實驗操作對比觀察,激發(fā)逆向思維
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最有支撐理論知識的便是通過實驗操作來體現(xiàn)真實性。在實驗操作中,學生的思維最容易受影響,通過動手操作來刺激大腦的運轉(zhuǎn),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思維的發(fā)散能力。因此,為了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實驗操作能力,教師應該積極地將逆向思維結(jié)合實驗操作進行教學。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教材《大氣壓強》一課中,本課在整體的教材中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大氣壓強的存在,教師可以通過實驗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實驗中培養(yǎng)探索激情,進而將理論知識鞏固。比如實驗一:利用兩個空瓶分別裝滿水,在瓶身上扎出不同位置的a、b、c三個小孔,然后將其中一瓶擰上瓶蓋。此時不擰瓶蓋的瓶子中的水會從孔中流出,教師便可以提問學生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的想象?是有什么堵住了另一個瓶子的小孔嗎?然后讓學生帶著疑問進行實驗二:在紙杯中倒?jié)M水,然后用紙張蓋住再倒過來,使杯口和紙張朝下,讓學生進行觀察,然后再在倒過來的杯子底部扎一個小孔,又會產(chǎn)生什么現(xiàn)象?最后讓學生進行討論。通過這樣兩個對比的實驗操作,讓學生發(fā)現(xiàn)大氣壓強是真實存在的,并且具有方向性,在重力流動性的影響下每個方向都會存在大氣壓強。
以上案例表明,將理論知識進行實驗操作,可以讓學生更真實地感受,通過感官思維來激發(fā)逆向思維的產(chǎn)生,從而在逆向思維中學會將實驗證明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和科學依據(jù)性。
三、靈活利用逆向思維,加強解題技巧
物理教學除了加強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還要不斷地提升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的思維應用,提高解題技巧,進而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因此,靈活地利用逆向思維帶來的創(chuàng)新性和創(chuàng)造力,可以讓學生不斷地探索解題思路和技巧,進而更有效地進行解題并提高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八年級上冊教材《光的折射》一課中,教師在設(shè)計教案時,選擇具有針對性的例題,然后在課堂中讓學生將題目按照正向思維理解一遍,然后再進行逆向思維解題,將題干倒推,從逆向來理解題目,創(chuàng)造新的解題思路。比如這樣一道題:在一個杯中有一道光線照射在MN板上,在A處形成一光斑,當在杯中加水時,則光斑A會移向到( ),A. A的左邊,B. A的下邊,C. A的上邊,D. A的右邊。這時就可以利用倒推的方式,先思考在加入水時,光的折射角度會產(chǎn)生偏折,從光路是可逆的角度進行思考,進一步推出折射的方向。
以上案例表明,利用逆向思維進行解題,能幫助學生在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利用反向思考來引出正向結(jié)果。這樣,在加強知識運用的同時,提高解題結(jié)果的準確度以及解題技巧的應用,使得逆向思維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有效體現(xiàn)。
綜上所述,逆向思維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是新課改教育制度下培養(yǎng)學生提升物理綜合能力的有效教學手段,通過逆向思維來解決學生在物理學習中遇到的重點和難點理解,提高學生在思維上的鍛煉,將知識與思維進行有效銜接,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量和知識吸收能力,進一步提高物理教學課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紅紅.初中物理教學中逆向思維的應用策略探究[J].讀寫算,2020(16):117.
[2]郭衛(wèi)明.試論“逆向思維”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教師,2020(2):66-67.
[3]葛愛飛.例析逆向思維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16(14):64.
[4]錢健龍.初中物理課堂中逆向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幾點策略[J].湖南中學物理,2019(4).
[5]汪麗.逆向思維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2017(5).
(作者單位: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熱水鎮(zhèn)第二中學65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