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依婷
摘要:國內、國際環(huán)境的變化給傳統(tǒng)思政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高校輔導員如何化“危”為“機”,從“危”中尋找思政教育的“先機”,從“?!敝懈Q見學生成長的契“機”,值得深思。
關鍵詞:先機 云思政 融思政 契機 守護者
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對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來說是一場大考,同時也對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特殊時期,高校輔導員更應該靜下心來思考如何守正創(chuàng)新,抓住機遇,化危機為思政先機、育人契機,給學生注入“精神疫苗”,深入推進立德樹人。
一、從“?!敝袑ふ宜颊逃摹跋葯C”——構建“三位一體”的“云思政”育人模式
始料未及的突發(fā)事件讓傳統(tǒng)思政教育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但是挑戰(zhàn)的背后也隱藏著機遇,高校輔導員要看到危機事件影響下,如何積極化危為育人“先機”,打造“云宣傳”、“云班會”、“云幫扶”三位一體的“云思政”育人模式,用活身邊的事跡和案例,宣傳中國速度和中國精神,促進廣大學生與全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
搭建“云宣傳”平臺,傳播正能量。高校輔導員可以搭建“云宣傳”多重矩陣,宣傳鮮活教材以及師生同心對抗突發(fā)事件的事跡,多角度、多層面立體展現(xiàn)全國人民為突發(fā)事件所做的努力。例如,通過專題網(wǎng)站展示事件的進程,借助微信、微博、微視頻等微平臺,融合使用有聲評論、原創(chuàng)歌曲、短視頻、音頻、漫畫、宣傳海報、公益廣告等喜聞樂見的傳播形式,創(chuàng)作優(yōu)質作品,弘揚民族精神;盤活資源,充分調動全校各大社團新媒體平臺管理者的積極性,利用各大社團的新媒體做好宣傳聯(lián)動,形成傳播矩陣。第二,通過“云班會”縮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物理距離。高校輔導員把危機事件融入到“材”來開展生命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責任擔當教育、法治與規(guī)則教育、感恩誠信教育等系列云班會,從而化“?!睘椤皺C”。將班會搬到線上舉行,借助釘釘、騰訊會議、QQ視頻、學習青果等平臺,通過直播、視頻等方式實時、高效地將事件的實時動態(tài)等分享給學生,“云班會”過程中學生連麥互動、積極留言、“刷火箭”等有助于營造出熱烈活躍的氣氛,賦予主題班會新的生命力。第三,通過“云幫扶”精準解決學生各類問題。很多學生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如學業(yè)方面成績滑坡、就業(yè)迷茫就業(yè)壓力大增、生活面臨困境、心理困惑等,輔導員可以充分利用學院、學校的資源,借由電話、郵箱、QQ、微信等方式對重點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幫扶和指導,積極做好溝通和疏導工作。
但是,“云宣傳”、“云班會”、“云幫扶”三位一體的“云思政”育人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現(xiàn)實困境,需要高校輔導員理性對待。例如,“云思政”相對于傳統(tǒng)思政教育工作來說體驗感和儀式感不足,導致活動的感染力不足,進而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云思政”面臨的是整個國際、國內大環(huán)境多元文化和價值觀的沖擊加之自身的網(wǎng)狀傳播結構、網(wǎng)絡監(jiān)管不力等使得其容易被其他別有用心者用作他用;長期依靠“云思政”容易使得高校輔導員陷入盲目的技術崇拜中,缺少對工作的反思,缺乏批判性的思維和辯證的眼光。所以,高校輔導員在開展“云思政”的同時要緊密結合線下思政,達到“融思政”的效果。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堅持“面對面交流”與“鍵對鍵引領”相結合,更有利于用情、用理打動學生;堅持“云思政”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學以致用,深入思考,讓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理性認知理論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堅持有形教授與無形感化相結合,從日常點滴入手、從身邊小事入手,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
二、從“?!敝懈Q見學生成長的契“機”——引導學生做好“守護者”
公共突發(fā)事件讓我們看到了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共同戰(zhàn)斗的決心與態(tài)度。醫(yī)護人員冒著被傳染的風險和極大的心理壓力義無反顧地投身一線;公安民警夜以繼日地堅守崗位,用職責守護百姓平安與家園安寧;志愿者們風雨無阻地服務群眾,用綿薄之力奉獻社會……一批批硬核逆行者們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軀構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安全防線”,生動地描繪了何為“守護者”。如果說化突發(fā)事件是本教科書,青年大學生在這此中最應該學會的,如何做一名堅定的“守護者”。
誠然,青年大學生是社會最具有生機活力的的一部分力量,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青年大學生更應該承擔起自身的責任與使命,挺身而出,做一名堅定的“守護者”。
第一,引導學生要熱愛祖國,忠于祖國。國外媒體稱中國的堪稱典范,數(shù)日之內拔地而起的“火神山”“雷神山”震驚全世界,讓世人看到了何謂中國速度、中國質量;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攜手共同克服困難,無論是在一線爭分奪秒的醫(yī)護工作者,還是默默堅守崗位的其他工作人員,又或者是暖心溫情的普通民眾,用他們最樸實的行動詮釋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真諦。面對突發(fā)事件,當代青年大學生要學會正視現(xiàn)實,增強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并付諸實際行動;要堅定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感和自豪感,自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使之成為我們戰(zhàn)勝一切艱難困苦的思想根基和精神力量;要增強愛國、愛黨的情感認同,堅信有黨中央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有祖國作為堅實可靠的支撐,我們一定可以最終克服所有的艱難險阻。
第二,引導學生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厥字腥A民族的歷史進程,不難發(fā)現(xiàn),在每次的祖國緊急危難時刻,都涌現(xiàn)出一大波不怕犧牲、有責任擔當?shù)那嗄耆后w。面對突發(fā)事件,杜富佳——時代楷模、排雷英雄杜富國的妹妹,主動出戰(zhàn),在湄潭縣人民醫(yī)院青年突擊隊的請戰(zhàn)書上嚴肅莊重地簽下了自己名字,并且摁下了紅手印,不帶一絲絲猶豫奔赴一線參加醫(yī)療救護工作。杜富佳說,從哥哥身上她看到了對崗位的堅守與擔當,哥哥的那句“你退后,讓我來”是支撐自己走上前線的動力,也是對自己最大的鼓舞,自己作為一名護士更應該在疫情一線全心全意為醫(yī)學奉獻終身。作為青年大學生,面對突發(fā)事件,我們更應該迎難而上,立為國為民服務之志,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用實際行動接受黨和人民的考驗。
第三,引導學生嚴于律己,遵紀守法。法治是現(xiàn)代社會文明發(fā)展的標志,只有全體人民自覺遵守法治、堅定捍衛(wèi)法治,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才能得到持續(xù)、深入、有效的推進,社會穩(wěn)定和國家安全也才能得到有效維護。所以,在此特殊時刻,青年大學生更應該理性看待特殊時期的防控舉措,增強規(guī)則意識,嚴于律己,遵紀守法,不給國家、社會添亂,勿以“添小亂”而為之,自覺為祖國、為人民做貢獻。
第四,引導學生鍛煉身心,健全人格。作為青年大學生,更應該保護好自己,擁有科學健康的思維和意識、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增強心理素質樹立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是對所有硬核逆行者最大的寬慰和支持,是為所有來勢洶洶的突發(fā)事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是肩負起建設祖國重任的基本要求。
三、打鐵仍需自身硬
新時代,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突破原有的思維慣式,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直面新挑戰(zhàn),搶抓新機遇,實現(xiàn)新突破。第一,輔導員要提高政治站位,從國家安全的戰(zhàn)略高度出發(fā)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質內涵,沉下心仔細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教書育人規(guī)律和學生成長規(guī)律,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學性;第二,增強理論學習的深度,潛心研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時結合國際國內形勢發(fā)展新特點和新問題,提升理論儲備的辯證思維能力,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說服力;第三,立足新時代的發(fā)展趨勢,依托新媒體新技術,充分利用小紅書、抖音、微博等學生喜聞樂見的載體開展育人工作,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第四,要增強輿情研判和辨析力,提升自我對主導意識形態(tài)的認知度和認同度,從而提升學生對各種錯誤思潮的免疫力。
總而言之,高校輔導員要看到傳統(tǒng)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睓C,從中尋找思政教育的“先機”,構建“云宣傳”、“云班會”、“云幫扶”三位一體的“云思政”模式,同時堅持與線下思政緊密糅合,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云思政”的優(yōu)勢,達到“融思政”的效果,潤物無聲中引領學生成長,抓住各種“契機”,引導青年大學生做一名堅定的“守護者”,實現(xiàn)自己的使命擔當。
參考文獻:
[1].滕立新,李曉溪,牛琴.后疫情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zhàn)與應對[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20.(6):12-15.
[2].杜森.“云思政”教育的現(xiàn)實困境與解決對策[J].渤海大學學報,2020(5):142-145.
[3].宋來,張弛,汪斌峰.從“云思政”到“融思政”——抗疫期間高校思政工作的經(jīng)驗與升級[J].黨建思政,2020.(17):27-29.
[4]張弛,宋來.“課程思政”升級與深化的三維向度[J].思想理論教育,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