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研軻
摘要:隨著當今時代的飛速發(fā)展和新課改教學政策的不斷落實推進,高中思想政治作為促進學生道德品質提升與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的重要課程,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之中,從而達到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目的,并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更加和諧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保障學生人生觀、價值觀與道德觀的正確形成,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本文將從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角度進行闡述,深入探究新教學形式給思想政治課程帶來的影響,并分析新形勢下高中思想政治課程進行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最后提出幾點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形勢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06-115
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新標準》(2020年修訂版)的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講好思想政治課關鍵在教師”;“本課程的教學要運用多種方式、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強調學生的活動體驗是其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重要途徑”。由此可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已經不完全適用于當前的教學情境,素質教育理念、信息技術教學工具和各種各樣新教學模式的出現(xiàn),已經給高中思想政治課程造成了足夠的沖擊。再加上新課改教學政策的明確要求,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已經迫在眉睫。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必須思考如何凸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并促進學生思想政治學習效率的提升。
一、新形勢下高中思想政治課程進行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
1.為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指明方向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與社會生活密切關聯(lián)的學科,在國內經濟社會不斷變化發(fā)展,國際形勢風云突變形勢下,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社會等等變化都會對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帶來巨大的影響,這不僅加大了教師的教學壓力,還給教學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新課改的教學政策為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指明了方向,能夠幫助思想政治教學盡快適應新的教育形式。
2.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科學性
科學性是思想政治課的生命,沒有科學性,思想政治課就失去了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存在的依據(jù),保持科學性是教育必須遵循的原則,而新課改的教學政策不僅為新形勢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指明了教學方向,更增添教學的科學性,保證采用的教學素材和教學內容是符合國家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要求的,學生在接受了教育之后能夠對他們的未來發(fā)展和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從而加深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科學性。
3.聯(lián)系思想政治教學與實際生活
雖然知識來源于生活,但是如果知識在傳授的過程中沒有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那就會導致學生不能運用在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來解決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尤其是在當今社會中,新的國際格局與教育形式催動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將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這樣才能達到有效地提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能力和提升學生道德品質與人文素養(yǎng)的目的,也能夠為國家未來的建設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的人才。
二、目前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
1.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不突出
在高考指揮棒下,在社會對高度關注學校的“本科上線率”“重本率”的升學壓力下,“應試教育”的教學方式還大有市場,在課堂教學中更多的還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甚至有“滿堂灌”的現(xiàn)象,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xiàn),教師很多時候也僅僅以成績來判斷學生的學習效果,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與效果,做針對性的指導,難以教學相長。
2.教師的教學手法過于單一
現(xiàn)在社交網絡上流行著一個叫做“舒適圈”的詞,意思是人不愿意離開舒適地帶,無論是生活、工作還是學習,喜歡安于現(xiàn)狀。但在教育行業(yè)中,如果教師安于現(xiàn)狀那就意味著教學專業(yè)水平的下降。很不幸的是,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就有許多教師不肯跳出自己的“舒適圈”,總是憑借著以前積累的教學經驗來“混日子”,而不注重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不去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單一的教學手法引起了學生的不滿。
3.教學的評價體系不夠完善
教學評價體系多元化推行多年,在部分地區(qū)及學校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還有相當大部分的地區(qū)與學校在具體實踐中,還是以考試成績來對學生進行評價,也以考試成績來考核教師的教學效果,這是與新課改不相符的。每一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對于思想政治這門課程的學習天賦、學習水平和特點優(yōu)勢都不一樣,有的學生擅長辯論、有的擅長思考、有的擅長背誦記憶,這些優(yōu)點是無法通過一張考卷呈現(xiàn)出來的。因此,目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缺乏一個完善的多元化評價體系。
三、新形勢下高中思想政治課程進行教學改革的建議策略
1.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增添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時效性
所謂時效性,就是指教師采用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要與當下的社會形勢相關聯(lián),能夠立即對學生道德品質與行為規(guī)范意識的提升起到幫助作用。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可以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來增添教學的時效性,無論是國際形勢還是最新的政策指令,保證學生接收到的都是最新的事物,再引導學生運用學習到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例如:在學習“弘揚中華民族精神”這一課時,讓學生觀看“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的部分視頻,向學生提出幾個問題,例如“為什么要以國家的名義對鐘南山等人進行表彰?”“他們在抗疫中有哪些突出貢獻?”“偉大的抗疫精神對我們的社會生活有什么重要意義?”他們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如果你處在那個崗位,你又會如何抉擇?通過觀看視頻和討論,使同學們認識到授予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作出杰出貢獻的人士授予國家最高榮譽,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讓學生學習醫(yī)護人員,面對疫情臨危不懼,勇于擔當,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奉獻精神,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脫貧攻堅,為順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實現(xiàn)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凝聚黨心軍心民心??箵粜鹿诜窝滓咔槭钱斚聼岫仁指叩脑掝},學生在思想政治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就能重新審視這個問題,并且從更加理性的角度來進行思考。
2.豐富教學手法,激發(fā)學生對思想政治的學習興趣
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課外實踐活動、教育活動等多種途徑來豐富自身的教學手法,為學生提供更加和諧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構建良好的師生教學關系,從而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在方便教師制定針對性教學方案的同時,也能帶給學生更加新穎有趣的思想政治學習體驗,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例如:在學習“我們的中華文化”這一課時,教師借助信息技術的幫助為學生制作了“北京奧運開幕式中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解讀”和“漢字的發(fā)展”的教學視頻,借助教學視頻,加深了學生對我們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的理解和認識,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組織社會實踐,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與綜合素養(yǎng)
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時間和教學范圍畢竟有限,為了達到生活化教學的效果,教師可以選擇拓展教學范圍,利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教學資源,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學校的象牙塔,來看一看實際的社會生活究竟是什么樣子,為學生提供一個實踐歷練的機會,也讓學生嘗試運用學習到的各種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與綜合素養(yǎng)。
例如:在學習“文化對人的影響”這一課時,讓學生分小組搜集學校、社區(qū)、企事業(yè)單位的文化宣傳欄、公告欄、公益廣告等相關信息,在課堂上講述自己在處于這樣的環(huán)境中的感受是什么?為什么要做這樣的宣傳欄、公告欄、公益廣告?從而體會到文化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
4.完善評價體系,有效促進學生的多元化長久發(fā)展
教學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效率進行階段性評價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新形勢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課程要吸收過去的經驗和教訓,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來完善教學評價體系,用更加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用更加明確的評價標準督促學生不斷學習,幫助學生建立思想政治學習的自信心,同時為學生未來的長久發(fā)展而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文化創(chuàng)新的途徑”這一課時,教師拋出“為什么要創(chuàng)新?”“怎樣創(chuàng)新”的問題組織學生展開小組討論并針對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的參與積極性和最終成果進行綜合評價,督促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討論學習中來。除此之外,教師還為學生準備了辯論比賽,題目為“外國月亮圓”還是“月是故鄉(xiāng)明”?讓學生通過信息手段或者查閱書籍等方式整理材料,完善自己的觀點,學生各執(zhí)一詞展開辯論,并對學生辯論過程中的準備程度、臨場發(fā)揮、最終成果以及思維創(chuàng)新性進行評價,讓每一名學生都有機會展示出自己的優(yōu)勢,從而能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高中思想政治課程進行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既是順應新課改教學要求的必然選擇,也是推動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不斷向前發(fā)展的最佳途徑。在這個過程中,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必須嚴格遵守新課改教學政策作出的教學要求,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將“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貫徹到日常教學中去,從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政策中得到啟發(fā),通過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手法等方式,打破高中思想政治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禁錮,將更多的教學素材加入到課堂教學中,帶給學生新穎有趣的學習體驗,從而完成對學生思想政治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讓學生喜歡來到思想政治課堂進行學習,愿意跟隨教師的引導進一步進行課本知識的深入探究學習,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曉麗.新形勢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實踐分析[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8(12).
[2]黃存才.略論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10).
[3]周文軍.增強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6).
[4]廖鵬.新課改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模式的探討[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8(1).
[5]張乾.新形勢下提高高中政治課教學有效性探析[J].學理論,2018(9).
(作者單位: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福和高級中學,廣東 河源 51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