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聲
常聽人說教,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云云,那么,川端康成是孤兒,按說人生早就輸了。
川端康成出生于1899年,兩歲時父親去世,翌年母親去世。比他大四歲的姐姐寄養(yǎng)在親戚家,小康成由祖父母撫育。七歲時祖母去世。小學入學典禮是他有生以來初次在眾人前露臉。十歲時姐姐去世,十六歲時相依為命的祖父去世——“祖父一死,十六歲的我就沒有一個親人了,沒有了家。”
小學時川端康成想要當畫家,中學以后轉(zhuǎn)向小說。他說:“鄉(xiāng)下小鎮(zhèn)書店進的文學書,比較好的我?guī)缀跻槐静宦┻^。為攢書錢和祖父一起吃苦。祖父死后留下的欠債里也有我的書錢,作為中學生那可是驚人的數(shù)目?!弊サ绞裁醋x什么,不明白意思,好像唱沒有意思的歌,然而“歌的曲調(diào)如今仍回蕩在我寫東西時的心里,我不能不聽從那歌聲?!鄙倌陼r代的閱讀深深地影響一代文豪的文章。
十八歲時,他從大阪府的茨木進東京,“讀一高寄宿,一二年級時特別厭惡,因為和中學五年級的宿舍不一樣。而且凈擔心我幼年時代留下的精神疾病,受不了自憐之念和自厭之念,就去了伊豆?!币桓呤侨毡九f制官辦高中之一,三年制,全國有八所;當時中學為五年。川端也這樣說過:“二十歲的我,一次次嚴厲地反省自己的性格因孤兒根性而扭曲,受不了這種令人窒息的憂郁,去伊豆旅行了一趟?!闭沁@趟出游,遇見江湖藝人,日后創(chuàng)作了名作《伊豆舞女》。
二十一歲的川端康成考入東京帝國大學文學系英文科,發(fā)表了短篇小說《招魂節(jié)一景》,得到作家菊池寬的賞識和關(guān)照,引來商業(yè)雜志約稿,但第一學年連一個學分也沒拿到。川端康成是孤兒,但不寫孤兒文學。他說:“少年時代我也把父親的照片擺在桌子上,用甜美的眼淚來悲傷‘孤兒的悲哀,寫信給男或女的朋友傾訴。但不久就自問,與其說一點也沒明白孤兒的悲哀為何物,不如說不可能明白。雙親活著的話這樣,因為死了所以這樣,要弄清這兩件事才是孤兒之悲,但事實上死了,所以活著又如何只有天知道。假如活著,也未必沒有更不幸的事。那么,為了連容貌都不知道的父母的死而流下甜美的淚就是幼稚的感傷游戲?!?/p>
從孤兒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人生處處有起跑線,問題在于能否跑起來。
【原載《南方周末》】
插圖 / 人生起跑線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