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靜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兒科 洛陽471003)
過敏性紫癜又稱IgA 血管炎或亨-舒綜合征,是以全身小血管炎為基本病理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非血小板減少的皮膚紫癜并伴有關節(jié)疼痛、腎臟損害,部分患兒會出現(xiàn)腹痛、血便等消化系統(tǒng)癥狀[1]。 目前,臨床治療過敏性紫癜尚未發(fā)現(xiàn)特效方法,多數(shù)采用抗過敏、免疫抑制劑和糖皮質激素等療法,但該病易反復,預后復發(fā)率高[2]。 甲潑尼龍是一種糖皮質激素藥物,具有抗變態(tài)反應、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3]。 阿莫西林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口服青霉素[4]。 基于此,本研究進一步探討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莫西林對過敏性紫癜患兒的臨床療效。 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 年10 月~2020年1 月就診于我院的85 例過敏性紫癜患兒臨床資料,將42 例接受常規(guī)治療的患兒納入對照組,將43例接受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莫西林治療的患兒納入觀察組。 對照組男25 例,女17 例;年齡2~15 歲,平均年齡(6.11±1.87)歲;病程2~10 d,平均病程(5.90±2.09)d;首次發(fā)病34 例,復發(fā)8 例;分型:單純皮膚型12 例,腹型10 例,關節(jié)型13 例,混合型7 例。 觀察組男26 例, 女17 例; 年齡3~15 歲, 平均年齡(5.99±1.91) 歲; 病程2~11 d, 平均病程(5.81±2.21)d;首次發(fā)病35 例,復發(fā)8 例;分型:單純皮膚型13 例,腹型11 例,關節(jié)型12 例,混合型7 例。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符合過敏性紫癜相關診斷標準[5];經實驗室檢查確診;患兒家屬均知情此次研究并簽署同意書。(2)排除標準:伴有其他嚴重共疾病并發(fā)癥及遺傳疾病者;依從性差不能配合調查者;對研究藥物嚴重過敏者。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治療。 口服氯雷他定糖漿(國藥準字H20103533)抗過敏,體質量>30 kg:10ml/次,1 次/d;體質量≤30 kg:5 ml/次,1 次/d。 皮下注射鹽酸屈他維林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65923)解痙,40 mg/次,2 次/d??诜悸宸揖忈屇z囊(國藥準字H20023191)退熱止痛,0.3 g/次,2 次/d。 治療1 個月。
1.3.2 觀察組 采用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莫西林治療。將1~2 mg/kg 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國藥準字H20103047)加入100 ml 生理鹽水,靜脈滴注,2 次/d;口服阿莫西林膠囊(國藥準字H13020051),0.5 g/次,2 次/d。 治療1 個月。
1.4 觀察指標 (1)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記錄并比較兩組皮疹消退、腹痛緩解、便血消失及關節(jié)腫脹緩解時間。(2)免疫功能指標:于治療前、治療1 個月后抽取兩組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 離心10 min 取血清,采用雙抗夾心法酶聯(lián)免疫吸附檢測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 試劑盒購自武漢華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嚴格按說明書操作。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處理數(shù)據(jù),以(±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 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觀察組皮疹消退、腹痛緩解、便血消失及關節(jié)腫脹緩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 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s)
表1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s)
組別 n 皮疹消退 腹痛緩解 便血消失 關節(jié)腫脹緩解對照組觀察組42 43 4.96±1.73 3.79±1.25 t P 7.47±1.66 6.39±1.30 3.344<0.001 6.11±2.03 5.10±1.69 2.495<0.001 6.88±1.50 4.67±1.39 7.048<0.001 3.580<0.001
2.2 兩組血清免疫學指標比較 治療前, 兩組IgA、IgM、IgE 水平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1 個月后, 兩組IgA、IgM、IgE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更低(P<0.05)。 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免疫學指標比較(g/L,±s)
表2 兩組血清免疫學指標比較(g/L,±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
時間 組別 n IgA IgE IgM治療前觀察組對照組42 43 t P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42 43 t P 4.55±0.69 4.51±0.65 0.275 0.784 2.51±0.41*3.65±0.50*11.507<0.001 428.35±56.14 428.44±56.45 0.007 0.994 65.19±22.19*105.33±16.69*9.408<0.001 1.38±0.35 1.39±0.33 0.135 0.893 1.12±0.30*1.28±0.42*2.025<0.001?
過敏性紫癜是兒科中常見的過敏性血管炎,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主要與免疫因素、藥物因素、精神因素、飲食因素、病原體感染等因素相關[6]。 氯雷他定糖漿是常用抗過敏藥物,抗過敏作用較強。屈他維林屬解痙藥,可松弛血管、支氣管、胃腸道及膽道等平滑肌, 臨床常用于解除或預防功能性或神經性的平滑肌痙攣。布洛芬為解熱鎮(zhèn)痛類藥物,能通過抑制環(huán)氧化酶,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達到鎮(zhèn)痛和抗炎作用。 此外,布洛芬還能通過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可達到解熱的作用。以上藥物雖可起到一定療效,但無法從根本上控制患兒病情, 因此尋找有效的藥物治療緩解患兒病癥,對提升預后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過敏性紫癜患兒血清中免疫指標水平的分泌均較普通兒童異常,因此針對過敏性紫癜患兒的治療,應以減輕患兒臨床癥狀、提高患兒免疫力為原則。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皮疹消退、腹痛緩解、便血消失及關節(jié)腫脹緩解時間均短于對照組,IgA、IgM、IgE 水平低于對照組, 表明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莫西林可顯著改善過敏性紫癜患兒的免疫功能指標, 縮短臨床癥狀消失時間。 甲潑尼龍是一種中效的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具有較強的消炎作用,但對水鈉潴留作用較弱,無排鉀的副作用[7]。 甲潑尼龍抗炎作用為可的松的7 倍, 其成分中甲基潑尼松龍琥珀酸酯鈉為水溶性潑尼松龍衍生物, 在體內轉化為甲基潑尼松龍,可以注射,具有速效作用,維持時間中等,是治療炎癥和變態(tài)反應的優(yōu)選藥;醋酸酯為混懸液,注射后起效慢,作用持久;其醋酸酯混懸液作肌內注射、關節(jié)腔內注射,分解和吸收緩慢,維持時間較久,肌內注射6~8 h 后平均血藥峰濃度為14.8 μg/L,可維持11~17 d[8~9]。
阿莫西林為半合成廣譜青霉素類藥, 是一種最常用的青霉素類廣譜抗生素,殺菌作用強,可快速穿透細胞壁[10]。 口服阿莫西林后成分中內酰胺基可立刻水解,生成肽鍵;通過肽鍵與菌體內的轉肽酶結合使之失活,阻斷了菌體依靠轉肽酶合成糖肽用來建造細胞壁的唯一途徑,使細菌迅速成為球狀體而溶解、破裂,菌體最終因細胞壁損失,水分不斷滲透而脹裂死亡[11]。
綜上所述,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莫西林可顯著改善過敏性紫癜患兒的免疫功能,縮短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