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南京金箔起源于何時何地,沒有文字記載。而我與之相遇,卻算得上是緣了。其實,對金箔的印象是童年就有的。兒時過年,母親從初一就開始念叨: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每一天都對應著一種事物。那一天的天氣晴朗,就意味著這一年,這一種事物會和順興隆。
我印象深刻的是初七,初七日為“人日”。這一天,母親會把我的頭發(fā)梳成丫鬟髻,用父親煙盒里的錫紙做成亮閃閃的小人兒,插在上面。母親說,這叫“人勝”,能帶來一年的平安。在過去,有錢人家的小姐帶的人勝都是金箔剪貼成的,金光閃閃,非常好看。
我不知道金箔是什么,母親告訴我,是金子打成的紙一樣薄的金片。她隨手拿起我夾在小畫書里的玻璃糖紙:“喏,這么薄?!庇种钢肝倚厍暗拿飨裾拢骸敖馉N燦的?!蔽倚闹辛⒖滔胂蟪鲆粋€金光四射的小人偶,簪在我的發(fā)髻上,映亮了我的面龐。
那是第一次聽說金箔,后來很長一段時間,我癡迷于收集金色的糖紙,并固執(zhí)地叫這種糖紙為“金紙”。再后來,讀到南朝梁時宗懔的《荊楚歲時記》,記載兩漢魏晉時江南一帶的人日習俗是:“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痹瓉砣藙偈潜狈浇蟹ǎ戏Q“華勝”,一樣有華貴的金箔裝飾,一樣寓意富貴吉祥。這樣的美好感覺,在后來我的文化視野中屢屢出現(xiàn),那些古人的詩詞書畫中,總有它的蹤跡。“花正芳,樓似綺,寂寞上陽宮里。鈿籠金鎖睡鴛鴦,簾冷露華珠翠?!扁毣\,就是用金箔飾的鳥籠。南唐詩人張泌的一闋《滿宮花·花正芳》,又把金箔的華美推到了極致。
生活常常有無數(shù)的變化。20世紀80年代,初我來到南京,落居于棲霞之地時,竟不知道這里是南京金箔的發(fā)源地。
龍?zhí)哆@座古鎮(zhèn),如今的變化算得上是日新月異。它以港口而聞名,但很多人不知道,在疏港路上,有一座私人開設的金箔博物館。
折進一條小路,遠遠就能看到一座四柱牌坊式門樓,灰白柱身遍布描金花紋,凸顯了金箔的特色。其上一大兩小的匾額均是黑底金字,大的書“中國南京金箔博物館”,兩邊分列的是“金箔圣地”“南京龍?zhí)丁?,極有氣派。這是南京市棲霞區(qū)的第一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第一家綜合性金箔博物館,展示實物和工匠技藝,重點對國家級非遺文化遺產(chǎn)——南京金箔鍛制技藝、江蘇省級非遺項目——南京傳統(tǒng)真金線制作技藝,進行真實的復現(xiàn)和展示。
走入展館,迎面是一幅金光四射的巨幅浮雕,紅木底板,下方是銀箔鋪就的大海,之上是九條金龍鬧珠,真是金碧輝煌。隨行的李老師介紹說,這就是傳統(tǒng)的貼金工藝。往里走,又是一幅巨型山水畫,不過這幅畫是在金箔上畫就,墨色濃淡有致,富貴中不失雅致。展廳外長廊的墻上,是南京金箔金線藝人榜,逐一介紹了獲得“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稱號的匠人的情況。
在金箔技藝廳,通過一組組雕塑,形象地再現(xiàn)了金箔的傳統(tǒng)生產(chǎn)過程。從黃金配比、化金條到拍葉、做捻子到落金開子,從沾金捻子、打金開子到裝開子、炕炕,直至最后一道鍛打工藝——“打了戲”。在李老師生動、詳盡的講述中,那曾經(jīng)的勞動過程在我的腦海中真實地再現(xiàn)了。
金箔,那薄如蟬翼的美麗,體現(xiàn)著勞動者的勤勞與智慧。請你想象一下:1克黃金竟然可以打制成約0.5平方米的純金箔,厚度僅為0.12微米。人手上那枚金戒子再小也要有2~3克吧?把它延展成1平方米多,是個什么概念呢?
金箔打成后有出具和切箔兩道工序。這兩道工序中,房間再熱都不能見風,因為稍有風過,薄如蟬翼的金箔便會被吹起。原始的打金箔是家族作坊,這兩道工序都由心細性穩(wěn)的女人來做。南京的天氣熱得厲害,她們在密不透風的房間里熱得不行,只好赤裸上身。所以,在過去,男人是不能進到工作間的。這需要女性怎樣的定力與堅忍?我心中的敬畏油然而生: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中,女性從來沒有缺席,她們也從來不是弱者。
我細細打量那普通而神奇的工具,長長的鵝毛是用來挑金箔的,這是因為金箔太薄了,是不能直接用手去取的,前輩藝人就發(fā)明用柔軟而富有彈性的鵝毛去挑,配以口風吹。身旁的文史專家管老師告訴我,這根鵝毛可不簡單,一只白鵝身上只有左翅膀上2~3根能用。再看那切箔——精致的竹刀,配著一塊泛白的墊板。李老師取過那塊墊板,對我們說:“這個竅門在皮子上,這是貓皮繃成的。因為貓皮毛孔細,沒有靜電產(chǎn)生,金箔在皮板上才能熨貼?!惫芾蠋熝a充說:“別看這些工具不起眼,可都是上了《天工開物》的——‘凡紙內(nèi)打成箔后,先用硝熟貓皮繃急為小方板,又鋪線香灰撒墁皮上,取出烏金紙內(nèi)箔覆于其上,鈍刀界畫成方寸??谥衅料ⅲ謭?zhí)輕杖,唾濕而挑起,夾于小紙之中?!惫弧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這個道理在任何事上都能體現(xiàn)出來。我們祖先的智慧不僅體現(xiàn)在鉆研了某一個事物,更在于在其中提煉出廣而泛之的哲學原理。善于鉆研,善于實踐,善于總結(jié),應該就是我們民族在歷史長河中始終能立于不敗之地的工匠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