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夢瑩,師 雯,張梓楠,朱雯雯,翁 闖,耿 飛,游 峰,3
(1. 蘇州大學 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江蘇 蘇州 215000;2. 武漢工程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湖北省等離子體化學與新材料重點實驗室,武漢 430205;3. 佛山(華南) 新材料研究院, 廣東 佛山 528200)
PVC作為一種性能優(yōu)良的熱塑性聚合物,具有難燃燒,耐腐蝕,力學性能好,價格便宜等優(yōu)點而被大量應用在薄膜,板材,管材,汽車配件,電纜料等許多方面[1-4]。但是PVC熱穩(wěn)定性差,限制了其廣泛的應用。有研究表明:PVC的熱穩(wěn)定性能較低的現(xiàn)象與PVC本身所具有的不穩(wěn)定結構片段有關,比如相鄰的C-Cl和C-H鍵或聚合物鏈中的缺陷[5],這導致PVC變色并且在氧的存在下,發(fā)生氧化反應,導致大分子鏈的裂解,并影響PVC的機械性能[6]。為了擴大PVC的適用范圍,通常向PVC中添加助劑[7-10],然后根據(jù)添加劑的成分與含量,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物理、化學性能,并加工成硬質(zhì)或軟質(zhì)的各種塑料制品。不過加入的小分子助劑容易在PVC加工過程中遷移和蒸發(fā)[11],而且過多添加這些助劑會使PVC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下降,從而導致使用的價值損失[12]?,F(xiàn)在研究者們主要使用共混的方法對PVC復合材料進行改性,通過簡單的物理共混,就能讓PVC復合材料擁有原先所不具有的優(yōu)異熱學性能[13-16]。一種是通過向PVC中添加另一種玻璃化轉(zhuǎn)變溫度(Tg)高,且熔融溫度和熔體粘度較低的聚合物,如聚酰胺酸[17-19],馬來酸酐共聚物,環(huán)氧樹脂共聚物等[20]。另一種是通過共混將無機物顆粒填充進PVC,如水滑石[21],碳酸鈣[22],石墨烯[23]等,以提高PVC制品的綜合性能。
現(xiàn)代的工業(yè)生產(chǎn)中,很多PVC制品,如PVC電線電纜護套料等就容易暴露在高溫的環(huán)境中[24]。這對他們的耐熱性,尺寸穩(wěn)定性以及耐油性提出了要求,為了滿足這些對PVC復合材料特殊功能化的要求,采用hBN和PA6作為主要填料,通過母料法即熔融共混各原料制備出填料分散相對均勻的PVC/BN及PVC/BN/PA6復合材料。
PVC:牌號SG-5,武漢葛化集團有限公司; hBN:牌號PW,淄博晶億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PA6:牌號1013,日本宇部興產(chǎn)株式會社;硅烷偶聯(lián)劑:牌號KH550,廣州穗欣化工有限公司;無水乙醇:分析純,天津化學試劑廠。
哈普轉(zhuǎn)矩流變儀:型號RM-200A,哈爾濱哈普電氣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橡膠平板硫化機:型號R3202,武漢啟恩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箱式電阻爐:型號SX2-5-12N,上海捷呈實驗儀器有限公司;動態(tài)熱力學分析:型號Q800,美國TA儀器公司。
1.2.1 hBN的表面改性
用箱式電阻爐在1 000 ℃下對hBN進行退火處理2h,將退火處理帶上羥基的BN與硅烷偶聯(lián)劑按質(zhì)量比為10∶1混合,在60 ℃的乙醇溶液中攪拌3 h。然后取沉淀物用去離子水和無水乙醇交替進行離心洗滌。過濾烘干后,制得表面改性的BN。
1.2.2 PVC/BN復合材料的制備
將BN與添加了甲基硫醇錫的PVC,按1∶3的質(zhì)量比投入哈普轉(zhuǎn)矩流變儀中熔融共混,后剪碎制備出母料。取母料12 g與添加了甲基硫醇錫的PVC 48 g,混合后投入哈普轉(zhuǎn)矩流變儀中,在185 ℃下熔融共混,轉(zhuǎn)子速度設置40 r/min,密煉5分鐘后將物料取出,并趁熱將其剪成小塊,制備出BN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PVC/BN復合材料。再以同樣的方式制備出BN含量為0%,10%,15%,25%(質(zhì)量分數(shù))的PVC/BN復合材料。
1.2.3 PVC/BN/PA6復合材料的制備
取1.2.2中制備出的母料24 g,PA6為3 g,添加了甲基硫醇錫的PVC 33 g,混合后投入哈普轉(zhuǎn)矩流變儀中,在220 ℃下熔融共混,轉(zhuǎn)子速度為40 r/min,密煉5 min后將物料取出,并趁熱將其剪成小塊,制備出PA6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PVC/BN/P6A復合材料。再以同樣的方式制備出PA6含量為0%,10%,15%,25wt%的PVC/BN/PA6復合材料。
1.3.1 熱變形維卡軟化點溫度測試
將制備出的PVC復合材料的顆粒放入2 mm厚的??蛑?,在熱壓機內(nèi)熱壓成2 mm厚的板材。采用承德金和儀器制造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型號為XRW-300的維卡軟化點溫度測定儀,將10 mm×10 mm×2 mm大小的兩個試樣疊加放在一起,并用加了砝碼的壓針壓緊,放入甲基硅油中。設置升溫速率為50 ℃/h,在等速升溫條件下,被1 mm2的壓針壓入1 mm深度時的溫度。
1.3.2 動態(tài)力學分析
將制備出的PVC復合材料的顆粒放入26 mm×6 mm×0.5 mm的DMA標準樣條??颍跓釅簷C上熱壓成標準矩形樣條。使用美國TA公司的動態(tài)力學分析儀測試時的拉伸模式如下:溫度范圍:40~140 ℃,升溫速率:3 ℃/min,振幅:0.01%,頻率:1 Hz。
1.3.3 尺寸穩(wěn)定性測試
用長120 mm,寬10 mm的標準裁刀,對2 mm厚的板材進行裁樣。在樣條上畫出長80 mm的線段,并用游標卡尺精確測量其長度并記錄。在托盤中鋪上一層干燥后的碳酸鈣,將樣品平鋪在碳酸鈣上,設置干燥箱溫度為80 ℃,在干燥箱中放置2 h。結束后,用游標卡尺測量樣條上線段的長度并記錄。計算樣品收縮率的如下式1所示。
(1)
式中:MS為樣品收縮率,%;L0為加熱前線段長度,mm;L為加熱后線段長度,mm。
1.3.4 耐二甲苯性能測試
取制備的PVC復合材料顆粒,分別測量它們的質(zhì)量,然后在室溫下將他們完全置于二甲苯溶劑中,分別在2 h、4 h、8 h、12 h、18 h、24 h、36 h后取出測量浸泡后的質(zhì)量。計算樣品吸油率如下式2所示。
(2)
式中:AR為樣品吸油率,%;M0為浸泡前樣品質(zhì)量,g;M為浸泡前樣品質(zhì)量,g。
圖1可知, PVC/BN復合材料的整體趨勢為:隨著BN含量的增加,PVC復合材料的維卡軟化點溫度顯著提高,由最初的81 ℃提高到了102 ℃,表明其耐熱性隨著BN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原因是BN的比表面積比較大,相容性也隨之增大,能夠吸附更多的大分子鏈,從而對聚合物鏈段的運動有阻礙作用,提高了聚合物的耐熱溫度。圖2則是將PA6與10%BN一起添加到PVC中,隨著PA6含量由0%,逐漸增加到25%,制備出的三元復合體系的維卡軟化點溫度由88 ℃上升到129 ℃。這個維卡軟化點溫度與不含PA6的組份相比有了進一步提高,這是緣于PA6是一種結晶度較高的極性聚合物,PVC也是一種極性分子,分子鏈間的相互作用能夠降低鏈段的運動能力。并且分子間的作用力越強,為達到相同的轉(zhuǎn)變,鏈段為了達到相應位置所需要的熱量也更多。因此加入PA6使得PVC的大分子鏈段運動受阻更大,從而使PVC復合材料耐熱性更加優(yōu)異。
圖1 PVC/BN復合材料維卡軟化溫度與BN含量的關系Fig 1 Relationship between Vicat softening temperature and BN content of PVC/BN composites
圖2 PVC/BN/PA6復合材料維卡軟化點與PA6含量的關系Fig 2 Relationship between Vicat softening temperature and PA 6 content of PVC/BN/PA6 composites
圖3是BN質(zhì)量分數(shù)為0%,5%,15%,25%時PVC/BN復合材料的損耗模量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情況。從圖3可以看出,隨著BN含量的增加,PVC/BN復合材料的損耗模量峰值所對應的溫度在不斷提高,損耗模量峰值的橫坐標即對應PVC/BN復合材料的玻璃化轉(zhuǎn)變溫度。表1為不同含量的BN所對應的復合材料的玻璃化轉(zhuǎn)變溫度,表1數(shù)據(jù)表明BN的添加減小了PVC的自由體積,可以有效的提高復合材料的玻璃化轉(zhuǎn)變溫度,可使PVC/BN復合材料的玻璃化轉(zhuǎn)變溫度由88.5 ℃提高至90.5 ℃。
圖4中的曲線則是將BN與PA6添加進PVC中制備出的三元復合材料,在BN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PA6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0%,10%,15%,25%時, PVC/BN/PA6復合材料的損耗模量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情況。結合圖4的曲線和表2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隨著PA6含量的增加,PVC/BN/PA6復合材料的玻璃化轉(zhuǎn)變溫度有較明顯的提高,由最初的83.5 ℃提高至90 ℃。因為PA6是一種極性結晶聚合物,玻璃化轉(zhuǎn)變溫度高于聚氯乙烯,同時加入PA6的酰胺基與鹵素間有較強的相互作用力,因此PVC/BN/PA6復合材料玻璃化溫度會升高。BN和PA6均能使PVC復合材料的玻璃化轉(zhuǎn)變溫度得到有效提高,這表明BN和PA6均可使PVC分子鏈段的運動受阻,從而進一步增強PVC復合材料的整體耐熱性。
圖3 PVC/BN復合材料的損耗模量與BN含量的關系Fig 3 Relationship between Loss modulus and BN content of PVC/BN composites
表1 不同BN含量的PVC/BN復合材料的Tg
圖4 PVC/BN/PA6復合材料的損耗模量PA6含量的關系Fig 4 Relationship between Loss modulus and PA6 content of PVC/BN/PA6 composites
表2 不同PA6含量的PVC/BN/PA6復合材料的Tg
從圖5中可以看出,無論是否加入BN,隨著吸油時間增加,材料的吸油率全都先增大后慢慢趨于平緩。這是由于聚合物的聚集態(tài)結構復雜和自身運動的多重性導致的,油溶劑分子可以滲透到PVC內(nèi)部,隨著時間的增加,二甲苯滲透量慢慢增大直到飽和,此時二甲苯充滿PVC材料的自由體積。BN在常溫條件下不溶于絕大多數(shù)已知的有機溶劑,當加入BN后,BN的表面積偏大,起到阻隔二甲苯分子的作用,所以隨著BN加入量增加吸油率降低, PVC/BN復合材料的耐油性提高。
圖5 PVC/BN復合材料的耐油性與BN含量的關系Fig 5 Relationship between oil resistance and BN content of PVC/BN composites
圖6是BN的質(zhì)量為10%,加入不同質(zhì)量分數(shù)PA6的吸油率變化圖。加入PA6到10%時,吸油率升高,這是由于聚酰胺是極性聚合物,二甲苯是極性很弱的油溶劑,根據(jù)極性相容原則,所以會使得耐油性降低。當加入PA6的量為15%和25%時,吸油率降低是因為聚酰胺是結晶分子,大部分區(qū)域鏈段規(guī)整排列,形成了緊密的堆積,自由體積減小,油溶劑分子很難在這種結構中擴散。根據(jù)自由體積來理解,聚酰胺的加入,使得整個材料自由體積減小,小分子油不易擴散,從而達到了耐油的效果。
圖6 PVC/BN/PA6復合材料的耐油性PA6含量的關系Fig 6 Relationship between oil resistance and PA 6 content of PVC/BN/PA6 composites
PVC是線性高分子,受熱后分子鏈運動逐漸開始活動,在內(nèi)收縮應力的作用下會使PVC材料產(chǎn)生一定收縮,從而產(chǎn)生尺寸上的變化。圖7是PVC/BN復合材料在不同含量下的尺寸收縮率。從曲線變化可以看出隨著BN含量的不斷增加,復合材料的尺寸收縮率不斷下降,尺寸收縮率最低達到0.23%。這表明BN可以有效的穩(wěn)定PVC鏈段的相對位置,使分子間結合更加穩(wěn)定。圖8表明BN含量為10%時,隨PA6含量的增加,PVC/BN/PA6復合材料的尺寸收縮率不斷下降,由0.55%降低到0.03%。聚合物結晶時分子堆砌規(guī)整,這種堆積的方式增大了密度,從而在冷卻過程中,使熔融收縮率降低,因此加入PA6含量較高時,復合材料的尺寸收縮率比不含PA6的復合材料要低很多,這表明PA6與BN協(xié)同作用可以使PVC復合材料的尺寸穩(wěn)定性得到巨大的提升。
圖7 PVC/BN復合材料在不同BN含量下的尺寸收縮率。誤差條表示3個獨立測量值的標準偏差Fig 7 Relationship between dimensional shrinkage and BN content of PVC/BN composites. Error bars represent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ree independent measurements
圖8 PVC/BN/PA6復合材料在不同PA6含量下的尺寸收縮率。誤差條表示三個獨立測量值的標準偏差Fig 8 Relationship between dimensional shrinkage and PA6 content of PVCBN/PA6 composites. Error bars represent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ree independent measurements
通過母料法制備出低收縮率的PVC改性復合材料,經(jīng)過相關測試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PVC復合體系中加入BN,隨著BN含量的提升,復合材料的維卡軟化點溫度和玻璃化轉(zhuǎn)變溫度都隨著復合材料中BN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尺寸收縮率隨著BN含量的增加而減少。
(2)在BN含量為10%時,隨著PA6含量的增加, PVC/BN/PA6復合材料的維卡軟化點溫度和玻璃化轉(zhuǎn)變溫度不斷增加,增加的速度先慢后快,尺寸收縮率隨著PA6含量的增加而減小。
(3)加入BN的含量任意,PVC/BN復合材料的耐油性都得到極大提高。當加入BN的含量為10%時,隨著PA6含量的增加耐油性先減弱后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