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在京召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出席會議并講話。陳寶生部長指出,6年來,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國務院戰(zhàn)略部署,全力推進校園足球工作,一年一大步,步步有光彩,取得了長足進展。
一、校園足球的擔當與作為
陳寶生部長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校園足球工作6年來的成績,并用8個詞進行了高度概括。
一是“定盤星”。6年來,校園足球堅持擴大分母抓普及、做強分子抓競賽、師資隊伍抓培訓、提高質量抓標準、保障條件抓短板、加強管理抓協(xié)同、擴大視野抓交流等“七個抓”。2020年,發(fā)布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八大體系建設行動計劃》,搭建了新時代校園足球改革發(fā)展的“四梁八柱”,為各地推進校園足球工作明確了方向與任務。
二是“先鋒隊”。6年來,校園足球構建了“特色學校+高校高水平足球運動隊+試點縣(區(qū))+改革試驗區(qū)+‘滿天星訓練營”推廣普及和提質增效格局。積極推動高校足球學院發(fā)展,目前已建立了29所高校足球學院,通過明確功能定位和辦學理念,著力建設服務于中國足球改革發(fā)展的宣傳中心、智囊中心、實驗中心。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河南省教育廳、開封市人民政府就建設開封市“滿天星”訓練營暨新型足球學校簽訂了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標志著全國首個新型足球學校落地,在國民教育領域開辟了一條足球競技人才培養(yǎng)的通道。
三是“風向標”。6年來,校園足球持續(xù)強化賽風賽紀,制訂并印發(fā)《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紀律處罰條例》等,實行賽風賽紀監(jiān)督、檢查、問責等措施,杜絕校園足球競賽中弄虛作假、球場暴力等行為,確保校園足球事業(yè)風清氣正,向社會傳播正能量。2020年,在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前提下順利舉行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共有13個組別5544名運動員、919名教練員參加。這是教育系統(tǒng)實現(xiàn)全面復學以來,參與人數(shù)最多的體育賽事,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四是“加油站”。6年來,校園足球不斷完善師資培訓體系,開展校園足球骨干師資培訓、特色學校校長培訓,培訓足球教師、教練員、特色學校校長等35萬人。2020年,建成校園足球教師培訓、D級教練員培訓兩門慕課,探索出了一條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新路。
五是“推進器”。6年來,校園足球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足球從娃娃抓起”的指示精神,2019年,遴選全國足球特色試點園3563所,開展了全國首屆幼兒足球師資國家級專項示范培訓。2020年又遴選全國足球特色試點園2710所。這是繼建設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之后,校園足球向下延伸邁出的關鍵一步。
六是“指揮棒”。6年來,校園足球不斷加強管理。2020年,建立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管理平臺,形成了“全國校足辦—各省級校足辦—地市級校足辦—縣區(qū)級校足辦—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特色幼兒園”等五級垂直體系,落實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一嗓子喊到底”的要求。
七是“宣傳隊”。6年來,校園足球策劃制作了一批教育意義顯著的校園足球教學視頻、專題節(jié)目、動畫片和宣傳片,連續(xù)多年舉辦校園足球影像展。2020年新華社、央視新聞等對校園足球夏令營活動、體教融合推進青少年足球發(fā)展等予以報道,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與好評。
八是“源動力”。6年來,校園足球強調競賽對促進人才成長的關鍵作用,打造了“班班參與、校校組織、地方推動、層層選拔、全國聯(lián)賽”的校園足球競賽格局,參加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四級聯(lián)賽的學生共計1500多萬人次。2020年,根據(jù)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lián)合印發(fā)的《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fā)展的意見》中“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推進”原則,圍繞校園足球賽事體系與U系列賽事體系融合、統(tǒng)一注冊資格、運動員等級認定等事宜達成原則性共識,共育優(yōu)秀足球人才。
二、校園足球面臨的形勢與挑戰(zhàn)
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wèi)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指出,青少年校園足球現(xiàn)在開始推廣和普及起來,還要久久為功。陳寶生部長強調,校園足球已遍布中國大地、茁壯成長,但離實現(xiàn)中國足球騰飛還有相當距離,要繼續(xù)對標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把這項事關長遠的基礎工程抓細抓實。校園足球如何深化改革,要在大勢中把握,在大局中定位。
認清“總目標”。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明確提出,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校園足球在范疇上屬于學校體育,要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就要把高質量作為工作統(tǒng)領與檢驗標準,所有工作服從高質量目標、圍繞高質量主題,以高質量統(tǒng)領校園足球改革發(fā)展。
把握“新方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強調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是做到教會、勤練、常賽。教會就是讓學生掌握“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勤練就是除了課堂教學之外,還要組織經常性的課余體育鍛煉和訓練;常賽就是經常性地舉行面向人人的體育競賽。這也為校園足球改革發(fā)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構建“任務書”。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lián)合印發(fā)的《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fā)展的意見》是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的重要文件。關于文件解讀,要抓住3項改革:一是推進體教雙方分別認定的體育傳統(tǒng)項目校與體育特色校合并改革;二是推進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打通優(yōu)秀退役運動員進校園的通道;三是教體雙方共同打造完整的校園體育競賽體系和體育后備人才上升通道。
繪就“施工圖”?!度珖嗌倌晷@足球八大體系建設行動計劃》從夯實推廣體系、健全教學體系、打造樣板體系、做強競賽體系、形成融合體系、構建榮譽體系、搭建科研體系、完善輿論宣傳引導體系等,對校園足球改革發(fā)展進行了頂層設計,明確了時間表,繪好了路線圖。
三、新時代校園足球的任務與使命
陳寶生部長指出,新時代校園足球的目標任務已經明確,藍圖已經繪就,關鍵在于落實。
要努力把準“方向盤”,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教學是基礎,競賽是關鍵,體制機制是保障,育人是根本”的發(fā)展思路,將新時代學校體育文件、體教融合文件、八大體系建設文件落實落細。
要全力拉動“總引擎”,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教會、勤練、常賽有序銜接、統(tǒng)籌推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要著力探出“試驗區(qū)”,教體雙方要打破壁壘、疏通堵點、盤活資源,找準切合實際的融合路徑,構建權責清晰的一體化融合體系,進一步暢通人才成長的通道。
要強力鞏固“主陣地”,加強特色學校、試點縣(區(qū))、改革試驗區(qū)、高校高水平足球運動隊建設,強化質量自評、抽檢、評估、復核等工作,做到規(guī)模質量雙提升。
要奮力點亮“滿天星”,擴大“滿天星”訓練營布點,建立覆蓋區(qū)域內扎根教育的新型足球學校,通過配備高水平教練員、實施高水平教學、開展高水平訓練、組織高水平競賽,保證隊員得到從小學到高中一體化的體教融合式培養(yǎng)。
要聚力構建“蓄水池”,將教師培訓和教練員培訓慕課面向所有特色學校教師開放,強化線上理論學習,提高線下培訓質量,為校園足球水平提升構建人才庫。
要合力奏好“交響樂”,充分發(fā)揮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統(tǒng)籌協(xié)調作用,聚焦體教融合、師資建設、場館建設、競賽機制、升學通道等深層次關鍵問題,及時研究部署校園足球重大改革舉措,齊抓共管、合力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