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關月
登上高處,被風吹落帽子,都被風雨阻擋。雖然我牙齒不好,很少飲酒,但怎么能夠在家里一個人孤零零對著風雨呢?駝蹄已經(jīng)熟了,請您中午前過來,我們一邊喝酒一邊博戲,一起把它吃掉吧。
風雨如注的重陽節(jié),祝允明家里的駝蹄熟了。他說,不想一人獨對這景致,想起來好友文貴,于是邀請他一起來,一邊飲酒、一邊博戲,一起對風雨,一起品美味。雖然牙齒不好,很少飲酒,但祝允明表示,即便如此也不能獨自在家對著風雨。
其實駝蹄是一種吃食。古來名為“駝蹄”的食物有兩種,一種是菜品,一種是點心。據(jù)上海博物館專家考證,明朝時候的蘇州,用面蒸制而成的駝蹄餅成了專在重陽節(jié)吃的節(jié)令食品,叫“駱駝蹄”是因為形狀相似。而“呼盧浮白”是傳統(tǒng)的賭博游戲,輸?shù)娜肆P酒。雖然這個被祝允明在節(jié)日里特意邀約的“文貴”究竟是誰還未有確切結論,但這五百年前“哥倆好”的場景,卻是通過這張小箋一展無余。
明 祝允明《致文貴札》之一 23×43.5cm 上海博物館藏
最早提到駝蹄的是大詩人杜甫,他在長詩《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里描寫內(nèi)戚的豪奢:
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桔。
這封信被收錄在祝允明的文集《懷星堂集》中,題目就是《九日請客》,古人說“九日”,專指九月初九重陽日。很尋常的一封信札,草草寫就的背后,是格外想要見到好友的那份急切心情:快來吧老友,我想見你呀。
文人不愧是文人,連邀請人來家排解孤單都講得如此脫俗。講述了自己一天的遭遇,因為朋友在身邊,當然不能孤零零的一人在家。美食,美景,想要傾訴的心情,都需要好友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