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guī)е厍蛏献詈笠慌耍竭_火星畢達哥拉斯峽谷的時候,是9點58分。
說是“最后一批人”,只是指計劃中的“最后一批”。
身后,那顆養(yǎng)育人類億萬年的藍色星球,此刻正擁抱光明熾熱的太陽,而迎接我們的只會是無垠而沉默的黑暗。
大家靜默無言。
“老師,如果地球停止自轉(zhuǎn),那會怎么樣啊?”
“從此,面向太陽的一邊熱如火爐,背向太陽的一邊冷若寒窖,晨昏線將會成為最宜居的地方?!?/p>
“那大家豈不是要爭破頭去搶占晨昏線?”
教室里哄堂大笑。
眼前,峽谷滿目猩紅的荒蕪?fù)恋鼐拖窳餮瘷┑膽?zhàn)場,這讓我想起久遠的過去。誰能想到課堂上的笑談會成為殘酷的現(xiàn)實——這個時代,60多億人被生存的本能驅(qū)使,爭奪那短短的晨昏線,日夜血戰(zhàn),再無秩序,再無國界,亂象叢生。
但真正讓人類絕望的不是無盡的“晨昏線”之戰(zhàn),而是科學家們一個驚人的預(yù)測:“太陽引力越來越大,地球終有一天會被拉進火坑。”
這個亂成一鍋沸騰的粥的世界,瞬間冷卻下來。
公布時間的那一天,世界出奇地靜默。地面上的城市、太空城、地下城都是死亡般的沉寂。新歷7734年10月5日9點58分,地球,將毀滅……
還剩10年。
政府公布了應(yīng)對計劃——人類將不會遷移到其他星球,大家一起奔赴世界末日,這最后的10年便是末日狂歡。
那些曾為搶占“晨昏線”而流血的人們,此刻卻平靜地接受了這個瘋狂的計劃,就像泄了氣的皮球。末日面前,似乎一切都失去了意義。
“大家一起”,多么美好的詞。
可是現(xiàn)在站在我身后的人們,似乎不在“大家”之列。
我不知道站在這里的人是怎樣拿到“諾亞方舟”船票的,只知道他們當中大部分是政府要員、世界富豪、科學家、哲學家……總之都是這個時代的精英。我甚至不知道我有什么資格站在他們前面,我只是一個粗俗的軍人。上帝開了個什么玩笑,要讓我這老古董來收拾這個爛攤子。
我開始羨慕地球上那些無知無畏的人了。誰知道呢?或許熾熱的太陽也是個不錯的歸宿,畢竟那是光明,而我們這群人的未來是冰冷黑暗的宇宙。
火星的畢達哥拉斯峽谷是我們宇宙流浪的第一站,這里有備用物資。10年前政府公布“末日狂歡”計劃的同時,就開始有計劃地向合適的星球運送物資。但火星并不是宜居之地,只是“驛站”。至于我們的“家”在哪里,我并不知道答案。
“上校!我們該出發(fā)了。”那是隊里唯一的孩子小夏。他蹦蹦跳跳來到我面前,裝模作樣地敬了個軍禮。他才十幾歲,他大概以為,這只是一場學校獎勵的太空旅行。我笑了,摸摸他的頭,讓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諾亞方舟”背對我們曾經(jīng)的家鄉(xiāng),面向我們未來的“歸宿”,即將啟動。
1分鐘倒計時。
“先生,你看上去興致不高?!笨到淌谧哌^來。
“教授,這個時候我該很開心嗎?”我冰冷地嘲諷道,他的眼中閃過一絲尷尬。
“先生,宇宙不止太陽這一個恒星,地球這一個行星。雖然我們看不清它們微茫的光,但只要有光,就不會是純粹的黑暗……”
“抱歉,剛剛唐突了?!蔽倚念^仍縈繞著糾結(jié)的愁緒。
“開心點,上校先生。我們要去新的家了。”他眨了眨眼,故作歡快地說。但我注意到他臉上未干的淚痕。
5秒倒計時。
5——
太陽張牙舞爪地放著光,宇宙依然靜謐。
4——
恐龍尚且會滅亡,人類憑什么有特權(quán)繁衍不絕?
3——
我想我永遠都不會明白。
2——
從今以后,我們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類了,我們會一直流浪。或許運氣好,我們能找到宜居地……又或許……
1!
我堅定地放棄了背后吞噬一切的光明,選擇了無言的黑暗。
誰知道呢?這黑暗里會不會有光明?
我看著生物基因庫,看著上萬種植物種子,看著眼前天真的孩童、沉默的老者。
“只要有光,就不會是純粹的黑暗?!笨到淌诘脑捲谖夷X海里徘徊,而我又想到那晨昏線上的人們……
點評
科幻題材小說層出不窮。作為一篇世界末日題材的小說,本文在立意上未見新穎獨特,在寫作手法上卻頗為老道,由此刻窺見過去和未來,由個體窺見人類,彰顯了作者駕馭短篇小說的高超能力。
作者以老練的寫作手法,截取了飛船離開的片刻,較多地運用對話的方式來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時間跨度大卻不混亂,事由萬千卻不紛亂。尤其是倒計時與閃回的巧妙穿插,讓讀者仿佛在這五秒內(nèi)與主人公一起感受了世界的重塑、人性的再現(xiàn),而現(xiàn)實與理想、丑陋與崇高、桎梏與掙脫的沖突均濃縮在這片刻。
大賽評委、特級教師 曹茂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