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武良
夏日的晌午,烈日炙烤著大地,空氣中翻滾著熱浪,與遠(yuǎn)處起伏的群山遙相呼應(yīng)。
爺爺干活去了,小孫子在家,昏昏沉沉地趴在涼硬的地板上。老黃狗蜷伏在門檻下的陰涼里,伸出長長的舌頭。突然,它聽見了什么動靜,箭一般沖向屋外,對著坡下的山路吠個不停。小孫子被驚醒了,赤腳追了出去。坡下有一個人,挑著一對沉重的擔(dān)子,在趕路。
原來是挑客。生活在山區(qū)的人們一年大多數(shù)時間都忙于農(nóng)事,加上離小鎮(zhèn)又太遠(yuǎn),一年難得去趕幾次集。于是在廣大山區(qū),出現(xiàn)了挑客這樣一種特殊游販。粗長的扁擔(dān)挑著兩個又大又沉的木箱,里面的東西應(yīng)有盡有,他們知道山上的人們最需要什么。
小孫子高興極了,不顧毒辣的太陽,他沖向菜園,把爺爺拖了回來,嘴里嚷個不停:“挑客來了,挑客來了?!毙O子好久沒吃上一塊糖了。
長年奔波在崎嶇的山路上,挑客的背被擔(dān)子壓成了一張弓似的。他腳上長滿了繭,比他穿的草鞋還粗糙。爺爺和挑客是老熟人了,爺爺先給挑客端了碗茶水,又給他一小撮自己種的煙草。
小孫子蹲在挑客的木箱邊,睜著大眼睛向里面張望,爺爺笑著對挑客說:“小饞鬼,又要吃糖了,給我稱半斤糖果;再買兩瓶農(nóng)藥,辣椒生蟲了,不噴點藥,到時辣椒皮都沒了?!?/p>
“農(nóng)藥在山那邊的王家坳賣光了,過兩天給你送來吧?!闭f著,挑客稱好半斤糖遞給爺爺。
“順道就來一趟,不順道就不要來,挑著個擔(dān)子,山路又難走?!睜敔斦f著遞給挑客一沓零錢。
挑客拿出一個本子記上,說:“不會忘的,過幾天來一趟。”
這天,天空飄起了小雨,青翠的樹木隱匿在霧氣之中,還模糊了對面山上那條蜿蜒的山路。老黃狗又朝著山對面吠起來,霧氣朦朧中的挑客披著蓑衣,戴著斗笠,挑著擔(dān)子趕來。木箱上蓋著大張的油紙,水珠在上面打轉(zhuǎn)兒。“今天本來要到李家坡去的,想起你這還要兩瓶農(nóng)藥,就繞道過來了?!碧艨兔撓滤蛞拢砩险爸鵁釟?。
爺爺讓小孫子給挑客搬來了凳子,說:“坐下來歇會兒,不是說了不要特意來,難得趕?!睜敔斢纸o挑客遞上煙斗。
挑客笑了:“你家辣椒不吃了?我說過兩天來,就一定會來。人這一生若沒信義,等于白活。”爺爺抽著煙,忙點頭。
“前些年,我到李家坡,一個孤老在我這賒了賬。那年,我在山上一不小心把腿摔傷了,在家休養(yǎng)了好幾個月。當(dāng)我再挑起擔(dān)子去李家坡,那老人的鄰里遞給我一疊錢,說是那老人去世了,臨終前把幾袋鹽錢攥在手里。那錢是老人采山藥一角一分?jǐn)€下來的?!碧艨蛧@了一聲,接著說,“老人苦了一生,可終究不忘那點鹽錢,信義人??!”
挑客又拿出小本子,劃了一筆,好像是心里又放下了一塊石,肩上又卸下了一副擔(dān)。挑客又出發(fā)了。
小孫子偏著小腦瓜琢磨,問爺爺:“要是賒賬的人搬家了或死了,或挑客的小本子丟了,咋辦?那挑客豈不劃不來?”
爺爺拍拍孫子的小腦瓜,笑著說:“人人心里都有本信義賬哩!”
指導(dǎo)老師? 李曉輝
(責(zé)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