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季相變化是植物景觀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其中,植物的莖和葉、花與果實等在一年四季中都有不同的物候變化。在新時代的發(fā)展進程中,城市綠化也在不斷地進步,在具備親和力的同時滿足人們高標準的審美要求。公園作為人們的休息地,是調節(jié)人們身心健康的一個重要場所。在這個復雜巨大的工程中,需要運用諸多學科原理,而植物季相變化在城市公園建設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
園林植物資源的分配對公園建設具有重大作用,在面對公園各區(qū)域植物的季相變化、特點等打造七彩四季,利用季相變化和搭配手法的結合為園林增加色彩和生機。園林植物的季相變化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與其他要素對比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1]。故生產中應充分利用園林植物的季相變化,合理分配園林植物,打造多樣化的園林植物綠化景觀。
1? ? 公園植物造景存在的不足
1.1 形式與功能不統一
公園植物造景只注重形式,忽視了功能上的要求。例如在公園中設置大面積的觀賞性草坪,不僅阻礙植物的生態(tài)效應,同時也帶來管理上的問題,不利于人們活動休息等。
1.2 忽視綠量
在現今的大型公園綠化中,大部分使用的都是草坪,忽略了喬灌等植物群落的養(yǎng)護與營造。與喬灌、花卉植物相比,草坪自然環(huán)境保護效益要差很多。據相關文獻資料,在同等面積中喬灌的綠色樹株枝葉數量大約是等地區(qū)面積草坪的25~40倍。但是在城市公園建設過程中,綠化大喬灌的應用并不多。
1.3 搭配缺乏個性
植物景觀應注重季相與色相的變化,但在實際中往往過分地強調四季常青的理念,缺乏季節(jié)上的美感以及色彩上的搭配,層次對比不夠強烈,表現出一定的呆板性。
2? ? 園林植物季相景觀的闡述
季相植物主要是指會隨著季節(jié)變化產生差異的植物。例如大多數植物在春天發(fā)新芽、夏天開花、秋天結果、冬天凋零,當然也有常綠以及冬天才開花的植物。這些季相植物按鑒賞的部位進行整理可以分為季相觀花植物、季相觀葉植物、季相觀果植物3種。
季相觀花植物主要是觀賞花的形態(tài)美和顏色,具有一定的觀賞性和經濟效益,種類繁多,顏色絢麗。季相觀葉植物則是觀賞葉子的顏色和形狀,比如有的葉片細小,有的葉片大而像羽毛等。季相觀果植物是通過其艷麗的果實對景觀進行裝飾和點綴。不同的植物在環(huán)境中具有不一樣的裝飾效果,一般他們不會單獨呈現在人們面前,而是通過它們的特性來進行空間和色彩上的搭配,并隨季節(jié)的變化而產生變化,使園林景觀更多元,更有層次[2]。
2.1 季相景觀配置要素
(1)園林景觀多樣性以及統一性相輔相成。在造景時可以將不同顏色、形狀的植物搭配在一起,打造良好的視覺效果并帶有一定的層次性。例如在廣州園林博覽會中多處景觀將觀葉樹木和觀花植物搭配種植,在豐富大家視覺的同時也延長了鑒賞時間。(2)景觀的配置要具有層次感。要考慮到園林植物的高低錯落,顏色組合等,不僅在色彩上具有層次感,形式上也是一樣的。(3)注重花期的不同,進行組合搭配。想在每一個季節(jié)都可以觀賞到百花綻放的景觀,這需要在園林設計中,充分了解開花植物的花期,將不同花期的植物合理搭配種植,既可延長觀賞期,也使得整個景觀在每個季節(jié)上都有不同的觀賞性[3]。
2.2 季相景觀遵循的原則
2.2.1 生態(tài)性原則
首先,必須做到“因地制宜”,要嚴格按照植物生長和環(huán)境的特征來進行栽培。只有季相景觀符合了植物生長條件,植物才能夠茁壯成長,季相景觀也就會明顯并且持久。同時,要十分注重景觀植物的搭配,將生長快的大樹和生長慢的小樹進行合理搭配和種植,使得公園景觀中的植物更加具有多樣性與層次感[4]。例如在廣東,結合當地環(huán)境和氣候,種植了許多樟樹;在廣州小葉欖仁、樟樹大量運用于公園和道路綠化中,其抗性強、樹形優(yōu)美,在其生態(tài)效益上大大增加了景觀美感。
2.2.2 藝術性原則
首先,現在園林景觀設計越來越追求自然美,因此在園林植物配置中將植物堆積種植擺放是大忌。想要將植物的色彩、姿態(tài)、形式美等充分展現,需要具有一定的藝術手段。因此,在設計季相景觀時,不僅要遵循美學的原理,也要考慮到植物的景觀功能等。景觀的設計是很注重美的藝術,在公園的空間結構設計中往往會含有一定的藝術主題,例如在蘇州的獅子林中竹子占了很大一部分。當然這其中也是充分結合了景觀的功能特性。
2.2.3 色彩性原則
在園林景觀中想要提高觀賞性就需要充分利用好色彩搭配,注重深淺、冷暖顏色的搭配等,不僅可以沖擊視覺效果也可以避免單一的景觀效應。例如,在揚州的世界博園會中,種植了不同顏色的雛菊,他們錯落有致地分布在景區(qū)內,既避免了色彩的單一,又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視覺效果。
2.3 園林植物季相變化特點及作用
(1)色彩上的變化。許多植物隨著季節(jié)的更替,顏色會有一定的變化,而園林中植物的種類繁多,因此豐富了景觀的顏色,提高了觀賞性[5]。例如在春天,萬物復蘇,園林中生機勃勃;到了夏天植物的顏色更加突出,百花齊放,在綠色中顯得格外明顯。在園林植物的季相變化中,裝飾園林的色彩,可以提高觀賞效果,增加層次感等。例如,銀杏葉和楓葉在春天和夏天以綠色呈現在人們面前,到了秋天則變成了黃色或者紅色,在色彩的體驗上,給人不一樣的視覺效果。
(2)對空間結構產生一定影響。園林景觀中色彩呈現出來的是外在的形式,而園林的空間結構則是園林的靈魂所在。因此,在公園的設計中對空間結構的把握十分重要,在橫向和縱向空間中分別從植物的層次感和大樹之間的合理配置,才能呈現較強的視覺沖擊。
3? ? 公園內不同區(qū)域植物季相變化特征與配置方法
在每個公園中都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功能分區(qū),從入園景觀開始,根據功能區(qū)的特點以及植物的季相變化特征將景觀植物進行合理的配置。
例如,廣州珠江公園景觀入口區(qū)中的植物類型是較為豐富的,在夏天可以感受到木槿、大葉紫薇以及火焰木的綻放,而柳條在那時也已經長滿了枝葉,秋天則被色彩熱烈、淡香宜人的木棉花裝點,冬天則是挺拔常青的龍柏。
休息區(qū)是每個公園必備的一個功能區(qū)。休息區(qū)首先需要符合安靜、冬暖夏涼的特征,給人一種平靜舒適的氣氛,緩解人們急躁的心情。因此,要根據不同的季節(jié)和地域環(huán)境的特點進行植物配置。例如在某一公園內的休息區(qū),春天植物景觀主要以玉蘭、黃玫瑰等為主,夏天是大葉紫薇,秋天則選擇了葉色明顯的銀杏,而冬天木棉和美人樹是主角。在季節(jié)的變化中植物競相生長,給人呈現出最好的視覺盛宴。
水是公園的常駐特色元素,在水邊種植觀賞性花草,給人增加視覺效果的同時也給人帶來色彩上的沖擊。在廣州海珠湖公園,湖邊種植了一定數量的柳樹,構成垂柳成蔭的景象,而湖面上的倒影也是一番別樣的風景。而東側種植了很多花期各異、種類豐富的灌木,在不同季節(jié)有不一樣的景色。同時,也有花期漫長的波斯菊作為陪襯,在冬日也不會顯得單調。
當然每個區(qū)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因此很多園林設計都會融合當地的文化內涵[6]。在廣州園林博覽會中,樟樹給廣場增添了一份綠色生機,在其周圍還可以適當增加花壇以及灌木叢等,豐富景觀的內部結構和層次。
4? ? 總結
在園林植物季相變化中,合理安排植物配置,可以提高園內結構層次以及景觀觀賞性。通過不同植物的季相變化特點,結合區(qū)域特點和地理環(huán)境,想要利用植物造景,就必須遵循生態(tài)效益和美的原則,兩者的結合可以使公園景觀在不同角度上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同時也會吸引更多參觀者[7]。不同的植物在季相變化的影響下會呈現出不一樣的美,充分利用其特點,對園林景觀進行設計,不論在色彩還是空間上,都會帶給人們不同的體驗。
(本文作者:曾子辰? ?工作單位:廣州科技職業(yè)技術大學)
參考文獻
[1] 張寶鑫,李曉光,成仿云.園林植物在中國園林博物館中的展示及應用[J].中國園林,2019,35(1):113-117.
[2] 周渝.植物形態(tài)季相變化對園林景觀的影響[J].分子植物育種,2019,17(1):352-356.
[3] 王涵,王成,張昶.通州運河森林公園植物景觀季相風貌研究[J].中國園林,2020,36(1):128-133.
[4] 沙新美.園林植物季相變化對園林空間景觀營造的影響[J].分子植物育種,2018,16(9):336-342.
[5] 王一博.試論園林植物季相變化對園林空間的影響[J].房地產世界,2020(22):100-102.
[6] 栗玉黔.園林植物季相變化對景觀效果的影響探討[J].當代旅游(高爾夫旅行),2018(5):138.
[7] 賈柯宇.園林植物季相變化對園林空間的影響研究[J].科學與財富,2015(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