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有良
高中物理的學習難度大,想要掌握學習精髓,還是需要耗費實踐和精力慢慢驗證。而高中生因為學科多,學習壓力大,在學習高中物理的過程中,一旦涉及難點或者不清晰的知識點,往往會存在認知偏差,甚至不少同學在學習物理階段,就出現(xiàn)厭學及棄學的準備。因此,對于物理教師而言,解決學習難題,培養(yǎng)課堂的學習效率,提升學生對高中物理學習的認知,也成為新課改過程中的重中之重。而如何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呢?
在現(xiàn)階段的學習調(diào)研中發(fā)現(xiàn),其大部分學校在高中物理的教學中依舊困難問題重重,其主要的問題在于學生在學習階段依舊處于被動地位,教師講得比較多,學生只能被動地去接受知識,而因為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發(fā)揮,其教學實際效率還是比較低的。從知識層面上來看,高中物理的學科表現(xiàn)形式為知識點分散、需要物理公式及定理進行論證。但是,部分教師為了盡快提升學生的考核能力及應試技巧,雖然一再強調(diào)素質(zhì)教育和實踐結合,也有部分教師進行了這一方面的嘗試和探索,但是一到在教學過程中,就忽略了實踐教學過程,大部分學生雖然掌握了扎實的理論知識,但是想要將物理學科的知識與現(xiàn)實結合,難度頗多。針對這個問題,最佳的方式就是采取教學變更,變換新的教學模式,是可以解決目前的教學危機。教師要能夠從觀念上得到改變,從根本上認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更應該發(fā)揮的是引導作用和輔助作用,而非對學生的絕對管控。
因此,在授課階段,學生和教師需要明確自己的主體地位,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需要加強學習主動性的培養(yǎng)外,還需要將知識點結合實踐和實際生活進行調(diào)整和設計。比如說高中物理中的杠桿原理,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中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進行合理的構思,讓學生去思考在實際生活和案例中,如何設置杠桿才能更省力。教師可以利用這樣的案例,引導學生對生活中需要搬運的事物進行測試,而所謂的設計過程,其實需要將物理的動力學原理、物理的測試點、杠桿學定理等全部綜合一起使用,這樣學生也明白其實物理中的學習是可以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他們能夠了解物理學科的實用價值。而且這樣的學習方式并不枯燥,學生在對于知識的接受程度上也會更高一些。于是,自我對高中物理的認知也就提升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得到了發(fā)揮。
從現(xiàn)階段看,大部分物理教師在新課改后其實還是存在互動不足,設置不夠合理完善的問題。當前,部分物理教師在備課階段,依舊以教材為核心,講解教材中的案例和知識點,他們受到教材的限制比較多。雖然說教材是引導學生學習的依據(jù),但是長期使用填鴨式的教學輸送方式,不利于學習新的物理知識。因為生搬硬套的學習方式,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減退。因此,學習過程中加強有效地互動是可以提升課堂的學習效果的。而對于科任教師而言,可以從專業(yè)能力、學習水平、課程設計等方面來改善課程的質(zhì)量;對于物理教師而言,教師還需要提高整體的專業(yè)水平和授課能力,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方法,尤其是新上崗的物理教師,在教學中缺乏一定的經(jīng)驗,在授課和備課階段,除了需要融入優(yōu)秀的案例作為課程研發(fā)的重點外,還需要學習中外先進的物理授課理念。改變過去填鴨式和傳統(tǒng)式的教學方式,便于研發(fā)出質(zhì)量好,學習效果佳的物理課程,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另外,教師還可以定期開展教研會或者是學術交流會,與國內(nèi)知名的專家、物理教師分享和探討教研方案,然后結合學生狀態(tài),適當調(diào)整授課的策略。
其次,在教學中,教師還是需要加強和學生互動,了解學生需求,然后結合學生提出的難點和重點,調(diào)整教學方案。如對于理科班的學生,可以在班上選出1-2 個物理課代表,利用小組討論、問卷及知識點梳理等形式幫助物理教師收集問題及管件,然后由教師和物理科代表構建聯(lián)系,在后續(xù)教學中,教師才能明白學生的學習進度,然后結合學生的反饋,調(diào)整教學方案,為提升課堂效率做準備。
高中學習充滿壓力,也充滿諸多無奈。而身為教師,不能一味閉門造成,需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分析學生的需求。尤其是理科學物理,除培養(yǎng)邏輯思維外,其大部分還是沖著高考備考去的。因此,每個階段的知識點梳理和重難點掌握還是非常關鍵。但想要第一時間收集有利的學習效果數(shù)據(jù),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媒體形式及測試等方式,來幫助學生搭建自己的錯題庫。然后結合錯題及易錯題整理出對應的知識點梳理和串講,這樣學習起來也能高效又輕松。因此,在信息采集階段,就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信息采集能力及數(shù)據(jù)分析能力,才便于后期學生更好掌握高中物理的知識點和難點。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任何時候,一旦缺乏興趣的話,學習力及積極性也會下調(diào)。而高中物理階段學習,想要學習感興趣,教師除了需要排斥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外,還需要及時幫助學生梳理學習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和重點,只有將疑惑解答清晰后,學生才能留意物流學科的學習。
比如說在高中物理的電流部分,其實單純的畫圖是解決不了電路是否暢通的問題,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利用實驗的模式帶動大家學習。然后學生可以在實驗開展前,畫出各階段的電流通暢情況,利用自己繪制的電路圖,然后在實驗中進行串聯(lián),測試其結果。通過有開始、有過程、有結果的反饋是可以快速提升學習的學習興趣和能力。
大部分學生怕學物理的根源還是在于書本知識過于枯燥,改善學習枯燥最佳的方式就是利用科研成果及其他的案例、科普文章等,來幫助學生加強高中物理的認知,為接下來學對應的新課程和知識點做好伏筆和鋪墊。但是教師在收集這些資料的話,一定不要偏題,盡量尋找和課程大綱匹配、和知識點雷同、對學生有用的素材為宜。
總之,想要提升高中物理的教學效率,還是需要豐富課堂的內(nèi)容,然后持續(xù)不斷拓展學生的視野,在加強教師、學生、對外行業(yè)的交流外,教師還需要實時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及抽象思維能力,才能加強學習對高中物理學科的認知,為后期開展學生學習效率高,互動強的課堂做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