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泉
(鄭州人民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河南 鄭州 450000)
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為特征的異質(zhì)性疾病,嚴重影響患者健康生活,因此,予以早期預防與治療對改善支氣管哮喘患者病痛具有積極意義[1]。相關研究表明,支氣管哮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越高,可提升其治療依從性,并維持病情穩(wěn)定,可見疾病認知程度可能是支氣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因素[2]。鑒于此,本研究將分析疾病認知程度與支氣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及治療依從性的相關性。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01~2019-12本院接收的61例支氣管哮喘患者,其中男33例,女28例;年齡19~74歲,平均(46.13±5.32)歲;文化程度:高中以上20例,高中32例,初中及以下9例;病程0.6~21年,平均(10.22±5.41)年。納入標準:符合《中國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3]中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均經(jīng)肺功能、血常規(guī)等檢查確診為支氣管哮喘;精神狀態(tài)正常,可交流;患者均知情并配合本研究,且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對支氣管治療藥物過敏者;嚴重心、腦、肝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等免疫系統(tǒng)疾??;合并感染性、血液系統(tǒng)疾病。
1.2.1 疾病認知程度評估法: 采用本院自制的支氣管哮喘患者疾病認知程度調(diào)查問卷,該問卷包括疾病知識、一般治療方案、治療意義、遵醫(yī)行為等,問卷克倫巴赫系數(shù)為0.710,分半信度為0.684,調(diào)查問卷回收的概率為100%,分值為0~100分,80~100分為認知程度較高,60~79分為認知程度良好,60分以下為認知程度較差。
1.2.2 病情控制評估標準: 采用《臨床疾病診斷治愈好轉(zhuǎn)標準》[4]對所有患者支氣管病情進行評估,其中包含喘息、咳嗽、痰多、氣促、胸悶5個方面,總分值為0~15分,分值越低則表示病情越嚴重。
1.2.3 治療依從性評估: 采用本院自制的支氣管哮喘患者治療依從性調(diào)查問卷,該問卷主要包括服藥依從、飲食依從、鍛煉依從、定期復查等,問卷克倫巴赫系數(shù)為0.710,分半信度為0.684,調(diào)查問卷回收的概率為100%,分值為100分,分值越高則表示患者治療依從性越高。
61例支氣管哮喘患者中,認知程度較高26例(42.62%),設為高度組;認知程度良好24例(39.34%),設為中度組;認知程度較差,共計11例(18.03%),設為低度組。
高度組男14例,女12例;年齡18~75歲,平均(46.29±5.16)歲;文化程度:高中以上9例,高中14例,初中及以下3例;病程0.5~21年,平均(10.36±5.39)年。中度組男13例,女11例;年齡19~74歲,平均(46.57±5.28)歲;文化程度:高中以上8例,高中12例,初中及以下4例;病程0.6~22年,平均(10.50±5.29)年。低度組男6例,女5例;年齡19~75歲,平均(46.27±5.48)歲;文化程度:高中以上3例,高中6例,初中及以下2例;病程0.6~22年,平均(10.41±5.08)年。比較3組上述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可對比。
中度組、低度組病情控制評分、治療依從性評分均低于高度組;且低度組病情控制評分、治療依從性評分低于中度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病情控制及治療依從性評分對比分)
將病情控制評分及治療依從性評分作為自變量,將疾病認知程度作為因變量,做線性回歸檢驗結果顯示,病情控制評分及治療依從性評分與支氣管哮喘患者疾病認知程度息息相關(P<0.05),得到線性回歸方程:Y=7.106+0.046X1+0.073X2。見表2。
表2 疾病認知程度與支氣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及治療依從性的線性回歸結果
支氣管哮喘屬于呼吸系統(tǒng)常見慢性病癥,其病因不清,多認為與大氣污染、過敏性體質(zhì)等因素有關,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喘息、氣促、胸悶、咳嗽等,如不及時治療,長期發(fā)作則易并發(f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臟病等,嚴重影響患者呼吸及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威脅患者健康。由于長期病痛折磨及藥物作用,易導致患者治療依從性下降,進而影響治療效果,相關研究報道,支氣管哮喘患者疾病的認知程度與其病情的控制及治療依從性具有較大的相關性,但仍未得到證實。本研究結果顯示,中度組、低度組病情控制評分、治療依從性評分均低于高度組;且低度組病情控制評分、治療依從性評分低于中度組,并經(jīng)線性回歸檢驗結果顯示,疾病的認知程度與支氣管哮喘病情控制及治療依從性呈正相關。分析原因在于,良好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更好的了解支氣管哮喘疾病相關知識,提升其對相關治療的認知度,可有效改善患者在長期治療過程中依從性降低的情況,更好的配合醫(yī)生治療, 患者依從性的提升,可有效避免因環(huán)境誘發(fā)、藥物等因素改變其行為的情況;同時,治療期間病痛的折磨及藥物作用,易給患者帶來精神及肉體的壓力,易產(chǎn)生多種不良抵觸情緒,從而影響患者治療效果,而患者通過良好的健康教育對支氣管哮喘病理、癥狀、誘因、用藥及治療意義等問題認識水平提升,可進一步提升預防意識,并在日常生活中加強疾病的控制;此外,支氣管哮喘病情的控制與患者日常飲食、運動等因素有關,當患者疾病認知程度提升時,利于規(guī)范自己的生活作息,有利于對疾病的良好控制[5]。綜上所述, 支氣管哮喘患者疾病認知程度對其病情控制及治療依從性具有一定影響,隨著疾病認知程度的提升,可有效提升其治療依從性,并控制病情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