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林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想要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就要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長期工作于小學語文教學一線,基于長期一線教學的積累,分析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探討了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有效策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從小學語文教學的特點出發(fā),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和對閱讀內容的整體性把握,才能夠逐漸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2-01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2.059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道出了閱讀的重要意義。小學階段是語文學習的奠基階段,也是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和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四項基本內容,其中,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閱讀,不僅能夠使學生鞏固基礎知識,開闊視野,增加知識儲備,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認識世界的能力。另外,閱讀教學也是培養(yǎng)學生道德情操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所以,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重視閱讀教學。
當前,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對小學語文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在2017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于閱讀教學的目標要求、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等提出具體要求,需要廣大小學語文教師結合新時期的變化來進行調整。
一、小學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講得過多甚至以講代讀
長期以來,語文教學中存在著一定的功利主義思想,其核心表現為應試教育,“一切為了分數”的做法使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舍本求末、急功近利的問題,這就背離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課改理念要求,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這是應試教育帶來的最大危害。很多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都有這樣的認識,那就是閱讀教學費力不討好,因為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往往是付出很多但是成效卻不明顯。從學校和社會對教學的評價來說,更關注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因此,一些教師在教學中為了所謂的成績,依然被應試教育思想所左右,在閱讀教學中還是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堅持“怎么考就怎么教”,教師“包辦”的問題依然較為明顯。閱讀的過程需要學生直接去參與、感悟進而提升,但是有的教師在課堂上講得過多,經常是先講后讀,甚至是以講代讀,留給學生自主閱讀和小組討論的時間太少,導致學生閱讀參與性嚴重削弱。學生讀書的時間少,嚴重影響了對學生想象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教師的提問方式不夠正確
提問是開展教學活動的一種基本手段。在檢驗和考查學生閱讀效果的過程中,開展問題探究是最重要的反饋和互動方式。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能否提出新穎、巧妙、易于引發(fā)學生思考的問題,是影響學生閱讀熱情的重要方面。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fā)現,閱讀教學中探究性問題的設計缺乏層次性、藝術性,而且問題的價值性有待商榷。有的教師提出的問題過于具體化,或者是過于簡單,特別是有些問題死板、機械,學生只需簡單地回答“是”或者“不是”,無法引發(fā)學生進一步的思考,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也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最終會影響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三)閱讀評價方式不合理
閱讀評價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在閱讀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新課改下的閱讀教學評價必須要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關注學生主體地位,開展的閱讀評價必須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因此,在閱讀評價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采取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然而,目前在這方面是缺乏統一、完整的評價標準和體系的。很多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只是關注學生是不是積極,特別是受鼓勵式教學模式的影響,對于學生在閱讀探究中的表現一味進行“很好”“你真棒”等籠統性鼓勵,而對于學生具體的閱讀方法、技能方面的評價卻比較缺乏,這很容易使教師的評價流于形式,使評價缺乏實效。而且很多情況下,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并沒有真正被調動起來,學生互評、自評較為缺乏,這些都會導致評價效果的下降??傊?,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進行必要的引導和規(guī)范,教師特別要對學生閱讀狀況進行更富針對性的評價,要更科學、合理,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落實新課改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來提升閱讀教學效果
小學階段的學習對學生來說非常關鍵,它既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各項能力培養(yǎng)的奠基階段,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的過程中同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一定要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學習能力等,根據新課改的要求,采取有效的舉措來提升閱讀教學的效果。
(一)重視興趣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
新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重視興趣引導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只有主體內驅力的激發(fā),才能喚起學生學習的動機和熱情,才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因此,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應該貫穿于語文閱讀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結合學生的閱讀興趣點,重視學生學習內驅力的激發(fā),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提升。通過閱讀,不僅能拓寬學生的視野,還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自主地、全身心地參與閱讀過程。在閱讀內容的選擇上,要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性,教師一定要敢于放權,讓學生從自己的興趣出發(fā)自主選擇閱讀材料?!伴_卷有益”,學生自主選擇,會更有閱讀的積極性,既能夠積累知識,也能夠感受到閱讀帶來的快樂,這樣才容易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內驅力。
此外,要注意教師角色功能的合理發(fā)揮。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是閱讀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設計者、組織者,也是學生有效開展閱讀活動的促進者,所以,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實際來靈活設計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的體驗式閱讀為前提,不能完全“放權”或者“大包大攬”。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與能力的提升都需要過程,教師要有耐心,給學生創(chuàng)造閱讀的時間、空間,鼓勵學生敢于質疑,要及時發(fā)現學生在閱讀中出現的問題,并適時、適度地加以引導,真正成為學生有效閱讀的引導者、閱讀學習的合作者。同時,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展示、交流、分享的平臺,鼓勵學生交流閱讀心得,讓學生尋找合作伙伴,自導自演故事情節(jié),在此過程中感受閱讀的快樂,從而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二)重視方法引導,提高閱讀效率
要想提高學生閱讀的實效性,良好的閱讀習慣和科學的閱讀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這需要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這樣學生在閱讀中才會更有收獲,閱讀才會更加高效。具體來說,要從細節(jié)著手。教師要引導學生從關注重點詞匯開始,逐漸由詞到句,由句到段,最后落實到整個文章,把握好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要重視從整體上來把握閱讀內容,因為并不是簡單地將各部分相加就能夠實現對文章的整體認識,教師要注意強調整體閱讀的重要性。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由表及里地分析閱讀內容,特別是如何去把握文章的主旨與內涵,通過關鍵詞句來把握本質,關注文章的細節(jié),讓學生從細節(jié)之處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真正把文章讀懂。另外,也要把握好重要的標點符號等,在細節(jié)處來品讀文章的內涵所在;還要掌握好重要的表達方式、修辭手法等。為了提升學生閱讀的效果,教師可以結合一段內容進行示范性閱讀與分析,給學生提供重要的參照,幫助學生學習如何有效閱讀,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三)選取優(yōu)質閱讀內容,符合兒童閱讀心理
閱讀教學中,閱讀內容的選取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閱讀的效果,因為學生在不同的年齡段閱讀特點和閱讀需求都會有差異,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因此,要提高閱讀教學實效,一定要關注閱讀材料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最初的閱讀可以是學生喜歡的童話故事或者哲理性的寓言故事,例如《風的旱冰鞋》《綠野仙蹤》《木偶奇遇記》等,通過閱讀這些童話故事和寓言故事,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也容易使學生獲得閱讀體驗,易于實現對學生的價值觀引導和思想教育。另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局限于課堂教學時間內,要真正提升閱讀教學的實效,還要把閱讀教學延伸到課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提供一些自主閱讀的書目,并且在班級中開展一系列活動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通過學生的閱讀經驗分享和交流,實現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這樣也有利于班級文化建設的開展。還有,要注意學生個體的差異性,結合學生的閱讀興趣給予個性化閱讀建議。教育的特殊性就在于學生的差異性,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在此基礎上給學生一定的建議或者引導。特別要注意在學生閱讀過程中也要重視三維教學目標的落實,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者落到實處。要重視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這樣學生才會成人成才。要注意的是,所選取的閱讀材料的內容要豐富多樣,只有這樣才能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總之,在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中,要重視閱讀教學,特別是更要重視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幫助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一定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采取恰當的措施來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田本娜.提高小學閱讀教學的實效性[J].教育學術月刊,2008(1).
[2]王華榮.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科學中國人,2015(13).
[3]胡海舟.小學閱讀教學的個性化[J].中國教育學刊,2006(7).
[4]鄭國民.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改革[J].學科教育,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