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霞
摘要:新課標指出,當前的教育目標是要培養(yǎng)全面性的人才,要充分的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在初中階段,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可以極大的影響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因此必須要肯定這一時期音樂教師的重要性。教師必須順應國家的要求,重視對學生的培養(yǎng)要求,要幫助學生增強音樂感受力,開發(fā)學生在音樂上的潛能。本文分析了當前初中學生進行音樂學習的心理特征以及初中音樂教學的重要意義,提出了幾點通過藝術教育多元化來激趣初中音樂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學生學習特點;音樂教學重要性;藝術教育多元化
一、初中學生音樂學習特點
(1)對音樂的認知能力不斷增強。隨著年齡的增加,初中生的認知結構不斷完善,對于音樂的感受力、鑒賞力也在不斷提高,這使得他們對于音樂教學內容有了更多的要求,他們會更偏重于去了解音樂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相關的樂理知識。
(2)喜愛流行音樂。通過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觀察,我們會發(fā)現學生更愿意對他們感興趣的知識和內容進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甚至不需要教師的引導,學生也能夠積極的學習,產生很好的教學效果。初中生容易被流行音樂吸引,因為對于他們來說,流行音樂的歌詞內容更加迎合他們的喜好,便于他們的理解。而且流行音樂旋律簡單,學生可以更容易進行演唱。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學生有了更多可以接觸流行音樂的機會,他們會問認為流行音樂才是社會主流音樂趨勢,這對他們的音樂課程學習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3)中學生以自我為中心,行為較為叛逆。在成長過程中,中學生渴望得到家長,老師以及社會的認可與尊重,在他們的心中,自己已經有了獨立的思想,便不再愿意被他人掌控自己的行為,他們會認為自己有了足夠的能力去辨別是非。但是事實證明,中學生缺乏是非辨別能力,不能很好地認識到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在家長和老師對他們的行為進行糾正的時候,中學生會始終堅持自己的幼稚看法。
二、初中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音樂這門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音樂的學習結果更多依靠他們的感受力,不是。一類的講授知識就能幫助學生學好音樂,這就要求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必須要關注。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的情感變化。音樂學科沒有太多死板的知識,它所注重的是學生對知識的內在理解,主要通過吸引學生的關注,讓他們自覺地參與音樂學習過程來能實現好的音樂教學效果。
音樂教學方式多種多樣,具有極大的趣味性。良好的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對音樂學習保有更多的熱情,可以通過鍛煉學生的音樂能力,幫助學生成為一個全面化發(fā)展的人才;音樂是一門高雅的藝術,它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yǎng),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陶冶情操的方式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改變學生,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
三、如何通過藝術教育多元化激趣初中音樂課堂
(1)突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學會學習。在教師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地認識到只有學生愿意配合老師的工作,并且進行知識技能的學習,最終才能形成好的教學效果。在新課標所倡導的藝術教育多元化背景下,教師要給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的機會,讓他們能夠有更多的空間去展示自己在音樂上的感悟,幫助學生體會到音樂學習帶來的樂趣。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入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由教師提出問題,讓小組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來給出結論。小組成員可以在討論的過程當中交流自己音樂學習的感想和認識,可以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音樂教學過程當中,形成更為有效的教學活動。
(2)創(chuàng)設形式豐富的教學活動。教師的教學不能只從課本內容出發(fā),更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和學生的喜好,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更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來吸引學生學習音樂,更好的啟發(fā)學生的音樂思想,增強學生的音樂感受力,更好的挖掘學生在音樂方面的潛質。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所學的音樂進行演唱,對學生的演唱進行贊揚,讓學生在充分展現自我的同時建立更多的自信心;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對傳統(tǒng)音樂進行改編和演唱,通過小組的方式展示改編成果,由大家投票選出最為優(yōu)秀的小組,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
(3)借助技術手段、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讓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直觀,讓學生能夠也更加直觀的方式去感受音樂。教師可以使用生活化情境來引入音樂教學,讓學生通過感悟生活中的場景來更好地進行音樂學習。例如,在學生學習某一曲目之后,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來為學生播放曲目作者創(chuàng)作曲目的視頻,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到曲目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創(chuàng)作曲目所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觀看視頻之后,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自發(fā)思考,通過與學生的積極互動,幫助老師了解到教學成效,也能讓教師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教學方式有哪些不足,有利于教師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加以完善與改進。師生之間友好互動,可以縮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獲得更好的教學成效。
(4)完善評價方式。對學生音樂學習的評價不能局限在某一個領域,要充分地認識到每個學生的差異性,要不斷完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進行全方位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到被認可的成就感,讓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產生更多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下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詢問他們在課上有哪些所得所感,讓學生自己感悟自己的獲得;可以讓學生進行組間互評,站在學生的角度清楚地了解其他小組對該學生學習成效的見解。
總結:在初中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學要充分體現它的獨特性。教師要注重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品質。教師可以通過音樂教學來增強學生的音樂素質、幫助學生陶冶情操、挖掘學生在音樂上的潛力。音樂教師要充分的肯定自己的地位,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積極的引導,為學生解決疑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