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霞
【摘要】閱讀,不是囫圇吞棗,更不是淺嘗輒止,而應該是深思細品、深感細悟。深思細品、深感細悟的閱讀,就是深度閱讀。深度閱讀能夠更進一步地夯實學生的語言知識、更進一步地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以及更進一步的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等。因此,作為學生閱讀之路上的引路人,教師應該有的放矢、卓有成效地優(yōu)化閱讀策略,引領學生從“囫圇吞棗”“淺嘗輒止”式的淺層閱讀,轉向“深思細品”“深感細悟”式的深度閱讀,讓學生在深度閱讀中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本文將主要圍繞“知背景、品細節(jié)和悟思想”三個方面,詳細論述高中語文教師引領學生深度閱讀的一些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 深度閱讀?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0-0097-02
深度閱讀,是相對于“囫圇吞棗”“淺嘗輒止”式的閱讀而言的一種閱讀方式。讀深、悟透是深度閱讀的基本特征。高中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閱讀基礎、閱讀能力,所以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更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引領學生由淺入深地進行深度閱讀。寫作背景、文本細節(jié)、思想內(nèi)涵等,是一篇文章中所包含的基本內(nèi)容。通過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學生就可以置身于作者的視角,思作者之所思,想作者之所想;通過品讀文章的文本細節(jié),學生就可以對文中之景觀察得更加仔細,對文中之境感知得更加真切;通過感悟文章中的思想情感,學生就可以將對文章的理解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想認識。正因為如此,知背景、品細節(jié)和悟思想,也就成為了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引領學生深度閱讀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知背景:深度閱讀之前奏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創(chuàng)作背景。唯有全面、深入、細致、詳實地了解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才能夠更為精準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才能夠更為真切地體會文章的思想情感。倘若學生在不了解文章創(chuàng)作背景,或者對文章創(chuàng)作背景一知半解的前提下,去閱讀文章,那么,他們就無法準確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及無法準確體會文章的思想情感。更有甚者,會對文章的主旨大意、思想情感產(chǎn)生“誤解”,或“偏見”等。因此,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指導學生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知背景”。例如在教學《滕王閣序》時,教師可以設計與布置一項課前預習作業(yè),即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詳細了解《滕王閣序》的創(chuàng)作背景。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學生就會知曉關于《滕王閣序》的背景有四種說法:一說源自《太平廣記》,據(jù)該書記載《滕王閣序》是王勃在十三歲隨父宦游江西時所作;二說源自五代王定保,據(jù)記載《滕王閣序》是王勃在十四歲時所作;三說源自清代吳楚材等所著的《古文觀止》,時年王勃二十二歲,前往六合縣省父,恰逢洪州牧閻伯嶼重修滕王閣,邀眾為滕王閣構序,王勃揮毫潑墨、珍詞繡句,隨成《滕王閣序》;四說源自元代辛文房所著的《唐才子傳》,據(jù)該書記載《滕王閣序》是王勃二十九歲時所作(虛歲),那一年王勃本前往省父,過南昌恰逢滕王閣重修落成,應都督閻公之邀請,對客操觚,文不加點,頃刻寫就了這篇千古美文。但是,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都有一些共同點,即時年王勃前往省父,恰逢都督閻伯嶼重修滕王閣落成之時,是即席賦詩等。
當學生對《滕王閣序》的創(chuàng)作背景有了較為全面、深入與細致的了解之后,他們在閱讀文章之時,就能夠更為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王勃創(chuàng)作這首詩文時,攬滕王閣之勝景,感慨萬千,即興、即席賦詩,一氣呵成,詩驚四座的場景??梢?,知背景是教師引領學生深度閱讀之前奏。
二、品細節(jié):深度閱讀之推手
文章中的一字一句、一標一點,就如同是樂曲中的一個個音符,無論是少一個,或者是多一個,都有可能讓變得不和諧、不優(yōu)美。因此,當高中語文教師在引領學生閱讀文章時,不僅要從整體上感知文章的框架,還要從局部處品讀文章的細節(jié)。唯有通過品讀文章的細節(jié),學生才能夠對文章的主旨大意有更多、更細、更深地理解。同時,學生的整個閱讀過程也才能夠從淺層次閱讀走向深度閱讀。如此一來,品細節(jié)也就成為了學生深度閱讀的一種推手。
以指導學生閱讀《動物游戲之謎》這篇課文為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關鍵字詞去理解、去分析、去感悟。如,“走鋼絲”和“倒立”是葉猴最喜歡的游戲。在描寫這兩種游戲時,作者運用了一連串的動詞,“依仗”“推擠”“跳開”“竭力”等,以這些“動詞”為“視窗”,學生腦海之中對葉猴的印象就會從模糊變得清晰,一只只機靈、頑皮、可愛的葉猴就會在學生的腦海之中清晰浮現(xiàn)?!盎荨笔潜睒O渡鴉樂此不疲的游戲。為了讓學生更為真切地感知北極渡鴉的“滑滑梯”游戲,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品讀這段文字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作者將一只只北極渡鴉比作了一個個興致勃勃“滑滑梯”的兒童。以這個比喻句為支點,學生就能夠更為清晰、更為逼真地想象北極渡鴉活潑、靈動、調(diào)皮的形象。
品細節(jié),說到底,就是讓學生聚焦文章中的每一處細節(jié),諸如比喻、擬人、夸張、對偶等各種修辭手法,以及形容詞、動詞、副詞等各種詞語。以各種修辭手法和各種關鍵詞句等為切入點,教師就可以引領學生更真、更細、更深地感知文章的意境、情景等。
三、悟思想:深度閱讀之關鍵
真切感悟文本中所蘊含的深刻思想,是深度閱讀的關鍵所在。盡管語言文字是思想的載體,但是,歸因于學生認知能力、閱讀程度之間存在的差異,所以他們對于語言文字中所蘊含的思想,理解也會有差異。一些認知能力強,閱讀程度深的學生,對于語言文字中所蘊含的思想理解也會比較精、準、透。反之,則不然。有鑒于此,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感悟文章中所蘊含的思想,據(jù)此引領學生走向深度閱讀。例如在教學《我有一個夢想》時,首先教師應該讓學生清晰、準確地認識與理解馬丁·路德·金的夢想的內(nèi)涵,即“平等、民主、自由”,讓學生追本溯源尋找馬丁·路德·金實現(xiàn)夢想的原因,即黑人受到歧視以及因此而產(chǎn)生的悲慘遭遇,讓學生知曉馬丁·路德·金以“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實現(xiàn)夢想的方式等。緊接著,教師應該引領學生更深層次地去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如,在一個人的成長、成才、成功之路上,夢想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夢想是成長的燈塔,夢想是成長的路引,夢想是成功的動力;既然夢想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成才、成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么,作為未來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每一位青年學子都應該有自己的夢想,并將自己的夢想與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夢想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如此一來,教師就能夠引領在深度理解文本內(nèi)容的基礎上,深度感知、深度體會文章中所蘊含的深刻思想。又如,在教學《勸學》這篇文言文時,教師既要讓學生準確理解、牢固掌握文言文中的實詞和虛詞的意義、用法,也要讓學生扎實學習、深度理解比喻代議、寓議于喻的論證方法。這些教學目標,是教師教學這篇文言文的基本目標,但是,絕對不是全部目標。除了這些基本教學目標之外,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深度體會、感悟這篇文言文中所蘊含的勸學思想,如,學習有著提高、發(fā)展自身的意義,學習有著彌補不足、達到目標的作用,學習離不開一點一滴的積累、鍥而不舍的堅持、全神貫注的專注等。事實上,相比于這篇文章中的語言知識而言,這篇文章中所蘊含的關于學習的意義、作用、方法等思想,更加有助于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與成功。
實踐證明,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指導學生悟思想,不僅能夠將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從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想認識,還能夠讓文章中的思想對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蛘哒f,文章中各種各樣的優(yōu)秀思想可以潤物無聲地涵養(yǎng)學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學生的道德品質。
總而言之,知背景、品細節(jié)、悟思想,是高中語文教師引領學生走向深度閱讀的一條條蹊徑。知背景,有助于轉換學生的閱讀視角,指引學生走進作者的觀察視角、創(chuàng)作視角,為深度閱讀奠定堅實的基礎;品細節(jié),有助于加深學生的理解程度,指引學生感知、感觸文章的細枝末節(jié),為深度閱讀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悟思想,有助于提升學生理解的高度,指引學生將文章中的思想內(nèi)化為自身的一種品質、一種精神。當然,立足于教材篇目的深度閱讀,并不是學生深度閱讀的終點,相反,恰恰是學生深度閱讀的起點。聚焦教材中的篇目,進行卓有成效地深度閱讀,能夠讓學生積累豐富的、有效的深度閱讀經(jīng)歷、經(jīng)驗。有了豐富的、有效的深度閱讀經(jīng)歷、經(jīng)驗之后,高中學生就會不知不覺地將形形色色的深度閱讀經(jīng)驗運用到課外閱讀之中去,就能夠從課外閱讀中習得更多的知識、汲取更多的思想、獲得更多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時楠.淺談高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策略的實踐與探索[J].課外語文:教研版, 2014(9):12-13.
[2]陶文健.淺談高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策略的實踐與探索[J].課外語文,2020(3):95-96.
[3]譚文英.高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問題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