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榕
【摘? ? 要】進入小學高學段,學生基本完成了常用漢字認知積累,同時也具有了一定的獨立解讀能力。這個學段的語文閱讀教學,應根據(jù)學生的成長變化及其發(fā)展需求進行設計和組織,而且還應與中、低學段的閱讀教學有所區(qū)別。如,更加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更加主張學生閱讀的自主性養(yǎng)成等。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學段;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8-0155-02
【Abstract】Entering the upper semester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have basically completed the cognitive accumulation of commonly used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t the same time have a certain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terpretation.The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in this semester should be designed and organized according to the growth,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students, and it should be different from the reading teaching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semesters.For exam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advocat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utonomy in read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Higher learning;Teaching reading;strategy
進入高學段之后,小學生的學習力水平有了進一步發(fā)展。在識字、詞匯上,他們已經(jīng)基本上完成了常用字詞的認知,在思維能力上,隨著抽象思維的發(fā)展及社會經(jīng)驗的積累,小學生也具有了一定閱讀解析和推理的能力。再結合學生將來進入初中后閱讀學習的情態(tài)和需求,教師對這個學段學生的閱讀教學,應對中、低學段策略進行一些進階、調(diào)整,以滿足學生閱讀方面的發(fā)展需求。下面,就小學語文高學段閱讀教學的策略進行幾個方面的探討。
一、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在中、低學段,考慮到小學生學習力水平比較低,獨立閱讀能力和條件較弱,教師組織閱讀活動的主要目標是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引導學生進行一定量的綜合積累。而到了高學段,隨著學生知識積累和能力的提升,閱讀教學的目標就不僅是讓學生積累詞匯、拓展知識面,而且還要求他們能夠獨立地、簡單地解讀文本,比如提煉主題、分析結構、感悟情感等,通過閱讀實現(xiàn)其語文素養(yǎng)的進一步提升。在這個閱讀教學目標下,就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和解讀技巧。
雖然說高學段小學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聯(lián)想思維,但由于前兩個學段缺少閱讀思維的專門指向性訓練,因此通常來說,他們很難將思維有意識、有效運用和服務于自己的閱讀。因而,在這個學段,教師應有意強化對學生閱讀思維能力的專項培養(yǎng)。
在這方面可采用以下兩個策略:一是在“好奇”中閱讀——在學生閱讀前,教師可以預設一些問題引起學生對于文本的好奇,在閱讀之后組織學生分享閱讀收獲,同時讓學生針對本次閱讀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相互交流討論;二是在“任務”中閱讀——現(xiàn)在各種閱讀活動,形式多樣,但往往缺乏思維含量,教師應該明確任務意識,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帶著任務邊讀邊思考,進行有目的的閱讀。這些策略既可以訓練學生的解讀思維,還可以拓展其思維空間,又能訓練其表達能力。
二、將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機結合
小學語文的閱讀活動,除了要提升學生的知識儲備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教育目標,就是助力學生寫作能力的發(fā)展。學生通過大量、有質的閱讀活動,積累可服務于寫作的詞匯、修飾技巧、文體結構章法,為其提升寫作能力提供素材、技能、語感上的幫助。但如果教師組織的閱讀與寫作,在學習過程中是分離的、各自獨立的,那學生在閱讀中收獲的就難以轉化為其寫作的素養(yǎng)。在中、低學段,由于學生寫作學習剛剛起步,不容易保證讀與寫的結合深度,而高學段學生基本上可以完成結構完整、主題鮮明文章的撰寫,讀與寫的結合已經(jīng)具有了深化的條件。因而,教師可以抓住時機,借助以下兩個方法來幫助學生實現(xiàn)讀寫一體化:
(一)“趁熱打鐵”完成練筆
不同的文本都是學生學習寫作的有效范本,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究文本的文體特點,聚焦到其富有寫作特色的部分,提煉其有助于寫作的“妙招”,并及時遷移運用到仿寫練筆。如在學生閱讀了《落花生》這篇文章之后,對借“花生”喻人這一表現(xiàn)手法有了初步的認識,既然在讀中已經(jīng)悟到了“法”,那只有及時用“法”,才能將其鞏固,轉化為自己寫作的技巧。所以課上我便及時提出了小練筆任務,讓學生在“竹子、梅花、蜜蜂、路燈 ”選擇一個事物,思考由此物所想到的人,模仿《落花生》這篇文章寫一段話。這“趁熱打鐵”的小練筆,讓學生及時掌握借助具體事務抒發(fā)感情的方法,讓閱讀真正有效地為寫作搭建階梯。
(二)“物盡其用”實現(xiàn)發(fā)展
葉圣陶曾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借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舉一反三。”深入閱讀文本,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同一文本就可以實現(xiàn)多方面的寫作訓練,已達到多方位的發(fā)展。如在閱讀《獵人海力布》之后,讓學生把文章一篇縮寫成百來字的故事概要,以訓練學生高度提煉、歸納能力,對于其在寫作中能夠邏輯清晰、簡潔有序地表達思想具有很好的助益,也有益于訓練學生確立主題思想的能力。續(xù)寫和改寫《獵人海力布》則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為其寫出有創(chuàng)意的文章打基礎。將閱讀“物盡其用”,將助力學生優(yōu)化寫作。
三、注重持續(xù)性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
其實,大多數(shù)教師都在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以保證學生讀得進去、讀出效果。但我發(fā)現(xiàn)大多此類興趣的培養(yǎng)作用都不具有持續(xù)性,也就是通常只是使學生對某本書、某篇文章產(chǎn)生閱讀的興趣,而讓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主動、自覺地“泛”興趣,效果就并不理想。兒童對于培養(yǎng)學生具有持續(xù)性的閱讀興趣這一問題,教師們可以做出以下嘗試。
(一)“讀”出氛圍
漢代的揚雄說:“師者,人之模范也?!备吣昙墝W生他們各方面還不成熟、具有可塑性、向師性和模仿性等特征。因此在學生閱讀時,教師也應該試著與學生共讀一本書,并積極與學生交流讀書體會,以自身帶動學生參與閱讀活動,這樣所創(chuàng)造出的讀書氛圍會對學生的閱讀心理產(chǎn)生積極的引領作用。
(二)“讀”出儀式。
現(xiàn)在整個社會普遍存在著一種文化的浮躁,堅持閱讀的人占少數(shù),而且即便是讀,也通常會選擇一些所謂“文化快餐”。對于年齡尚小的、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其實更難讓他們完全在靜默狀態(tài)下閱讀。因而,“閱讀”需要創(chuàng)造新的活力來吸引學生,擺脫“枯燥閱讀”,創(chuàng)設具有儀式感的讀書活動,會讓學生從這種“閱讀儀式”中獲取成就感,如講故事比賽、閱讀推薦會、閱讀手抄報展示、閱讀表演大賽等。通過這樣活躍的、具有展示競爭元素的活動,讓學生體驗到閱讀所帶來的另一種風味,放松心情,激發(fā)其進取心。良好的閱讀體驗和刺激,將對學生持續(xù)性閱讀興趣的形成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四、尊重學生閱讀中的主體地位
傳統(tǒng)的教育講究“灌輸”和“傳承”,而現(xiàn)代教育理念認為,教育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的“學”為主體。特別是對高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已經(jīng)開始進入青春期,獨立思想已開始萌發(fā),對自己的喜好有了認知,對自己的發(fā)展也開始了獨立思考和構建,這個時候,就更應該尊重他們的個性發(fā)展意愿和需求。
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放不開手”的主要原因是認為小學生沒有獨立選擇閱讀對象的能力,也缺乏較好的閱讀方法。其實到了高學段,教師可以適當放手交出“主動權”,在閱讀對象和方法的選擇上,可以采用指導和自主選擇相結合的方法。如在學習了《狼牙山五壯士》后,可以建議學生去讀有關抗戰(zhàn)故事類文章,但不必指定篇目,而是讓他們自主選擇并采用適合自身的閱讀方法選擇和閱讀抗戰(zhàn)類的文章,這樣教師既給了學生方向性建議,又留給他們按自己興趣、喜好去選擇的空間。這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個性的閱讀需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選擇的能力,具有發(fā)展意義。
五、結語
總的來說,進入高學段后,學生在閱讀的能力、需求和心理上與中、低學段產(chǎn)生了變化。為了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保證閱讀的質量,在閱讀的組織指導策略上,教師應進行一些調(diào)整。比如開始強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讀與寫的結合、注重對學生持續(xù)性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落實學生主體性給其自主閱讀的空間等。
參考文獻:
[1]汪圣梅.淺談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預設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12).
[2]楊紅梅.小學語文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7(27).
(責編?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