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洪明
摘要:小組合作教學是今年來隨著德育的提出而提出的一種教學理念。近年來,學生自主學習要求的不斷提高,老師的課堂教學也應該不斷更新,本文就具體實例談談小學數(shù)學課堂合作小組教學模式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
當今社會是一個合作型社會,每個人都不可能獨立完成許多困難的工作,都需要具備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從教育要培養(yǎng)的社會所需要的人和從學生個人的發(fā)展來說,都需要學會與他人合作。學生在學習中也一樣,每個人的思維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如果能夠通過與別人通力合作,在學習的過程中相互交換一些思想和學習方法,這樣就能夠讓學生了解到一些跟自己的學習和思維方法不一樣的東西,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來適當選擇別人的方法使用,不斷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在數(shù)學的學習中,學習思維和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之間進行相互的交流和碰撞,可以不斷培養(yǎng)自己的發(fā)展思維。他們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老師應該如何更好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呢?
一、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合理分組
在一個班級中,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他們在學習當中反饋出來的情況也會不一樣,所以老師需要結(jié)合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能力狀況來給他們進行合理分組。比如有的學生學習能力相對較弱,但是他的性格比較外向,比較能夠調(diào)動小組同學開展積極的交流合作。而有的學生學習能力比較強,但是他的表達能力不是很強,性格也不是特別外向,這個時候老師就應該考慮將這樣的同學分在一個小組,讓他們之間可以取長補短,相互學習。而性格比較外向的同學,也可以調(diào)動其他同學一起分享交流自己關于數(shù)學的學習大和經(jīng)驗。在每個小組當中,老師要注意搭配一些動手等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和動腦能力比較強的學生,讓每個小組成員都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情去做。如果只看他們的學習成績或者學號來進行分組的話,會讓一些小組的同學覺得自己被放棄或者沒有受到關注,就會產(chǎn)生一些負面的,消極的情緒,這樣不利于整個班級的團結(jié)和發(fā)展。通過這樣的合理分組,能夠有效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全班同學的共同提高。
二、明確任務,有效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讓學生在上課的時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和討論,這個時候如果老師沒有給他們明確具體的學習任務以及要求,那么學生就有可能湊在一起講閑話,喪失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所以老師在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之前,一定要先給他們布置明確的學習任務,并且要規(guī)定每個成員都要輪流代表小組進行發(fā)言,這樣可以有效訓練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可以讓一些平時不愛說話的同學有機會表達自己,調(diào)動全班同學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比如說在學習小學數(shù)學課本中關于三角形面積計算的知識的時候,老師可以先給學生回顧已經(jīng)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讓他們尋找當中的一些規(guī)律。然后老師在展示三角形的圖案,讓學生一小組為單位進行一定的思考探究,通過你利用手中現(xiàn)有的一些工具和材料來思考怎樣計算三角形面積公式,并且要制作出相應的模型,提供的方法要切實可行。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將一張三角形圖案的紙張折疊或者裁剪成為自己熟悉的圖形,然后將這些圖形面積計算出來,相加就是三角形的面積。也可以將一個正方形或者長方形折疊變形成為三角形,然后再看他們的面積等方法。老師在布置完計算三角形面積的任務之后,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探究計算三角形面積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小組成員的動手動腦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調(diào)動,學生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也可以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三、小組展示,匯報成果
新的課程教育理念就是要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有更多發(fā)揮自主性的空間,激發(fā)他們自主學習的興趣。小學數(shù)學老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有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小學階段的學生比較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所以一旦老師重視學生小組展示匯報結(jié)果這個環(huán)節(jié),那么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想辦法來優(yōu)化自己小組的方案,讓自己小組的結(jié)果變得更好,更完美。比如在學習小學數(shù)學課本中,關于圓柱體和圓錐體體積計算的時候,為了探究原出口圓錐之間體積的關系,老師也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制作模型,借助一些教具來測算他們之間的體積,探究圓柱和圓錐體積的關系。在學生完成小組合作學習之后,老師就讓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上臺展示,還可以讓全班同學之間進行評比,選出他們認為表現(xiàn)最為優(yōu)秀的小組,老師也可以給這些小組一定的肯定和鼓勵,這樣就可以有效激勵學生學習。除了對一些具體學習任務進行匯報展示之外,老師也可以在每個單元學習,或者每一冊書的學習完成之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作思維導圖。每個小組可以選擇一個單元或者一個知識點,制作出相應的思維導圖。這種思維導圖也是有效訓練學生動手動腦能力的方法,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更加系統(tǒng)和全面,熟悉知識點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然后定期在班上進行交流和展示。
結(jié)束語:
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教育的大勢所趨,小學數(shù)學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注意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在安排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首先要合理規(guī)劃統(tǒng)籌,根據(jù)學生的具體狀況給他們進行合理分組。同時要明確學習任務,這樣才不會讓他們覺得無所事事。不知道本次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和重點是什么,最后要注意總結(jié),交流,展示。只有這樣,他們才有動力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參考文獻:
[1] 陳李花. 淺議在信息技術(shù)背景下的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J]. 科學咨詢,2021(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