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迅雷
“未必人間無好漢,誰與寬些尺度?”這是南宋豪放派詞人劉克莊的名句,說的是不拘一格用人才。而今關(guān)鍵問題在于,如何“不拘一格”培養(yǎng)人才?
最近一個有關(guān)教育的熱點新聞是:各大在線教育平臺財報顯示,僅三家知名在線教育機構(gòu),2020年2月至11月的營銷費用就超過100億!相當于“燒”掉了4個“蛋殼公寓”的市值。(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2月22日報道)這些在線教育的培訓機構(gòu),燒錢搞競爭,為的是聚集流量,力圖拖垮那些無力一直“燒錢”的平臺,最終獨占市場份額。無論是線上教育,還是線下教育,販賣“教育焦慮”,成了培訓機構(gòu)的“不二法門”。
這就看到了資本的逐利本性。統(tǒng)計表明,2020年全年,資本向在線教育領(lǐng)域輸入了近150億美元,可在線教育的收入只有幾百億元人民幣。為了占領(lǐng)“在線教育”這一新的“風口”,他們想方設(shè)法販賣“教育焦慮”,瘋狂“燒錢”競爭,使得在線教育平臺淪為牟利工具,遠離了教育的本心本性。
在如此語境下,“教育焦慮”業(yè)已成為家長們的常態(tài)。問題在于,向家長們不斷“販賣焦慮”,甚至是學校和培訓機構(gòu)聯(lián)手干的;其結(jié)果必然是讓家長和孩子買單,由此“坑”掉的恐怕不僅僅是一代人。公平教育哪里去了?賞識教育哪里去了?踏踏實實的教育哪里去了?被利益給“賣”了!
“校外培訓”已然成為孩子們受教育的“主旋律”,從而使得“學習的科學”淪為“掙錢的學科”,嚴重的教育不公漸成露出的“冰山一角”。知否?剛剛過去的2月20日,是“世界社會公正日”,聯(lián)合國于2009年設(shè)立,目的是進一步推動國際社會致力于消除貧困、實現(xiàn)男女平等、促進社會公正。我們追尋社會公正,首先最需要教育公正,教育如果均衡、公平、公正了,那萬事就好辦。所以,“教育公正,零歲開始”!
2021年2月21日,恰逢世界著名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誕辰100周年。這位寫過《正義論》《作為公平的正義:正義新論》等名著的哈佛大學教授,把正義定義為“作為公平的正義”。在今天,我們不難理解,有公平才有正義,有正義才有公平,兩者相輔相成。教育不均衡、不公平,帶來的會是社會的不公正、不正義,這正是危險之所在。
對這一形態(tài)感受最為深切的,恐怕就是“時代楷?!睆埞鹈妨?。張桂梅是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她以全新辦學模式創(chuàng)辦免費的女子高中,她要讓窮鄉(xiāng)僻壤的孩子走出大山,飛得更遠。有報道說,張桂梅期待我國的教育更公平,山區(qū)能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當張桂梅帶領(lǐng)孩子們要追上城里人的“課堂教育”之時,城里多少家長卻在課堂教育之外追求“更高更強”的校外加餐培訓,讓孩子成為“人上人”!
事實上,概率早已告訴你,絕大部分孩子長大后都是平凡人,就算謀得一個收入不錯、有點地位的崗位,也是平凡人一個。做平凡的、完整的、幸福的人,遠比做什么“人上人”來得重要。教育就是要讓一個人成長為最好版本的自己,而不是成為同一標準的“成功人”;教育應是“為家育人,為國育才,為孩子謀幸?!?,而不是追求成為什么“人上精英”。日前,知名校長葉翠微執(zhí)掌創(chuàng)辦的杭州湘湖未來學校舉行了創(chuàng)校發(fā)布會,葉校長說得好:辦學目標,是育一個大寫的“人”——追求“人的完整與完整的人、人的幸福與幸福的人、人的未來與未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