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彪 劉玉慧 相恒杰 黃文龍 陳文霞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國家兒童區(qū)域醫(yī)療中心(河南鄭州 450000)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是新生兒和嬰兒常見的一種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發(fā)病率約1/2000~1/4000,其中由甲狀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基因缺陷導致的CH患者較罕見,這類患者血清TG水平多降低或缺乏,但極少數患者TG水平升高。本文報告1個血清TG水平增高CH家系的臨床資料。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收治的1例45日齡黃疸女嬰?;純合礕 3 P 2,孕38 周順產,出身體質量2 800 g,生后Apgar評分1分鐘、5分鐘均為10分,臍帶、胎盤未見明顯異常。患兒母親孕期無高危因素,生后當天即出院?;純荷笳i_奶,奶量完成可?;純荷? 天出現顏面皮膚黃染,具體膽紅素值不詳。家屬自行給予益生菌口服治療,黃疸逐漸加重。15 日齡時患兒仍全身皮膚黃疸,伴鞏膜稍黃染,至當地醫(yī)院經皮測膽紅素為10.4 mg/dL,繼續(xù)口服益生菌治療。但黃疸消褪不理想,伴黃綠色糊狀便,3 天1 次。當地醫(yī)院查總膽紅素208.9 μmol/L,直接膽紅素12.4 μmol/L,白蛋白41.3 g/L,遂轉入院。入院體格檢查:神清,精神反應可,無特殊面容,全身皮膚黏膜輕度黃染伴鞏膜稍黃染,心肺腹未見明顯異常,神經系統(tǒng)無異常。入院實驗室檢查:游離三碘甲腺原氨酸(FT3)2.95 pmol/L,游離甲狀腺素(FT4)0.01 pmol/L,促甲狀腺素(TSH)354.75 mIU/L,甲狀腺球蛋白(TG)377.68 ng/mL,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促甲狀腺受體抗體(TSHR-Ab)均無異常;血常規(guī)、C 反應蛋白、降鈣素原(PCT)、腎功能、心肌酶、電解質、優(yōu)生優(yōu)育十項(弓形蟲、巨細胞病毒、風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1型及單純皰疹病毒2型5種病原的IgG、IgM抗體)及EB病毒四項(EBV衣殼抗原IgG、EBV早期抗原IgG、EBV核抗原IgG、EBV 衣殼抗原IgM)等相關檢查未見明顯異常。甲狀腺超聲示甲狀腺形態(tài)正常,無結節(jié)、囊腫。患兒診斷為CH。予左甲狀腺素鈉片替代治療3 個月后,患兒甲狀腺功能及甲狀腺球蛋白恢復正常(FT 3 6.32 pmol/L,FT4 14.82 pmol/L,TSH 0.65 mIU/L,TG 3.02 ng/mL)。家族中無甲狀腺相關疾病史,父母及哥哥均無異常(表1)。
因家屬要求明確CH 原因及預測是否需終身服藥,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以及家屬知情同意后,用EDTA 抗凝采血管采集患兒兄妹及其父母外周血,送至北京金準基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進行相關基因檢測。使用血液提取試劑盒(Blood DNA Kit V 2,CW 2553,康為世紀)提取基因組 DNA,并對基因組 DNA 進行質控。對DNA 樣本進行超聲破碎、文庫構建、雜交捕獲(SureSelect 雜交緩沖液體系,Agilent)及擴增、純化,建立患兒的DNA目標基因捕獲文庫。后使用 Qubit dsDNA HS Assay kit(Invitrogen,Q32851)對測序文庫的 DNA 樣本進行定量。按照捕獲文庫DNA樣本濃度及測序深度要求,使用Illumina HiSeq X Ten 平臺進行測序,平均測序深度為 100×,獲得fastq 格式的原始數據。使用Burrows-Wheeler Alignment(v0.7.15)工具將測序reads 比對到人類參考基因組(hg 19 版)。使用GATK(v 3.6)、CODEX、XHMM(v 1.0)、KSCNV(康旭開發(fā))等軟件檢測單核苷酸變異(SNV)、小的插入缺失變異(InDel)及可能存在的拷貝數變異(CNV)。參考1000 G(V 1,V 3)、dbSNP、ESP 6500、ExAC、RefSeq、Ensembl、UCSC 等公共數據庫,對變異信息進行注釋。使用 PolyPhen-2、SIFT 和 MutationTaster2等軟件對變異進行蛋白功能損傷預測。參考 OMIM、HGMD、ClinVar 等數據庫,進行疾病信息注釋。經 GERP++保守性分析和過濾,保留可能與疾病有關的變異。對各樣本位點進行一代驗證。在人類基因組數據庫 GenBank 中獲得上述變異位點基因序列,在引物設計網站Primer Z(http://genepipe.ncgm.sinica.edu.tw/primerz/primerz 4 .do)設計引物并合成。對變異位點進行PCR擴增后行Sanger測序,將獲得序列與之前的序列進行比對,排除二代測序中假陽性位點。
基因檢測結果:在患兒TG 基因上發(fā)現2 個復合雜合變異,其中父源變異c.2149 C>T 導致編譯第717 號氨基酸精氨酸(R)的密碼子變?yōu)榻K止密碼子(p.R 717*),從而導致肽鏈合成提前終止。根據美國醫(yī)學遺傳學與基因組學學會遺傳變異分類標準與指南(ACMG)分類為疑似致病變異;母源變異c.5401+113 A>G 為剪切位點變異,可能影響mRNA剪接,ACMG分類為臨床意義未明變異?;純焊绺鐢y帶c.5401+113A>G單雜合變異,患者父母均為攜帶者,哥哥及父母的FT3、FT4、TSH、TG、TPO-Ab、TG-Ab、TSHR-Ab 檢查結果正常且并無甲狀腺功能減退相關癥狀。由于TG基因變異c.2149C>T及c.5401+113A>G在HGMD數據庫中未見報道,為新發(fā)現的TG基因變異位點(圖1、圖2)。
CH 是新生兒和嬰兒中常見的一種內分泌疾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發(fā)病率約1/4000~1/2000,其中85%是由于甲狀腺分化、遷移或生長異常(甲狀腺發(fā)育不全)和促甲狀腺激素抵抗引起,15%是由于甲狀腺激素合成過程出現缺陷導致激素生成異常引起[1]。本例患兒的父母及哥哥均攜帶1個TG變異位點,無臨床癥狀;患兒則為復合雜合變異,出現明顯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符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方式。
表1 患兒家系臨床表型
圖1 TG 基因c.2149C >T 測序圖
圖2 TG 基因c.5401+113A >G 測序圖
TG是一種相對分子質量為660 000的同型二聚體糖蛋白,僅在甲狀腺中合成,是甲狀腺激素生物合成的高度專門化基質,在甲狀腺激素合成過程中TG 不僅為T3、T4合成提供骨架,同時可起到儲存碘和甲狀腺激素的作用[2]。TG 基因位于人類8 q 24.2-8 q 24.3染色體上,長度約270 kb,包含48個外顯子,其結構異??赡軐е耇G 的合成或功能異常[3-5]。自1991 年首次報道TG基因變異可引起CH以來[6],目前已發(fā)現100多種不同的TG基因變異類型[2,7],但TG基因變異導致的CH仍較為罕見,發(fā)病率約為1/100 000[8]。
大多數由TG 基因變異而導致的CH 患者在左甲狀腺素替代治療前,不管是否存在甲狀腺腫大,都顯示出血清TG 水平降低或缺乏,這也是診斷TG基因缺陷的關鍵因素[7,9]。本例患兒出現極其罕見的臨床表型,血清TG 水平不僅沒有降低,反而升高。檢索文獻,除本例外,僅有4 例TG 升高的CH 患者的報道[10-12]。約80%的TG單體一級結構是三個連續(xù)的半胱氨酸(cysteine,Cys)重復結構域(重復結構域 Ⅰ、Ⅱ、Ⅲ),剩余的20%(構成分子的羧基末端結構域)與乙酰膽堿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具有驚人的同源性,并且可能充當分子伴侶的作用。通常情況下,TG 基因變異可引起其轉錄產物不能正確的折疊,導致TG 蛋白在內質網的滯留,不能分泌到血液中,導致CH,此類患者多伴有甲狀腺腫和內質網累積病[11,13]。未正確折疊的TG蛋白不能在細胞內運輸,然后被伴侶蛋白通過未折疊蛋白反應(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的細胞內信號通路重新折疊或降解[14]。文獻報道的4 例TG 增高病例中,變異所致氨基酸改變p.G 2322 S 和p.A 2215 D 位于膽堿酯酶樣(cholinesterase-like,ChEL)結構域中,p.C1995S位于Cys重復結構域Ⅲ中,均可引起TG錯誤折疊,并且在p.C 1995 S 伴TG 增高的病例中觀察到缺乏伴侶蛋白激活,因而導致不完全的UPR 使錯誤折疊的TG釋放入血,導致血清TG升高[10-12]。由此推測c.2149 C>T及c.5401+113 A>G 基因變異,可能引起TG 基因類似結構域改變,導致血清TG升高。此外CH患者甲狀腺功能一般多表現為TSH增高,而既往4例病例中僅p.G2322S氨基酸改變者出現TSH增高,剩余3例TSH均未見明顯異常。其中p.A 2215 D 氨基酸改變者為1 例男性患者,10 歲時因甲狀腺腫大行部分甲狀腺切除術,34 歲時再次因甲狀腺腫大行甲狀腺全切術,臨床病理表現為濾泡增生,甲狀腺碘攝取率明顯升高,且經重組人TSH 刺激后血清TG 無明顯升高;而p.C 1995 S 氨基酸改變者為2 例腺瘤性甲狀腺腫的成年姐妹,甲狀腺碘攝取率也明顯升高。這3 例患者均考慮存在TG基因異常導致的CH,其中p.A2215D變異者變異的TG分子能夠部分從內質網逃逸并合成少量的甲狀腺激素,這或許可以部分解釋為何攜帶TG基因變異的部分CH患者甲狀腺功能仍為正常。
總之,發(fā)現TG 基因的兩個新的變異,該復合雜合變異導致CH 患者血清TG 水平升高且不伴有甲狀腺腫大,其原因可能與TG 折疊錯誤或不完全的UPR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