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夏
想想我的高考已經(jīng)是九年前的事了。那時江蘇地區(qū)的高考和其他地區(qū)不一樣。我印象里的關鍵詞是“3+小綜合”模式、“3+1+1”模式、“3+學業(yè)考+綜合素質評價”模式,總分永遠和其他省份不一樣,而且考試要考三天。我仍然記得大學報到時舍友們對我的高考成績不到480分的驚訝。因為江蘇地區(qū)的高考只算語數(shù)外三門分數(shù),兩門選修算等級,其余科目早在高二階段就考完了。
準備高考辛不辛苦呢?我想大多數(shù)學生的答案和我是一樣:辛苦。我不屬于那種無心向學,考試一塌糊涂,老師直接放棄的學生;我也不是那種每次考試發(fā)揮都很穩(wěn)定,成績一直走在前列的學生。我屬于大眾眼中的“中等生”,需付出努力,才有希望考上大學。
每天早上六點鐘起床,騎車上學的路上念念有詞,背古詩或英語課文,那是我無意間學會的“一心二用”。白天除了上課,課間要么和同學討論題目,互相抽背政治、歷史考點,要么窩在座位上看書做題。
午間吃飯是我們難得的給自己全身心放松的時間,我和小伙伴會研究中午是去食堂吃,還是去校門附近的沙縣小吃或蘭州拉面。食堂的菜很豐富,餐盤里總是裝得滿滿的,但是天天吃也還是想要換換口味。沙縣小吃地理位置好,就在校門旁,加上確實美味,總是要排隊。為了節(jié)約時間,我們多是去離校門三四家門店的蘭州拉面吃。這家的紅燒牛肉面、土豆雞肉蓋澆飯因為分量十足,口味不錯,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歡迎。
晚上寫完作業(yè)加上復習,結束時已經(jīng)十一點多了。即使這樣高強度的學習,十八歲的我仍不覺疲倦,還想再多擠出點時間繼續(xù)學下去。語文、歷史和政治,興趣所在,學起來勁頭十足,成績不差;但是對于苦手的數(shù)學,就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去應對。
很幸運的是,我的班主任并不是唯分數(shù)論的教師,他更看重學生的品質和性格。如果學生努力上進,成績再差他也不會責罵,而是會和學生一起分析考試失利的原因,協(xié)商如何解決問題。他喜歡鼓勵學生,挖掘學生潛力,通過談心減輕學生考試的壓力,讓其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班上很多如我一樣的“中等生”,都得到過班主任的鼓勵和引導。他不像有的老師是“打壓派”,時不時就批評學生如何如何。他總會找到我們身上自己都未察覺的優(yōu)點,不吝嗇表揚。盡管我成績不拔尖,但是班主任看到我熱愛閱讀,就鼓勵我堅持這個愛好。我的語文成績也從未讓他擔憂過,一直都很不錯。
整個高三階段,大大小小的考試很多,我仍然記得高三的那三次模擬考試。很不幸,我的一??荚嚦煽兒懿?,年級排名掉到了我無法想象的位置。事實上,這次考試題目并不難,是我的心態(tài)出了問題,想當然地以為做不到就“自暴自棄”。
那次的家長會,爸爸回來后和我說,班主任并沒有批評我,更沒有像有的老師一樣給出“不然就準備考大專吧”的建議,只是叮囑考試心態(tài)要多調整。那年的寒假我過得十分“刺激”,很大一部分時間都是坐在桌前,白天復習刷題,晚上做稀奇古怪的夢,不斷地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到了二模和三??荚?,準備更加充分的我,每次都進步很大,心態(tài)愈加平和。
從冬到春,我們脫掉了厚厚的冬裝,換上春裝;從春到夏,我們換上了輕便的夏裝,而高考的時間漸漸臨近。我很幸運,分到的考場就在本校。學校離爸爸的店不遠,所以我也不用擔心考場接送以及中午休息的事情,考試結束后可以直接走回店里。更幸運的是,我分到的考場就是自己班的教室,考試座位也離自己原來座位不遠,可謂是真正的主場作戰(zhàn)。那天答疑結束后,我留下來打掃教室,整理考場。我望著教室里擺放整齊的桌椅,想著:這是陪伴了我高三生活的地方,也是我即將進入的戰(zhàn)場了。
第一場考語文,據(jù)考試結束后的大部分學生回憶,題目并不簡單,許多擅長此科的學生都沒有發(fā)揮出應有的水平,更有甚者影響到了下一場的數(shù)學考試。而我當時的狀態(tài)很平靜,帶著平和的心態(tài)完成了所有的考試。
如今,我已經(jīng)記不太清當年的心情了。興奮?好像沒有。難過?好像也沒有。我大概只記得考試的最后一天,原本是多云的天氣??荚囬g隙,我抬頭看向窗外,天色發(fā)黃,考試結束后,刮起大風,后來還下起了雨。我坐在回家的公交車上,看著窗外那些家長載著學生的身影,心想:我的高考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