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亞軍
湖北省隨州市曾都醫(yī)院呼吸內科,湖北隨州 441300
隨著現(xiàn)代藥學研究的不斷進步和抗菌藥物的廣泛使用,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的情況日益嚴重,導致細菌通過不同的耐藥機制產生耐藥性,從而出現(xiàn)多重耐藥菌株,極大地影響臨床治療效果,延長患者治療時間[1-3]。細菌感染是導致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見原因,通過對下呼吸道標本進行細菌檢查,明確細菌感染類型,有助于臨床有針對性地開展抗菌治療[4]。因此,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分布情況,并掌握其耐藥性特征,能夠為臨床抗菌治療和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提供重要依據(jù)?;诖?,本研究選取160例呼吸內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及分泌物標本進行研究,對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情況分析如下。
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呼吸內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60例,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所有患者標本均來源于患者晨痰、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所取呼吸道深部標本。其中男88例,女72例。年齡28~74歲,平均(49.6±6.8)歲。疾病類型為支氣管擴張42例,慢性肺炎3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6例,間質性肺炎24例,肺膿腫11例,其他9例。
標本留取處理后,嚴格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第3版)》[5]進行病原菌培養(yǎng)。將多標本分別接種于血平板、麥康凱平板、嗜血桿菌專用平板及沙保羅平板,置于5%~10%的二氧化碳孵箱中,在35℃條件下培養(yǎng)16~20 h。細菌經(jīng)分離純化后,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法國梅里埃公司)對其進行鑒定及藥敏試驗,血平板、麥康凱平板、嗜血桿菌專用平板及沙保羅平板均由法國梅里埃公司提供。
統(tǒng)計痰液標本的病原菌檢出情況,并對常見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及真菌的耐藥性進行分析。
通過對送檢的160份痰液標本進行統(tǒng)計,共檢出致病菌152株,其中革蘭陰性菌124株,所占比重為81.58%(124/152);革蘭陽性菌16株,所占比重為10.53%(16/152);真菌12株,占比7.89%(12/152)。在革蘭陰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重較大,革蘭陽性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真菌以白假絲酵母菌為主,見表1。
銅綠假單胞菌對氨芐西林、頭孢曲松、呋喃妥因、頭孢替坦、頭孢唑林具有較高耐藥率,其耐藥率均達到了100.00%,對氨芐西林/舒巴坦的耐藥率96.00%;對妥布霉素、慶大霉素、環(huán)丙沙星、阿卡米星、亞胺培南等抗菌藥物的耐藥率相對較低,均在4%~12%。鮑曼不動桿菌對氨芐西林、頭孢唑林的耐藥率達到了100.00%,對頭孢替坦、呋喃妥因的耐藥率均達到了95.00%;對阿卡米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慶大霉素的耐藥率較低,均為10.00%。肺炎克雷伯菌對氨芐西林的耐藥率100.00%,對阿卡米星、頭孢替坦、亞胺培南、妥布霉素、頭孢吡肟的耐藥率均低于10%。大腸埃希菌對氨芐西林、頭孢唑林、復方新諾明的耐藥率分別為85.71%、78.57%和78.57%,對阿卡米星、亞胺培南的耐藥率較低。見表2。
表1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情況
表2 常見革蘭陰性菌耐藥性分析
金黃色葡萄球菌對青霉素的耐藥率較高,達到了91.67%,其次為紅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藥率分別為75.00%和66.67%,未發(fā)現(xiàn)對替加環(huán)素、萬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藥的菌株。白假絲酵母菌對伏立康唑的耐藥率20.00%,對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藥率均為10.00%,未發(fā)現(xiàn)對5-氟尿嘧啶、兩性霉素B耐藥的菌株。見表3。
表3 常見革蘭陽性菌和常見真菌耐藥性分析[n(%)]
下呼吸道感染屬于呼吸內科常見疾病類型,該疾病的發(fā)生主要與細菌感染有關,臨床予以抗菌藥物治療[6-8]。目前,細菌耐藥菌株的流行已經(jīng)成為醫(yī)院感染的重要來源,極大地增加了臨床抗菌治療難度。在選擇抗菌藥物前,需對患者進行病原菌檢查,確定患者感染的病原菌類型,才能有針對性地制訂治療方案,以免因抗生素使用不當而影響治療效果,嚴重時還可產生耐藥性,不利于患者預后改善[9-12]。
本研究通過對痰液標本中的致病菌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以革蘭陰性菌所占比重較大,達到了81.58%;其次為革蘭陽性菌,占比10.53%;真菌占比相對較少,為7.89%,說明革蘭陰性菌是導致呼吸內科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通過對常見致病菌進行耐藥性檢測發(fā)現(xiàn),銅綠假單胞菌對妥布霉素、慶大霉素、環(huán)丙沙星、阿卡米星、亞胺培南的耐藥率較低,對氨芐西林、頭孢曲松、呋喃妥因、頭孢替坦、頭孢唑林的耐藥率達100.00%,對氨芐西林/舒巴坦耐藥率96.00%。鮑曼不動桿菌對阿卡米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慶大霉素的耐藥率較低,對氨芐西林、頭孢唑林、頭孢替坦、呋喃妥因的耐藥率均達95.00%以上。大腸埃希菌對氨芐西林、頭孢唑林、復方新諾明耐藥率偏高。肺炎克雷伯菌對阿卡米星、頭孢替坦、亞胺培南、妥布霉素、頭孢吡肟的耐藥率較低,對氨芐西林的耐藥率達100.00%。金黃色葡萄球菌對青霉素耐藥率較高,但是未發(fā)現(xiàn)對萬古霉素、替加環(huán)素和利奈唑胺耐藥的情況,白假絲酵母菌的整體耐藥率較低。說明銅綠假單胞菌等常見革蘭陰性菌存在較為嚴重的細菌耐藥情況,與相關研究報道相符[13-16],所以臨床應對常見致病菌的耐藥情況引起重視。本研究所選樣本量有限,進行藥敏試驗的抗菌藥物較少,存在較多不足,未來還應進一步加強研究。
綜上所述,呼吸內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以革蘭陰性菌為主,且存在較為普遍的病原菌耐藥現(xiàn)象,臨床應注意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加強病原學檢查和病原菌耐藥性監(jiān)測,以減少病原菌耐藥的情況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