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澤宇,雒志學
(蘭州交通大學數(shù)理學院,蘭州 730070)
近些年來,為了能更加準確地描述傳染病的傳播機理,引入了時滯這一概念。在傳染病的研究過程中,大量學者發(fā)現(xiàn)時滯能夠破壞模型的穩(wěn)定性,并在一定條件下產(chǎn)生Hopf分支。通常用微分方程建立的模型都是連續(xù)的[1-13],對離散模型的研究比較少,而且離散模型在參數(shù)和初值的選取上都相對容易。因此建立和分析離散傳染病模型更具有實際意義。在考慮具體的傳染病模型時,大多數(shù)模型采用的是標準發(fā)生率和雙線性發(fā)生率。為了方便起見,本文選取傳染病模型中經(jīng)常使用的雙線性發(fā)生率。
Li等[14]研究了一類具有雙線性發(fā)生率的SVIR傳染病模型,即:
該模型給出了無病平衡點全局漸進穩(wěn)定和地方病平衡點局部漸進穩(wěn)定所滿足的條件。若潛伏期比較小時,則地方病平衡點是全局穩(wěn)定的。
對模型(1)進行降維,則它的等價系統(tǒng)為:
在系統(tǒng)(2)的基礎(chǔ)上考慮分布時滯對傳染病的影響,建立了如下模型:
式中:S(t)、V(t)、I(t)和 R(t)分別表示 t時刻易感染者、接種者、染病者和恢復者的數(shù)量;A表示易感染者的輸入量(包括新生兒);假設(shè)上述4類人均具有相同的死亡率μ(0≤μ≤1);q(0≤q≤1)表示新生兒的疫苗接種率;p(0≤p≤1)表示易感染者的疫苗接種率;β和βσ(0<σ<1)分別表示傳染病在易感人群和接種人群中的傳染率;ε表示免疫失效比例;γ表示感染者的恢復率;h(h>0)表示時滯;f(s)≥0且滿足且上述參數(shù)和變量均為非負數(shù)。
傳染病的傳染機制如圖1所示。
圖1 傳染病的傳染機制示意圖
為了便于討論,采用隱式Euler方法對系統(tǒng)離散化后進行研究,主要思想是應用文獻[15-16]的方法處理該離散傳染病模型,運用隱式Euler方法建立系統(tǒng)(3)所對應的離散傳染病模型:
初始條件為:
當 I(x)≡0時,容易得到系統(tǒng)(4)的無病平衡點 E0=(S0,V0,0),其中:
定義基本再生數(shù)為:
引理2.1[17-19]當 x>0時,系統(tǒng)(4)的任意解(S(x),V(x),I(x))都滿足 S(x)>0,V(x)>0,I(x)>0。
定理2.1若R0<1且γ>μ+2ε,則系統(tǒng)(4)的無病平衡點E0是全局吸引的。
證我們利用文獻[20]中的方法來定義Lyapunov函數(shù),有:
記
根據(jù)引理[2.1]可知 I(x)>0,從而 L(x)>0,即 L(x)正定。
由系統(tǒng)(4)可以得到:
要使 ΔL<0,只需找到 ci(i=1,2,3)>0,使下面的條件同時成立:
聯(lián)立式(6)和式(7),可以得到:
由式(8)可得:
因為 μ,q∈[0,1],所以 μq-1≤0,從而對于任意的正數(shù) c1和 c3,式(9)恒成立。
式(10)可以變形為:
根據(jù)實際意義,式(10)等價于:
已知c3β>0,要使式(11)的第一式成立,則只需:
將式(12)關(guān)于c3展開,有:
即
同理,可以找到使式(11)的第二式成立的條件,有:
因此,當式(13)(14)同時成立時,式(10)成立。
綜上所述,只需逐次找到c2、c3、c1滿足如下條件:
由于 R0<1,由此可知 βS0<μ+ε,βσV0<μ+ε,則式(15)成立需滿足 γ>μ+2ε。綜上討論,依次取:
使式(6)~式(10)同時成立,最終使 ΔL<0。因此數(shù)列{L(x)}單調(diào)遞減且有界,從而{L(x)}收斂,即:
則有
所以
引理3.1若系統(tǒng)(4)的任意解為(S(x),V(x),I(x)),記總?cè)丝跒?N(x)=S(x)+V(x)+I(x)+R(x),則有
證由系統(tǒng)(4)可以得到:
故有
定理3.1若 R0>1,則系統(tǒng)(4)對任何初始條件(5)是持續(xù)的。
證根據(jù)引理[3.1]可知,對任意的 ε0>0,存在充分大的 x0>0,當 x>x0時,有
由系統(tǒng)(4)的第一式可得:
由ε0的任意性可得:
因此由引理[3.1]有:
同理,由系統(tǒng)(4)的第二式可得:
由于
則存在0<α<max{I(x)}和θ>0使得:
記
在這里,I(x)和α的關(guān)系只能有以下3種情況:
(i)對于任意的 x>mθ,都有 I(x)≤α;
(ii)對于一切充分大的 x,都有 I(x)>α;
(iii)當 x充分大時,I(x)關(guān)于 α振蕩。
根據(jù)系統(tǒng)(4)中第三式的特點,構(gòu)造數(shù)列:
則
當x≥x1+m時,有:
當 x≥x1+m+mθ時,有:
同理有:
因此
設(shè) I′:=min{I(x1+mθ+2m+k)},k=-m,-m+1,…,1,0,則,當 x≥x1+m+mθ時,I(x)>I′。
即W(x)有界,這與 W(x)→ +∞矛盾,故情況(i)不成立。
若情況(ii)成立,則結(jié)論成立。
若情況(iii)成立,設(shè)存在足夠大的 x,x1,x2滿足 x1<x<x2,使 I(x1),I(x2)≥α,I(x)<α,由系統(tǒng)(4)可知,I(x+1)-I(x)≥ -(μ+γ)I(x+1),即對任意的 x1<x<x1+m+mθ,都有:
如果x2≥x1+m+mθ,則用相同的方法可以得到由區(qū)間x1<x<x2的任意性可知,對足夠大的x都有即得到:
綜上所述,系統(tǒng)(4)對于任何初始條件(5)是持續(xù)的。
考慮了一類具有分布時滯的離散SVIR傳染病模型,從理論上分析了該模型的動力學性質(zhì)。首先對原模型等價降維,得到了連續(xù)的模型;然后運用隱式歐拉方法對模型離散化,并通過計算得到系統(tǒng)的無病平衡點E0和基本再生數(shù)R0;最后證明了無病平衡點的全局吸引性和系統(tǒng)的持續(xù)性。最終得到如下結(jié)論:當R0<1時,系統(tǒng)的無病平衡點E0是全局吸引的,疾病會消亡;當R0>1時,系統(tǒng)是持續(xù)的,疾病將始終存在。通過對這種SVIR模型的研究,給該類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提供了理論基礎(chǔ),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