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妍
以后,在每一個晚歸的夜晚,不管是寒風蕭瑟還是空曠寂靜,我都會想起那一束光。
——題記
做完班級的值日,當我走出校門口,天已完全黯淡,除了風輕拂樹葉的聲音,別無他聲。偶爾有陌生人從我身邊經過,我就會更加緊張。我將外套裹得更緊些,包裹住我害怕與擔憂的心。
終于,我遠遠地看到了家中窗戶透出來的暖光,我那顆瑟瑟發(fā)抖的心總算被安撫了。我不覺加快了腳步,向那光奔過去。
突然,一束手電筒燈光,若隱若現(xiàn),闖進我的視線。遠處一個模糊的身影正來回踱步,試探著用手電筒的光去辨別黑暗中走過的人影。我那顆剛放下的心轉瞬又提了上來,不會是壞人吧!我小心翼翼地往前走,循著月光與手電筒燈光的交匯處,隱隱約約映照出那個人模糊的面龐。哦,是親愛的媽媽??!
那個瘦弱疲憊的身軀在不安地踱步,焦慮地注視著黑暗中的過客,我頓時心生暖意。終于,燈光聚在了我的身上,很確定地罩住了我。母親用一束光將我引到她的跟前,沒有言語,只是揮了揮手,轉頭進了屋。她的腰沒事吧?她沒生氣吧?我趕忙走進屋中,溫暖而熟悉的氣息撲面而來。
媽媽走過來用略帶沙啞的聲音輕聲說:“好了,該吃飯了,這天涼得快!”我坐在餐桌前,一邊吃著熱騰騰的飯菜,一邊望著母親忙碌又單薄的身影。她只穿了件薄薄的外套,這是著急過頭了嗎?還是忙忘了?也怪不得喉嚨沙啞了。我有些心疼與自責,腦中浮出一個畫面:她擔憂地拿著手電筒在門口向外張望,無數(shù)次按捺住在微信里詢問老師的想法,無數(shù)次和自己說:“沒事,肯定有事情耽誤了?!?/p>
此時媽媽的神情,輕松而安詳,仿佛什么事都未發(fā)生過,這使我也安心下來,內心的害怕早就煙消云散了。
飯桌上,媽媽使用過的手電筒仍有余溫,它和媽媽為我溫著的飯菜一樣,平常無奇卻代表著光明與愛。不知母親使用過它多少次?什么時候它成了安撫我、指引我的定心丸和指路燈呢?母親平靜如水地做著耽誤了的工作,而那指引我的一束手電光,將愛意藏于我心中,融入我身里。
這天,我回家晚了。領略了黑暗寂靜的可怕,領略了孤身一人的恐懼與無助,也明白了母親那不言語的如光束沉默的愛……
教 師 點 評
作者選擇的材料非常微小尋常,寫的是一次因為回家晚了而感受到的母愛沉默溫暖的生活片段。題記明確了寫作的中心和主題,圍繞這個中心和主題,作者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交代了自己“回家晚了”的前因后果,詳略安排得當。文章中安排了兩條線索,一條明線,媽媽尋找“我”并為“我”引路的手電筒的燈光;一條暗線,“我”在這個晚上心理活動的發(fā)展和變化。這兩條線索的交織出現(xiàn),使得文章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文章結尾將光與愛、與成長合為一體,點示出了文章的主題,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