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員 敏
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生源很大一部分來自初中畢業(yè)生,中考失利,沒有考上理想高中,學習成績欠佳,年齡大多在15~18 歲之間,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由于受到學習基礎薄弱及其他諸如家庭等方面因素的影響,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較大的不足。學生大都表現出消極的心理特征,比如有的學生自卑、有的學生叛逆、自暴自棄等等。學生心理健康輔導一直是教育教學研究的重點內容,傳統(tǒng)意義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通過輔導員和思政課程教育來完成的,而很少關注其他課程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國內外學者研究指出,體育活動是促進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質量、治療精神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學生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對學習出現了厭學情緒,并產生焦慮。
主要指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因為沒有合適的交際方法,表現為焦躁不安,無所適從等。人際交往產生的焦慮,一方面是由于學生的家庭交往環(huán)境不好而產生的;另一方面是教師對學生人際交往缺乏指導,忽視培養(yǎng)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導致學生人際交往產生焦慮。
指學生當發(fā)生不如意的事情時,經常認為自己做得不好,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產生自責心理。自責傾向的根源是學生因失去父母的呵護、老師的關愛和同學朋友的認可而產生的。當學生感受到他人不認可或否認,就會形成自責的心理傾向。
學生的挫折感是來自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有學習成績不理想,人際交往不和諧,興趣愿望不如意等方面,這些都會讓學生的心理產生挫折感。其原因有家庭因素,社會環(huán)境因素以及個人主觀因素。它是因為學生在完成一些任務的過程中,雖然自己認為很努力,但是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或者以失敗告終,從而對很多事情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前進的動力而產生的心理傾向。
體育運動方式多種多樣,采取怎樣的體育運動項目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呢? 一般來說,主要有三種途徑。一是學校開設的體育課;二是校內課余時間開展的體育活動,如各種社團、俱樂部等;三是假期在校外根據現有條件自我參加的體育鍛煉。學校、家庭、社會各自發(fā)揮自己的作用,不同程度的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
學校體育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門領導下,由學校組織實施,并接受體育行政部門的督查指導。學校體育工作應當面向全體學生,積極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體育課教學應當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教學內容應當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符合學生年齡、性別特點和所在地區(qū)地理、氣候條件。體育課的教學形式應當靈活多樣,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掌握多種鍛煉身體的方法,以便在任何時候、地方進行體育活動,促進身體健康,使心理得到健康發(fā)展。另外做好體育的達標、畢業(yè)、升學考試的檢測工作。這樣就能夠最大限度促進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從要我鍛煉逐步引導走向我要鍛煉,使學生通過鍛煉促進身心健康成長。
體育社團主要以某一類體育運動為主要內容,組織校內對于同一類運動熱愛的學生,采用學生自管、學校監(jiān)督的模式,開展組織性活動。體育社團的一個重要作用在于拓寬了學生社交范圍,促進了學生智力的發(fā)展。校內體育社團,多數是由相同興趣愛好的學生共同組成,在這一情況下,學生相互間尋找到興趣、性格相靠近的同學。在超越本班學生的基礎上,建立了額外的社交范圍,有利于促進學生性格朝著開放、樂觀、具有主動性的健康方面發(fā)展。同時,學生在進行體育運動的過程中,促進了學生中樞神經的發(fā)育,間接促進了大腦的進一步發(fā)育。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能夠通過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從而在鍛煉自身身體素質的基礎上,不斷擴展自身社交范圍,促進大腦健康發(fā)育,繼而對學生樹立良好的心理,提升心理素質具有重要價值。
在體育社團的中,學生管理占主導地位,但由于學生心智不成熟,容易導致社團向不利面發(fā)展,最終影響學生心理健康。因此,學校應當加強對于校內體育社團的管理工作,在放權學生的同時,引導體育社團向正確、健康方面發(fā)展,提升體育社團綜合能力。指派具有豐富經驗的體育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合理的體育鍛煉,避免學生出現意外。
學校應鼓勵學生假期在校外參加自己喜愛的體育活動、社團活動、競技體育活動等,鼓勵學生參加戶外群、戶外俱樂部、體育俱樂部等組織的活動,例如讓學生參加戶外登山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經歷鍛煉的過程,欣賞大自然的美景,體會團隊成員登山時互相鼓勵、遇到困難互相幫助的集體主義精神,感受團隊成員野外活動結束后清理現場垃圾時保護環(huán)境的良好氛圍,享受戶外運動回家后成功的喜悅。通過參加這些體育活動,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從焦慮、強迫、恐懼、抑郁等消極情緒逐漸轉移到開朗、向上、快樂、陽光等積極的情緒體驗中,學生的心理將逐步走向健康。
當代社會的發(fā)展中,健康的內涵在不斷演變,人們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所謂的健康不單單是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方面也必須包含其中。只有當人體在這些方面都相對的健全了,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健康。體育運動可以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識,消除焦慮,對于抑郁等不良情緒效果良好。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個體在智力、意志力、人際關系和自我實現方面有著提高作用,對改善學生人際關系、消除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有明顯的作用。
體育運動的形式多種多樣,有校內體育課、校內社團,也有校外體育活動項目。學校應嚴格要求學生完成國家規(guī)定的體育課程,做好體育達標、畢業(yè)、升學考試的檢測工作。同時,應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課外體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