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泰銘
琴棋書畫,自古便是讀書人推崇和需要掌握的風雅藝術(shù),一如老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彈琴在于幽,高山流水,魏晉時期,嵇康之作《廣陵散》“于今絕矣”。書法在于專,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無出其右。繪畫在于美,是詩人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結(jié)晶,正如我們常說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圍棋者,以上兼而有之。正如《隸釋·漢張平子碑》上所說:“音樂書畫之藝,方技博弈之巧?!?/p>
圍棋之幽,在乎其靜,在乎其遠,下一步則看十步,居安而思危??此骑L平浪靜,實則暗流涌動。下圍棋若不靜心,便無勝算可言。下圍棋猶如用兵之法,“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聲東擊西”“調(diào)虎離山”,講究的是天、地、道的合理運用。音樂生于自然而勝過自然,圍棋取自道卻勝于道,且有一種與其本身斗爭到底的倔強。
圍棋之專,在乎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并非熟能生巧,這種“巧”恰恰是熟所不能生的。有的人下了一輩子圍棋,卻從未有多大進步;有的人只下了幾百盤圍棋,就有飛躍般的質(zhì)的提升。這種巧合并非來自天賦,而是來自專心致志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更是一種對對手的尊重、對圍棋的尊重、對天地的尊重、對道的尊重。
圍棋之美,在于其格局,在于其哲理。每一步棋,其實都是人生的縮影。當你沉浸其中,時而艷陽高照,時而大雨傾盆,時而紅葉飄落,時而萬物復(fù)蘇。“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在浩瀚星空之中,何為人?天地瞬息萬變,人渺小如滄海之一粟。棋盤化為星空,棋子便是星空中的恒星,星星點點,然后是無盡的永恒和未知。真正熱愛圍棋的人,用哲學指導圍棋,用圍棋指導人生。
《孫子兵法》指出,戰(zhàn)爭勝敗的五大要素是:道、天、地、將、法。把下圍棋比作戰(zhàn)爭較確切,但不如把下圍棋比作人生更有現(xiàn)實意義。平凡的生活常常瞬息萬變,不知福禍。有時方出龍?zhí)?,又入虎穴,常有“塞翁失馬,焉知非?!钡母锌@合乎大道。下圍棋在古代被定義為一項娛樂項目,現(xiàn)在來看,與其說是娛樂項目,不如說是對自己人生的預(yù)演,在陶冶自己情操的同時,進而完善自我。圍棋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粹。人生如棋。我深愛著圍棋,深愛著生活,也深愛著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教師點評
作者是一位善于思考的學生,他能從尋常的下圍棋過程中,悟出諸多做人的道理。本文在敘述過程中,邏輯嚴密,富有哲理,啟人深思。本文像一篇“賦”,語言精練,引經(jīng)據(jù)典恰如其分,充分展現(xiàn)了作者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和較深的文學底蘊。(張明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