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子淇
于子淇,生于甘肅蘭州。本科畢業(yè)于南昌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藝術設計系,研修于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研究院首屆何家英高研班。現為安徽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張見。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參加2016年“中國精神—
2016·中國百家金陵畫展(中國畫)”(獲典藏獎)、2017年“對岸—中國工筆畫的今天和明天·當代青年作品邀請展”、2017年“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中國百家金陵中國畫獲獎作品展”、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百家金陵典藏作品主題展”、2020年“與時偕行—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院邀請展”。
欄目主持人陳林推介詞
大學畢業(yè)后不久,于子淇的作品便獲得了金陵百家展覽的最高獎,在她這個年齡段的畫家里,取得這樣的創(chuàng)作業(yè)績是非常不容易的。顯然,此后她沒有停止努力。這幾年,她創(chuàng)作的青年肖像系列,從線條的勾寫、色彩的設計、形感的把握,到人物情緒的捕捉、刻畫,畫境的渲染、營造等,皆有更清晰的個人印記。
于子淇創(chuàng)作自述
安逸自然的生活和自由廣闊的空間一直是我追求和向往的。喜歡靜謐的我一直試圖找到一塊安靜且不被打擾的心靈空間,以逃離這個本就浮躁和擁擠不堪的現實世界。那么這樣的一種心靈空間在哪里呢?帶著這種純粹的想法,我創(chuàng)作出了《憶往昔》《若離》等這類注重表達個人內心情緒的繪畫作品。
我覺得畫面是自身情感和內心情緒的載體,同時也是與外界交流的一種方式。不論畫家想表達出來的情緒是歡樂還是憂郁,都會使他所創(chuàng)造出的畫面世界浸潤于情緒之中。我想用最直接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去掉一切使畫面顯得擁擠和煩瑣的元素,刻意留出空白背景,將所畫人物安排在這片空白的畫面里,就像把自己置于這個不被外界打擾的世界之中。我喜歡這種孤獨感,寄情于物,我即畫中之人,將自己對周圍世界的感情,通過畫中人物的情緒去表達,可以使我的畫面更加干凈和純粹。而這也是我學習和創(chuàng)作期間對于作品的要求,是我理想的境界,也是我心底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