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 麗
物理屬于理科性范疇學科,其知識內容存在理論性、概念性以及抽象性等特點,由于很多教學工作者采取的教學模式不當,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抵觸以及厭煩的心理,這對于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有著一定的阻礙。如何提升物理教學的實效性也成了提升學生成績以及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這就需要教學工作者們從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fā),經過不斷深入的探究與分析,從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形式等方面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為學生營造出一個積極、愉悅的課堂氛圍,充分向學生展示物理學科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進而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提高到一個新的檔次。
1.從物理學科角度來看:物理本身屬于理科范疇,其知識內容存在理論性、概念性以及抽象性的特點,有很多定理以及公式需要學生進行記憶與背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免會感到枯燥與乏味[1]。
2.從教學模式角度來看:受應試教學理念的影響比較嚴重,很多教學工作者習慣于采取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方式,難以體現物理學科的趣味性,學生在課堂上也往往是被老師“牽著鼻子走”,久之也就失去了主動學習的興趣。
3.從學生自身角度來看:高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對事敏感且性格叛逆,再加上學業(yè)繁重且面臨高考壓力,在學習中遇到困難與挫折之后很容易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與心理,久之也就失去了學習的動力。
1.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所謂“教學情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的情感氛圍,合理化的教學情景不僅可以將學生的思路快速引入到課堂教學中,還能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課堂上,促進課堂教學工作更好地開展,這對于提升物理教學的實效性有著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2]。
例如,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現代信息化技術為高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新的發(fā)展契機,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合適的教學情景。在教學“力的合成與分解”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動畫模擬的方式向學生進行展示,這樣可以將知識內容更加直觀、形象的展示在學生的眼前,幫助學生更好的認知與理解課堂內容。再比如,教師在進行正式授課之前,也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對學生進行一些適當的課堂拓展與延伸,通過與課堂內容有關的趣味性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激發(fā)其深入學習、探究的欲望。
2.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采取“我說你聽”的教學形式,這種方式忽略了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性地位,不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3]。多數情況下,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學習,其對于課堂內容的興趣也會逐漸減少,久而久之課堂教學質量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針對上述現象,教師應當創(chuàng)新多樣化教學形式,激發(fā)起學生對于物理學生的興趣,進而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例如,教師可以采取微課的形式開展教學工作,教師在深入了解課程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將重點以及難點知識提取出來,并制作成微課視頻的形式提前下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進行預習,學生可以根據微課中的講解以及指引對課堂內容提前有個大致的了解。如此一來,教師在正式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將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通過相互探討的方式主動完成學習目標。這種教學方式既能節(jié)省大量的課堂時間,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這對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關鍵性的作用及意義。再比如,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情況,將其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一些競爭性學習活動。教師可以將課堂教學目標下發(fā)至每個小組,各個小組成員需要通過相互配合的方式來完成。期間,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求勝心以及集體主義榮譽感,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3.結合學生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
物理多為對世界中自然現象的解釋,很多知識內容都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4]。要想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師需要注重課堂內容與學生生活之間的關聯(lián),多引用學生生活中的案例來開展教學工作,這樣不僅方便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認識到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作用,激發(fā)學生在物理學習方面的欲望與動力,進而不斷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學以致用能力。
例如,戴著眼鏡,從溫度較冷的室外到溫暖的室內,眼鏡上會蒙上白霧,是氣體的液化現象;水燒開了,壺蓋會被頂起來,是氣體對壺蓋做功;坐在快速行駛的車上,在轉彎的時候,會感覺向外甩,這是離心現象;白熾燈用久了燈泡壁上會有一層黑色,是鎢絲的升華……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些物理現象。通過類似生活化的案例教學,可以讓學生對書本中的知識感到更加親切,進而更好地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
4.注重實驗教學,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
物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很多物理性現象都需要通過實驗才能讓學生產生深刻的理解,這也是提升高中物理教學實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5]。因此,身為教學工作者應當摒棄原有的“重理論、輕實驗”教學模式,而是應當多為學生提供一些實驗的機會,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感受物理知識的奧秘,讓學生通過親自操作來體驗實驗過程中的樂趣,當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快樂的時候,其學習的欲望與動力也就會逐漸增強。這對于提升高中物理教學實效性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提升高中物理教學實效性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教師應當從當前面臨的問題出發(fā),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結合學生生活以及注重實驗教學等方面開始著手,必然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最終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新發(fā)展與突破。以上都是編者的個人淺見,關于如何提升高中物理教學的實效性方面,還有很多更好的方法與策略,需要相關教學工作者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