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成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三臨床醫(yī)院,吉林 長春)
支氣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是一種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主要是在兒童和嬰幼兒人群中發(fā)病[1]。大多數(shù)的兒童住院都是由于小兒支氣管肺炎,在2歲以下的兒童發(fā)病率較高。支氣管肺炎的發(fā)病原因是由于細菌、病毒等感染所導致的[2]。此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有發(fā)熱、氣促、咳嗽等情況,如果不及時治療會給患者造成嚴重的傷害,由于小兒的身體素質較低,如果小兒支氣管肺炎長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將會對其以后的生長發(fā)育產生嚴重的影響[3]。支氣管肺炎除了呼吸道癥狀之外,還可能引發(fā)其他系統(tǒng)癥狀,如腹瀉、嘔吐、脈搏增快、焦躁不安等[4]。本院為提高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治療效果和質量,選擇30例小兒支氣管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分析小兒推拿對促進支氣管肺炎康復的作用效果,具體的研究內容如下。
選擇我院收治的30例小兒支氣管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的納入時間為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5例,所有患者的家屬對本次實驗知曉,并愿意參與本次實驗。其中對照組男8例,女7例,年齡在6個月至4歲,平均(1.97±0.25)歲;觀察組男9例,女6例,年齡在6個月至4歲,平均(2.04±0.27)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年齡、性別等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可以進行實驗,本次實驗獲得了本院的委員會批準。
兩組患者的治療內容不同,其中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的支氣管肺炎治療,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入小兒推拿治療。常規(guī)治療和小兒推拿的具體內容如下。
常規(guī)治療:在患兒入院后,立即對患兒進行詳細的檢查,對疾病原因、疾病類型、疾病程度等進行詳細的檢查。根據(jù)檢查的結果對患兒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主要的治療內容有祛痰、抗感染、霧化吸入、平喘、止咳等。在護理上對患者進行詳細的臨床檢查并將相關的檢查結果進行詳細的記錄;對患者進行正確的用藥、輸液等護理;對患者家長進行健康教育,主要講解支氣管肺炎的相關知識,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避免患病后家長應該做出那些行動;指導患兒進行正確飲食,既要保障患兒營養(yǎng)均衡,也要預防由于食物對患兒的病情產生影響。
小兒推拿:選擇患兒的小天心、乙窩風進行按揉,一共按揉100次;對患兒的腎水、清天河水進行推補50次;然后對患兒的清板門、清肺金各進行100次分推;對患兒的天樞、乳根、肺俞穴、乳房穴、膻中進行50次的按揉,并分推膻中、肺俞穴各50次。每日對患兒進行1次小兒推拿,5 d為1個療程,一共進行2個療程的治療,如果患兒已經恢復健康則不再進行小兒推拿。
1.3.1 治療效果
治療效果:根據(jù)患者的檢查結果將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顯著-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相關檢查也基本恢復正常;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相關的檢查指標也大幅回歸正常;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沒有好轉或還有所惡化。將治療效果為顯著和有效作為治療有效率的計算分子。
1.3.2 癥狀消失情況
癥狀消失情況: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將其中發(fā)熱情況和肺部檢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主要收集兩組患兒的發(fā)熱和肺啰音消失時間。
將數(shù)據(jù)納入SPSS 22.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通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檢查結果的整理分析,其結果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更高(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數(shù)據(jù)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n(%)]
將患者的發(fā)熱和肺部啰音檢查結果進行整理,將其消失時間進行對比,其結果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發(fā)熱消失時間和肺啰音消失時間更?。≒<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數(shù)據(jù)如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癥狀消失情況對比( , d)
表2 兩組患者的癥狀消失情況對比( , d)
組別 例數(shù) 發(fā)熱消失時間 肺啰音消失時間觀察組 15 1.58±0.43 5.17±0.73對照組 15 2.26±0.51 6.64±1.24 t 6.813 7.941 P 0.001 0.001
小兒支氣管肺炎具有傳染性,可以通過咳嗽、打噴嚏等方式進行傳播。造成小兒患病的細菌和病毒大部分是通過其呼吸道達到肺部形成感染,有少部分是通過血液循環(huán)到達肺部[5]。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誘發(fā)因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環(huán)境因素,比如在擁擠、封閉、通風差的室內,或者在空氣污染較為嚴重的環(huán)境中,容易引發(fā)小兒支氣管肺炎,所以父母要盡量避免帶幼兒前往這類場所,在家中要注意通風[6]。另外一個原因是小兒的個人因素,如免疫力低下或免疫缺陷的患者,患有基礎疾病如營養(yǎng)不良等,容易在病原體入侵后,引發(fā)支氣管肺炎。
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治療主要有一般治療和藥物治療,其中一般治療主要包括飲食、補液、氧療、氣道管理等[7]。藥物治療主要是使用一些抗菌藥物進行治療,根據(jù)對患兒的檢查結果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小兒推拿是在中醫(yī)理論的指導下,對患兒的相關穴位進行推拿按摩,促進經脈通暢、氣血流通,以此來達到治療疾病、保健身體的效果。小兒推拿的運用范圍很廣,對常見的疾病如腹瀉、厭食、感冒、咳嗽等都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而且不會對患兒產生損傷[8]。將其運用到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治療中來,是一個十分可行的方案。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常規(guī)治療中加入了小兒推拿的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更好,有效率大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表明通過對患兒進行小兒推拿,能起到良好的促進治療的效果,增加治療有效率。其原因可能是,對患兒的相關穴位進行推拿,疏通經脈,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患兒的肺部情況,從而起到幫助治療的效果。在臨床癥狀的檢查中,觀察組患兒的發(fā)熱情況和肺啰音的消失速度更快,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原因是通過推拿的刺激幫助患兒得到更好的治療,可以有效降低發(fā)熱對患兒的傷害。
綜上所述,在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治療中加入小兒推拿,可以起到良好的輔助治療效果,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有效率,縮短發(fā)熱和肺啰音的消失時間。小兒推拿是一個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值得在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臨床治療中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