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英語教學需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新時代背景下,教師需要立足核心素養(yǎng)教育展開對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將以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核心素養(yǎng)滲透意義作為切入點,分析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思路,使學生能夠形成終身學習意識以及學以致用的能力,將知識應用于生活,提高其學習能力以及社會適應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英語;英語教學;教學思路
【作者簡介】唐素云,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豐山中心小學。
前言
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四個維度,分別是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學習能力。眾所周知,小學階段是學生英語知識學習的關鍵時期。小學英語教師的任務就是帶領學生學習基礎知識,使學生形成活躍思維,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這樣才能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寫作能力、表達能力,養(yǎng)成良好習慣,提升學生素質,為社會輸送優(yōu)質人才。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核心素養(yǎng)概念與滲透意義
1.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所謂核心素養(yǎng),在不同學科有著不同的描述,但總結起來是指學生具備終身發(fā)展能力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小學教師應多關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小學英語教學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以及學習能力。學生在學習英語時需要具備以上能力與品格,同時學習中也會升華以上能力與品格。以語感和語用角度來看,學生需要準確發(fā)音,獨立思考,用自主學習意識學習。以表達和理解角度來看,學生需要具備表達能力和聽力能力。以情感文化角度分析,學生需要感知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形成文化包容感和文化自信心。
2.核心素養(yǎng)的滲透意義。小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能夠讓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與成長。核心素養(yǎng)除了包括學習專業(yè)知識以外,還要求學生不斷提升自我認知能力,獲得開放的學習視野。核心素養(yǎng)本身踐行的是以人為本的理念,而當前小學英語教學更在意學生的考試成績,學生語言能力比較差,無法滿足社會要求。一些教師并不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難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1.了解學生,激發(fā)熱情。在母語環(huán)境影響下,當前學生沒有表現(xiàn)出英語學習興趣。如果教師沒有從興趣角度切入教學,將無法發(fā)揮教學內容的作用和效果。教師需要充分掌握學生身心狀況,和學生建立良好交流、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力。滲透核心素養(yǎng)需要教師使用趣味教學手段,完成和學生的有效互動、有效交流。在學生感受到教師對其重視,并且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自信心以后,學生的學習質量能夠得到顯著提高。
如學習“My family”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學習。學生在組內扮演其中一個角色。因為不同學生扮演不同角色,所以學生的對話內容自然也不一樣。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介紹自己和其他角色的關系。學生在趣味的學習過程中愛上了英語學習。雖然早期學生經常弄錯角色關系引得哄堂大笑,但這同樣也是趣味教學的一部分和重要過程。學生不再帶著壓力學習才能更好地交流與互動,完成知識吸收,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提高學生學習有效性。
2.培養(yǎng)意志,提升人文素質。小學英語教學中,閱讀和寫作都是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小學階段需要找到單詞和句子的學習竅門與思路,提升學生知識儲備。學生因為年齡小,不喜歡背誦單詞,所以學習效果并不好。殊不知,英語學習最關鍵的步驟就是單詞學習。教師需要用科學的方式幫助學生記憶單詞、學習單詞,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生剛剛接觸英語學習,此時的單詞學習過程不僅可以讓學生打好學習基礎,同時也能磨煉學生的意志,對學生今后的成長與學習有著促進作用。
比如學習“Numbers and animals”之前,教師需要告訴學生動物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人類和動物共同生活在地球,我們需要保護地球上的動物和各種生命。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視頻播放人類打獵、殺鯨魚的視頻,學生此時感到震驚,學生明白了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的道理。再如學習“Cleaning Day”的時候,為了讓學生了解在相應的情境中如何對話,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打掃班級衛(wèi)生的情境。全班同學通力合作,有的負責擦桌子,有的負責掃地,有的負責打水。學生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交流、互動,詢問他人是否需要自己的幫助。良好的情境激活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用情境教學法組織學生學習知識,交流對話,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對話能力。情境還能培養(yǎng)學生誠實守信的思想,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人文涵養(yǎng)。
3.創(chuàng)新教學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滲透。小學英語教學需要教師使用靈活的手段與方法,用新穎的題材與內容教學,在多樣化的學習過程和體驗中理解知識,提升英語學習能力。情境教學法是很好的方式,學生融入情境中,完成交流。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真實的情境才能吸引學生,讓學生主動表達,闡述自己的感想、感知。教師可以配合使用多媒體和實物,創(chuàng)建情境與交流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充分展示自我。
比如在學習“Weather”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設置情境:在陽光萬里的清晨,小明和伙伴們騎著自行車去郊游。不過剛到目的地,天氣驟變,烏云密布,大雨傾盆,直接澆滅了小明與伙伴們的好心情。于是小明和伙伴們立刻尋找地方躲雨。過了許久,天空出現(xiàn)彩虹,于是小明和伙伴們終于可以享受郊游的樂趣,并在天黑前返家。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法參與到情境中,用對話的方法表達此時天氣對于自己的影響和感受。情境教學讓學生明白了不同情境的詞匯內容,比如雨是rain,溫暖是warm。學生在情境中充分表現(xiàn)自己,學生的學習欲望得到了充分刺激,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學習熱情。
4.培養(yǎng)語感,提升學生核心素質。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除了需要重視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以外,還要重視學生的語感能力培養(yǎng)。學生形成了語感素質、語感能力,才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質。小學生攀比心理強、好奇心旺盛,教師需要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能夠主動表達、積極表達、愛上表達,提升學生的語感意識、語感能力。課間休息時教師可以在班級中播放英文動畫作品、電影,比如《愛麗絲夢游仙境》《冰雪奇緣》,這些作品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學生模仿動畫和電影中角色的話語,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將課堂主動權交還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比如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篇目,用演講方法表達,學生也可以續(xù)寫故事、編排劇本。在表現(xiàn)出學習積極性、學習主動性以后,學生才能主動學習知識,形成語感能力,提升核心素養(yǎng)。
5.培養(yǎng)學生聽說能力,打造良好課堂氣氛。在英語教學中,聽力是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可以播放原文錄音幫助學生學習知識,鍛煉學生的聽力能力。另外,教師教學的時候可以用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在生生互動、生生互動中鍛煉學生的聽力能力,開闊學生視野,幫助學生增加知識儲備。小學階段英語教學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素質能力,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積極行為引導學生,發(fā)揮表率作用、榜樣作用,帶領學生學習。比如閱讀教學中跟讀是常用手段,學生跟讀與模仿教師的語速、語調,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聽力能力、表達能力、朗讀節(jié)奏。
6.提高課堂教學互動性。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好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滲透,前提是完成師生互動。教師不可以單方面輸出知識,教師需要讓學生參與到知識學習過程,活躍學生思維,教師需要讓學生多說英語。作為語言技能的英語,多用才能掌握。教師使用問題引導的方法組織學生練習英語、思考英語,這個過程能夠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防止學生成為啞巴英語受害者。比如學習“School things”的時候,教師布置教學任務,學生每人準備一張和朋友的照片,教師課堂上可以先展示自己和朋友的照片,之后介紹自己的朋友,這個過程能夠讓學生了解“He/She is my friend”一類的英語句型。學生在介紹朋友的時候能夠靈活使用英語技巧。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讓學生相互介紹,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交流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語用能力。
7.多樣化教學。要提高教學有效性,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它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使學生形成英語學習動機,活躍學生的思維與思想,增加學生對于句型、語法以及詞匯的理解、認識。此時學生的記憶負擔不再沉重,學生的知識使用能力得到顯著增強。詞匯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靈活運用教學技巧,應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學習“The New Year”這一單元的時候,教師可以使用英語歌曲教學方法,尋找一些和本單元學習內容相關的歌曲。學生在歌曲教學中,不僅形成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在歌曲演唱中快速記憶單詞,避免了記不住單詞的問題。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以后,原本十分枯燥的單詞學習過程變得十分有趣,學生收獲良好學習體驗、情感體驗。教師需要做好多媒體技術的利用,帶領學生進入真實情境,使學生形成語感素質,了解語言的正確應用方法、應用環(huán)境。真實語境能夠讓學生掌握語法知識,防止語法錯誤。角色扮演同樣也是很不錯的教學方法,配合翻轉課堂、小組合作等模式,學生深入探索知識,感受不同角色所處的環(huán)境,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與理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交際能力。
三、結語
面對素質教育大環(huán)境、大背景,如今核心素養(yǎng)教育已經漸漸成為重點工作。小學階段英語學科地位突出,教師教學需要關注對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教師需要使用靈活的教學思路、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指點學生,幫助學生學習知識。只有在教師充分了解學生情況以后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知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欲望,使學生形成學習意識,提升學生的人文涵養(yǎng)。教師需要同時兼顧學生的語感能力、聽說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良好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榮華.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人文滲透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20(04):229-232.
[2]張應祿.基于支架理論的小學英語特殊疑問句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8):247.
[3]宗慧.國際化社交能力培養(yǎng)下小學英語教學模式探索[J].教育觀察,2020,9(28):136-137.
[4]謝秀球.基于學生文化品格培養(yǎng)視角的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實踐[J].華夏教師,2020(2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