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勝男
語文,一個讓學生既喜愛又有些許頭疼的學科。語文是嚴肅的,他不像體育、美術、音樂那樣只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興趣,語文還必須讓學生在笑聲中有頓悟生。它不像數(shù)學那樣死板,說一不二;他不像英語那樣抽象,讓學生看的云里霧里, 語文是豐富有趣的,他能讓學生當演員,在講臺上扮演課文中的角色,他能讓學生成為朗誦家,聲聲帶情的朗誦課文。但對于這樣一個復雜多變的語文課堂,我們老師怎樣才能做好這個拿著指揮棒的領路人,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激情,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生氣呢?
一、 情
“情”并非是憑空產(chǎn)生的,它根植于教材和生活中,它常以生動形象的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為手段,連同教師的語言、情感、教學的內(nèi)容以及課堂氣氛成為一個廣闊的心理場。
1、可利用教材本身來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
語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寬闊的知識背景,這一獨特的優(yōu)勢,是其他學科所無法比擬的。如《再見了,親人》一課,這篇課文感情真摯強烈,要讓學生反復朗讀,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不但能加深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還能使學生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在理解第二段課文時學生在理解小金花失去媽媽的心情過程中,總傾向于小金花對敵人的恨,而忽略了她失去媽媽的悲痛。因此朗讀這段課文時,要先讓學生通過自由找出最能表現(xiàn)剛強的詞語“腳一跺”、“抽動兩下”,而又引導理解這些詞語中流露出的情感。通過分析,學生體會到小金花是把失去媽媽的悲痛深埋在心底,更把滿腔的仇恨對準了敵人,化悲痛為力量,發(fā)誓要為媽媽報仇。學生理解了課文,也就把握了朗讀的情感基調(diào),進一步體會情感。
2、要利用教師的情感來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
以情動情是教育的共同規(guī)律,教師的情感對學生來說是導體,是火種。教師要善于將自己對教材的感受及情感體驗傳導給學生。如我在教《長城》一課時,先讓學生說出祖國大地上的名勝古跡,學生們興致很高。隨即我熱情洋溢地告訴他們,我親眼看到許許多多的外國朋友,成群結隊不遠萬里來到我們的長城上。站在長城上,會想起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豐富的美感和民族自豪感充溢著我的心頭,連我自己也感覺到語調(diào)是那樣激動,學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帶著對長城的向往進入課文情境,積極主動地學習課文。
二、舞臺
生命哲學家曾經(jīng)說過,既是人,就會有生命欲,自然就會有蓬勃的生命流。是啊,如果在我們的語文課上,學生的眼睛閃著求知的光彩,學生的思維如閃電般敏捷,那么,這股生命流就不怕蓬勃不起來。所以,我們一定要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讓他們把自己的看法。見解、疑問,甚至對文本的質疑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1、書,讓學生自己讀。
讀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我們做教師的要力求成為親切而睿智的點化者、組織者,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去體味,去感悟,在充足的時間里,以讀激趣,以讀顯形,以讀啟智,以讀育人。如《再見了,親人》一課,應該采用 “以讀激情、語音傳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學方法,并配合采用“導語撥動情思”、“范讀誘發(fā)情思”、“多讀激發(fā)情思”等方法,激發(fā)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和情感,使他們帶著這份情感進行品詞品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2、問,讓學生自己提。
學貴有疑,讀而能問,這既是學生認識的突進,也是學生思維的聚焦,進而推動閱讀不斷向縱深發(fā)展。在自讀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質疑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充分思考,這樣,學生的小腦袋里就會產(chǎn)生諸多千奇百怪的想法。也許他的想法是非?;闹嚳尚Φ?,也許他的想法是膚淺幼稚的,但是,提出來就是學會了思考,敢于提出來,勇氣可佳。問題提出后,教師不要急于代答,應讓學生去作答,遇到有價值的問題還應組織學生討論。
3、話,讓學生自己說。
一節(jié)課35分鐘,老師要結合教材,著力發(fā)掘學生說的材料,創(chuàng)設說話的氛圍,充分賦予學生說的權力,讓學生想說就說,學生的說才會體現(xiàn)個性化,也只有面向全體,人人參與,學生的說才會落實全員化。如在教《晏子使楚》一課時,學文成熟之際,教師創(chuàng)設情景:晏子凱旋歸來,齊王會說什么,齊國的大臣會說什么,齊國的百姓會說什么。學生經(jīng)過思考,各抒己見,課堂氣氛異?;钴S。于是,他們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辨別是非能力在表達中得到發(fā)展與提高。
三、有發(fā)展
《語文課程標準》中有這樣幾段話引起我的注意:“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xiàn)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p>
我們的學生,天天來學校上課,歸根結底,就是為了求發(fā)展,并且是一種持續(xù)發(fā)展,包括認知水平的提高,學習技能的掌握與熟練,思維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等等。因而,每一節(jié)課教師的腦子里就要想到要教給學生些什么?一點知識,一些方法,一些啟迪,還是一些積累?所以,提倡人文性的同時,我們不能否定工具性,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和諧統(tǒng)一才是語文教學的完美。
實踐證明,適度的語言文字訓練對于我們的語文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對于學生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情感的萌發(fā)均產(chǎn)生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所以,一節(jié)課的語言文字訓練目標必須明確、適度、集中,既要體現(xiàn)教材的特點,又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
四、有創(chuàng)新
愛因斯坦說:“沒有想象力的靈魂,就像沒有望遠鏡的天文臺?!睈垡蛩固褂盟簧膶嵺`證明了想象力對他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看來,為人師者沒有理由將文本看死,應當充分挖掘語文教材蘊涵的創(chuàng)新教育因素,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
總之,教育是門藝術,永遠沒有明確的答案,永恒的標準,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句號,只有逗號。我想,只要我們努力,大膽地實踐,不斷地總結,在總結中追求更大的創(chuàng)新,就可以讓我們的語文課充滿活力,把它變成學生樂學、好學的場所,讓學生真正在課堂上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語文課永遠充滿生命的涌動!
小貼士
切斷電源 隔絕空氣
小朋友在家看電視,如果發(fā)現(xiàn)電視機起火,千萬不要驚慌,更不能用水去滅火,這樣做會引起觸電,還會助長火勢。正確的做法是:
立即拔掉插頭,切斷總電源,防止線路著火引起更大的火災。
如果電視機已經(jīng)冒出火焰,在切斷電源后,要迅速用棉被或毯子包住電視機,隔斷空氣,使火苗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