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琪
(河南省信陽市中心醫(yī)院腎病內(nèi)科 信陽464000)
膜性腎病屬于成人腎病綜合征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病理類型,發(fā)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1]。 作為自身抗體,M 型磷脂酶A2 受體(M-type Phospho Lipase A2 Receptor, PLA2R) 與膜性腎病發(fā)生及發(fā)展密切相關(guān),是膜性腎病重要的靶抗原。 雷公藤是一種中醫(yī)制劑,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可顯著減輕腎炎患者尿蛋白水平[2~3]。 環(huán)孢素是從土壤霉菌內(nèi)分離出的具有高選擇性免疫抑制劑,在治療器官移植、免疫性疾病中療效確切。大劑量使用環(huán)孢素A 易引起腎功能損傷,并在減量過程中有較高的復發(fā)率。雷公藤引起腎功能損傷、骨髓抑制、感染的副作用少。 并且膜性腎病患者大多為中老年人,生育要求少,雷公藤應用有優(yōu)勢。 本研究旨在探究雷公藤聯(lián)合低劑量環(huán)孢素治療PLA2R 相關(guān)性膜性腎病患者的臨床療效。 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11 月~2019 年11 月我院收治的90 例PLA2R 相關(guān)性膜性腎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 例。 觀察組男32 例,女13 例;年齡24~58 歲,平均年齡(36.3±5.6)歲;病程1~6 個月,平均病程(3.9±1.4)個月。 對照組男30 例,女15 例;年齡26~59 歲,平均年齡(36.5±6.2)歲;病程1~5 個月,平均病程(3.2±1.2)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符合《內(nèi)科學》中相關(guān)診斷標準;(2)年齡18~60 歲,性別不限;(3)血清抗PLA2R 抗體陽性;(4)未合并心、肝、腎等功能異常。 排除標準:(1)近6 個月內(nèi)接受過抗炎、免疫治療者;(2)對受試藥物過敏者;(3)合并腎功能衰竭、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惡性腫瘤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以環(huán)孢素A(國藥準字H10960122)口服,2 mg/(kg·d),2 次/d,用藥7 d 后對環(huán)孢素血藥谷濃度進行檢測, 確保其在100~150ng/ml 范圍內(nèi), 患者在持續(xù)用藥6 個月后逐漸降低藥物使用量至最小有效劑量維持治療。 觀察組給予小劑量環(huán)孢素A 2 mg/(kg·d)基礎(chǔ)上加用雷公藤多苷片(國藥準字Z43020138),2 片/次,3 次/d,餐前服用,用藥7 d 后對環(huán)孢素血藥谷濃度進行檢測,確保其在70~120 mg/ml 范圍內(nèi)。連續(xù)服用6 個月后逐漸減量。 兩組患者均進行雙嘧達莫抗血小板聚集、AECI/ARBs 等綜合治療,聯(lián)用潑尼松片0.5 mg/(kg·d)2 個月,2 個月后潑尼松逐步減量。 隨訪12 個月。
1.3 觀察指標 (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24 h蛋白尿定量<0.3 g, 血清白蛋白>30 g/L 為完全緩解;24 h 蛋白尿定量降低>50%, 且尿蛋白定量<3.5 g/d,血清白蛋白>30 g/L 為部分緩解;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4]。 總有效率=(完全緩解例數(shù)+部分緩解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水平比較。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留取24 h 尿量和肘靜脈血,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24 h 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3)兩組治療前后免疫相關(guān)指標水平比較。血清抗PLA2R抗體送檢標本由廣州金域檢測公司檢測完成, 采用RC-IFA 法(重組表達的細胞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血標本中的抗PLA2R 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 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以(±s)表示,偏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shù)和四分位數(shù)間距表示。 組間差異: 正態(tài)分布且符合方差齊性的計量資料采用獨立樣本資料的t檢驗(兩組)和方差分析評價(三組或三組以上),多組間兩兩比較采用q檢驗;若方差不齊,則選近似t檢驗。 非正態(tài)分布采用秩和檢驗。 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則表示統(tǒng)計學差異顯著。
2.1 兩組治療前后PLA2R 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前PLA2R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PLA2R 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PLA2R 水平比較(RU/ml,±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PLA2R 水平比較(RU/ml,±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45 45 4.9±0.2 4.8±0.3 2.1±0.1*#3.9±0.3*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1.1%(41/45),高于對照組的66.7%(30/4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前24 h 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相比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治療后24 h 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顯著降低,血清白蛋白水平顯著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血肌酐(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24 h 尿蛋白定量(24 h/g)治療前 治療后血清白蛋白(g/L)治療前 治療后血尿素氮(mmol/L)治療前 治療后45 45 5.3±0.1 5.2±0.2 1.2±0.1*#1.8±0.2*26.3±7.8 27.1±7.2 35.2±6.9*#30.1±6.8*8.8±0.5 8.7±0.5 7.3±0.3*#7.9±0.7*105.6±19.8 106.9±18.8 93.7±12.3*#103.8±12.9*
膜性腎病是一種具有特異性自身免疫抗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清中可檢測出PLA2R 抗體的患者,稱之為PLA2R 相關(guān)性膜性腎病[5],及時治療對患者腎功能恢復具有重要意義。環(huán)孢素A 可有效阻止腎小球系膜細胞增殖,用于治療腎臟免疫性病變。但長期使用環(huán)孢素A 可導致腎臟損傷,尤其是在環(huán)孢素A 劑量>5 mg/(kg·d)時,腎毒性明顯,且減量時極易出現(xiàn)病情復發(fā)。 雷公藤主要有效成分為雷公藤內(nèi)酯醇,性涼,味苦辛,可發(fā)揮活血通絡、除濕祛風、止痛消腫功效,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具有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減少蛋白尿,改善腎功能損傷[6]。 作為一種免疫反應物質(zhì), 血清PLA2R 是存在于腎小球足細胞膜上的跨膜蛋白,其水平高低與患者免疫水平密切相關(guān)。 本研究采用雷公藤聯(lián)合環(huán)孢素治療PLA2R 相關(guān)性膜性腎病,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抗PLA2R 抗體、24 h 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顯著降低,血清白蛋白水平顯著升高,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在環(huán)孢素治療基礎(chǔ)上加用雷公藤可有效降低血清PLA2R 水平, 改善膜性腎病患者腎功能及免疫功能,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雷公藤聯(lián)合環(huán)孢素治療PLA2R 相關(guān)性膜性腎病有助于改善患者腎功能及免疫功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