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婷
(平頂山市婦幼保健院 生殖遺傳科,河南 平頂山 467000)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臨床常見生殖內分泌紊亂性疾病,發(fā)病占育齡期婦女的5%~10%,占不孕婦女的30%~40%,占不排卵不孕婦女的75%[1]。目前,PCOS尚無治愈方法,臨床強調以抗雄激素、恢復正常月經排卵為主。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HMG)可促進雌激素生成及分泌,但單純應用該藥物治療會增加卵巢過度刺激、多胎妊娠發(fā)生風險。來曲唑是新一代高選擇性芳香化酶抑制劑,可合并促性腺激素,增加卵巢對促性腺激素敏感性,并促進卵泡發(fā)育,降低促性腺激素用量,提高排卵成功率,同時能減少促性腺激素所致并發(fā)癥[2]。本研究采用HMG聯(lián)合來曲唑治療PCOS不孕癥患者,探討其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平頂山市婦幼保健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96例PCOS不孕癥患者,以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對照組:年齡為20~34歲,平均(27.04±2.93)歲;體質量指數(shù)(BMI)為18~25 kg·m-2,平均(21.86±1.19)kg·m-2;不孕時間為1~7 a,平均(3.78±0.94)a。觀察組:年齡為20~35歲,平均(27.55±3.16)歲;BMI為19~25 kg·m-2,平均(22.01±1.44)kg·m-2;不孕時間為1~6 a,平均(3.51±1.03)a。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本研究經平頂山市婦幼保健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選取標準納入標準:(1)符合PCOS不孕癥診斷標準[2]:(2)伴有高雄激素的臨床表現(xiàn)或高雄激素血癥,稀發(fā)排卵或無排卵,卵巢多囊樣改變;(3)與配偶同居1 a,性生活正常,未避孕;(4)男方精液檢查正常;(5)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對本研究藥物不耐受;(2)近3個月內接受激素治療;(3)其他內分泌疾??;(4)肝、心等器官功能障礙;(5)其他生殖系統(tǒng)疾病;(6)男方原因所致不孕;(7)依從性差,無法配合研究。
1.3 方法
1.3.1治療方法 對照組于月經周期第3~5天肌內注射HMG(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國藥準字H10940097),初次劑量為每日75 U,根據(jù)患者實際病情逐漸增加劑量至每日150 U,每日1次,同時囑咐患者于治療后1~2 d同房。觀察組口服來曲唑(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1001),每次2.5~5 mg,每日1次,HMG用法用量同對照組。兩組治療周期為1~3個促排卵期。
1.3.2檢測方法 于月經來潮后第2~4天,采集清晨空腹肘靜脈血4 mL,離心取上清液,-70 ℃環(huán)境下保存,選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測定血清促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睪酮(testosterone,T)水平。試劑盒購自上海酶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根據(jù)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4 觀察指標(1)兩組治療效果。評價標準:治愈為B超顯示卵泡晚期優(yōu)勢卵泡最大直徑>18 mm,子宮內膜厚度>8 mm,連續(xù)3個周期以上;好轉為B超顯示卵泡晚期優(yōu)勢卵泡最大直徑>18 mm或子宮內膜厚度>8 mm,至少1個周期,基礎體溫由單相轉為雙相;無效為未達上述標準??傆行蕿楹棉D率與治愈率之和。(2)兩組治療前后血清LH、T水平及子宮內膜厚度。月經干凈1~3 d后,應用陰道B超測定子宮內膜厚度。(3)兩組排卵率、妊娠率、自然流產率。(4)兩組不良反應。
2.1 治療效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疾病相關指標與對照組比較,治療后觀察組血清T、LH水平較低,子宮內膜厚度較厚(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疾病相關指標比較
2.3 排卵結局觀察組排卵率及妊娠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自然流產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排卵結局比較[n(%)]
2.4 不良反應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33%(4/48),2例惡心,2例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對照組為6.25%(3/48),3例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PCOS不孕癥發(fā)病機制復雜,一般與遺傳、環(huán)境相互作用所致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紊亂有關,造成卵巢持續(xù)不排卵。促排卵是本病治療的關鍵,首選藥物是克羅米芬,可競爭性結合垂體雌激素受體,模擬低雌激素狀態(tài),負反饋刺激內源性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進而促進卵泡生長。但該藥物治療后累積妊娠率低,且有20%~25%患者對其產生抵抗,導致促排卵治療失敗[3]??肆_米芬抗雌激素效應除了影響宮頸黏液的分泌外,同時也影響子宮內膜厚度。針對克羅米芬治療失敗患者,臨床強調以二線促排卵藥物HMG治療為主,然而HMG直接作用于卵巢,極易造成多個卵泡同時發(fā)育,多胎妊娠發(fā)生率較高,故治療期間需減少使用劑量,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應用[4]。
芳香化酶抑制劑為PCOS治療提供新途徑,特別是來曲唑,其有效性及可行性已得到臨床證實[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排卵率、妊娠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血清T、LH水平低于對照組,可見在HMG治療基礎上加用來曲唑有助于調節(jié)血清T、LH水平,促使卵泡生成、排卵。LH在卵泡發(fā)育過程中具有關鍵作用,其水平高低與促排卵周期的子宮內膜容受性及妊娠結局密切相關[6]。孫培培等[7]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T在PCOS不孕癥患者中呈高表達,經治療后下降。林婉珊等[8]指出,血清T隨著PCOS不孕癥患者病情好轉逐漸下降。經治療后上述指標均得到明顯改善,考慮原因為,來曲唑可抑制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轉化,減低雌激素水平,負反饋作用于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刺激卵泡發(fā)育,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治療后觀察組子宮內膜厚度厚于對照組,這可能是由于來曲唑對外周雌激素受體無明顯影響,在卵泡晚期對雌激素無拮抗作用,隨卵泡生長發(fā)育,雌激素增多,可作用于生殖系統(tǒng)各組織,利于精子穿行,子宮內膜充分生長,為胚胎著床提供有利條件。另外,來曲唑口服給藥后由胃腸道完全吸收,經肝臟代謝,其半衰期短,停止用藥后,能被快速消除,故用藥安全性較高。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提示在HMG治療基礎上加用來曲唑并不會增加不良反應。
綜上,HMG聯(lián)合來曲唑治療PCOS不孕癥效果確切,可調節(jié)性激素水平,改善子宮內膜厚度,提高促排卵率,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