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友林
劉仁(1908年~1973年),原名段永鷸(段永強),四川酉陽(今屬重慶)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轉戰(zhàn)于天津、內蒙古、張家口、北平等地區(qū)進行革命工作。1938年冬,到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工作。解放戰(zhàn)爭期間,時任中共中央華北局城工部部長的劉仁領導北平地下黨,配合人民解放軍,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重大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北京市委組織部部長、市委副書記等職務。
堅持隱蔽方針,織牢地下密網
1941年,劉仁擔任中共中央晉察冀分局城市工作委員會委員時,就把工作重心轉到敵后城市工作上。這一時期,由于抗日戰(zhàn)爭的需要,平津唐等地區(qū)的城市地下黨早已轉入華北敵后根據地,城市里留下的中共黨員寥寥無幾,劉仁幾乎是從零開始開展城市地下黨工作的。
在黨中央“蔭蔽精干,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白區(qū)工作方針指導下,經過幾年艱苦細致的工作,劉仁領導的北平地下黨組織有如滾雪球般由小到大。解放戰(zhàn)爭時期,華北局城工部是領導國統區(qū)地下黨的重要機關。它對外稱“建設公司”,城工部部長劉仁是“建設公司”的“總經理”,北平城內的黨組織以及學委、工委、鐵委、平委、文委、警委的各委領導人則是“建設公司”里的得力干將。
地下電臺的設立,是中共北平地下黨情報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劉仁為此殫精竭慮,事無巨細地安排各種事項,包括人員選定、設備準備、地點選定、工作時間、任務安排等都親自過問審查,確保能用最安全、最先進、最快捷的方式,與敵占城市的地下黨組織保持通訊聯絡暢通。
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北平城內,被同志們親切地稱為“老頭兒”的劉仁,把握著北平地下黨情報工作這張嚴密大網的每一根線。大到國民黨軍政要害部門、各大學校、報社、廠礦,小至尋常巷陌、澡堂浴室、各種店鋪,都潛藏著中共地下黨員的眼線。國民黨當局在北平的任何風吹草動,幾乎都在北平地下黨的掌控之中。
領導學生運動,形成第二條戰(zhàn)線
在緊鑼密鼓搭建北平地下黨密網的同時,劉仁堅持公開工作與秘密工作相結合、政治斗爭與經濟斗爭相結合、大規(guī)模群眾運動與日常工作相結合的工作原則,依據“有理、有利、有節(jié)”的斗爭策略,組織領導北平城內的群眾運動特別是學生運動,積極開展第二條戰(zhàn)線的斗爭。
1943年,劉仁就指出:“工人工作的中心要放在天津和唐山;學生工作的中心要放在北平?!笨箲?zhàn)勝利后,北平城內的學生運動持續(xù)不斷。1945年10月,劉仁領導下的北平地下黨學委系統組織了針對國民黨的反“甄審”運動。1946年12月,全國數十萬學生游行抗議由“沈崇事件”引發(fā)的美軍暴行。劉仁認真聽取學委負責人的匯報,詳細了解情況,以便日后準確地估計形勢,積累斗爭經驗。
1947年5月,在北平地下黨的引導下,北平大學生與各大城市學生相呼應,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反饑餓、反內戰(zhàn)運動。劉仁審時度勢,及時制止了不符合斗爭原則的“四罷”(罷課、罷教、罷工、罷市)運動,避免了重大損失。
此起彼伏、波瀾壯闊的北平學生運動,有力打擊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促進了國統區(qū)人民的覺醒和斗爭。
爭取北平和平解放,迎接勝利曙光
1948年下半年,為配合人民解放軍解放北平,劉仁根據中共中央和華北局的指示,周密部署中共北平地下黨的工作。
一方面,劉仁積極發(fā)動各方面力量,爭取國民黨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部接受改編。傅作義屬國民黨上層將領,想全面掌握他的情況并非易事。早在1948年年初,劉仁就開始考慮和物色與國民黨上層有關系的人員。他不遺余力地通過各種組織關系,聯系到曾延毅(傅作義在保定軍官學校讀書時的同學)的女兒曾常寧,讓她做好父親的工作,再請父親與傅作義取得聯系;和傅作義女兒傅冬菊加強聯系;要求潛伏在傅作義身邊的中共地下黨員閻又文(傅作義機要秘書)潛移默化地對傅作義施加影響,等等。傅作義最終能與解放軍談判和平解決北平問題,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結果,也體現了劉仁的遠見卓識。
另一方面,劉仁部署北平地下黨組織開展各方面工作迎接北平解放。他指示南北系學生黨組織合并,成立北平學生工作委員會;成立迎接北平解放指揮部,使學生組織、地下黨組織、地下盟員(外圍組織成員)以及眾多積極分子在統一領導之下迅速行動起來,投入工作。
同時,劉仁對迎接北平解放的具體準備工作作出明確指示,包括對人民群眾大力宣傳當前的形勢和黨的政策;爭取教授、學者、專家全部留下;發(fā)動群眾保護文書檔案和物資財產,等等。北平的和平解放最大程度上保護了古都的文物古跡,減少了人民生命財產損失,對此,劉仁及其領導的中共北平地下黨組織功不可沒。
(責任編輯:曹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