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立華
在這個重組家庭里,誕生了兩位作家、一位編劇和一位收藏愛好者,他們在各自領(lǐng)域里都是佼佼者。傳承良好的家風(fēng),他們書寫著人世間最美最真的情。
我真像那滴晨露
跳躍在他的葉尖
被他解讀得晶瑩剔透
……
在寫給丈夫馬立憲的《心跡》里,周龑熾熱地表達(dá)著自己的感情。
一個寓言就這樣悠長
一段故事就這樣深情
忘掉憂傷和不幸
緊抓我的手一同前行
……
在寫給妻子周龑的《緣定今生》中,馬立憲贈予她今生最浪漫的平仄。
周龑和馬立憲,雖是再婚夫妻,卻伉儷情深;雖然中年邂逅,卻愛得比年輕人更加詩意和浪漫。
再婚家庭的幸福秘訣,是互相包容、共同成長
其實,最開始,馬立憲的兒子馬震是抵觸這位寫詩的繼母的。他覺得故去的媽媽快要被再婚的爸爸忘掉了,內(nèi)心很痛苦,對繼母的態(tài)度不冷不熱。面對這種情況,馬立憲也很苦惱,周龑卻說:“老馬,別擔(dān)心,我會讓孩子接受我的!”
新婚第二天,周龑就去看望了馬震的姥姥和姥爺。一進門,她對著兩位老人喊:“爸,媽,閨女回來看你們了!”兩位老人被突如其來的“閨女”震驚了,眼圈兒慢慢變紅,熱情地把周龑讓進屋。周龑動情地說:“爸爸、媽媽,我和立憲結(jié)婚,你們不會失去女婿,以后我就是你們的親閨女。”兩位老人拉著她潸然淚下,一旁的馬震的心也隨之一熱。
和馬立憲結(jié)婚后,周龑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會早早起床給癱瘓的婆婆做飯喂飯,換洗衣服、床單,幫她擦身,收拾大小便。上班時間,怕婆婆受委屈,她又專門請了護工照顧。晚上,她的臥室房門一直開著,婆婆稍有動靜就趕緊跑過去照料。她的付出,馬立憲都看在眼里,說:“今生有你,夫復(fù)何求!”癱瘓了10多年的婆婆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于90歲高齡安詳離世。
2009年歲尾,馬震的兒子出生。周龑一心一意伺候兒媳婦坐月子、照顧小孫子。此時的馬震早被感動,繼母無怨無悔地照顧自己一家老小,她不但不圖什么,還給自己買了一些收藏方面的昂貴書籍。她所做的一切足以讓自己喊一聲“媽”了。姥姥姥爺也勸馬震:“有這個媽媽,你還想怎樣?就是你親媽在世也不見得比她做得好!”
如今,馬震姥姥和周龑儼然親生母女。兩位老人過年、過節(jié)、過壽,周龑跑前跑后一起張羅,敬上禮物。老人家里葡萄熟了,總會給周龑這閨女留著。
其實,馬立憲對繼女周子莙同樣也付出了很多。2019年,周子莙要去法國學(xué)電影導(dǎo)演。周龑考慮到家庭條件,不支持女兒留學(xué)。馬立憲卻說:“孩子有夢想,即使我們砸鍋賣鐵也讓她去實現(xiàn)!”還籌借10萬元支持繼女留學(xué)。
周子莙去法國的前一天,馬震做了一大桌子菜給妹妹餞行。席間,他把剝好的蝦遞到周龑的嘴邊說:“媽,吃蝦!”繼子這聲“媽”喊得情真意切又自然而然,周龑的眼眶一熱。
9月,夫妻倆把女兒送到機場,過安檢的時候,周子莙忽然扭身抱住繼父,流著眼淚說:“老爸,謝謝您!是您讓我享受到了父愛,給我插上了追求夢想的翅膀,等我回來!”
周子莙沒有辜負(fù)繼父的信任,作為中國“80后”影視編劇,她2012年創(chuàng)作的電影劇本《荒唐協(xié)議》,榮獲好萊塢編劇大賽喜劇類電影劇本獎;2015年創(chuàng)作的電影劇本《小豬情緣》榮獲好萊塢編劇大賽家庭電影單元獎。馬立憲的兒子馬震也因為喜歡歷史而成為一名收藏愛好者,在業(yè)內(nèi)小有名氣。
馬立憲和周龑這對中年夫妻的創(chuàng)作熱情,完全不輸給年輕人?;楹?,周龑的小說《翔瀛罷試》、詩歌《寧靜吟》等作品屢獲省級獎項,還出版兩部散文詩集《中華男兒魂》《中華女兒魂》。馬立憲的《歲月作證》《緣定今生》《感恩母親》等多部著作面世。
馬立憲不會用電腦,周龑就幫他打字,還會給他的作品提一下意見和建議。創(chuàng)作長篇紀(jì)實文學(xué)《歲月作證》時,周龑稍微做了改動,給男女主人公的愛情埋下了一個伏筆。馬立憲不禁撫掌大笑,說周龑是神來之筆,改得好!夫妻倆也曾因為用某一個字而推敲半天,最后還是以周龑的意見為準(zhǔn)。那之后,馬立憲就稱周龑為自己的一字之師,對妻子的贊美毫不吝嗇。
而對于丈夫的贊美,周龑則滿心感慨:“當(dāng)初正是詩和書,讓我們走到了一起啊。”
詩書為媒,推開你的“柴門”
周龑是中國工商銀行青島城陽支行業(yè)務(wù)主管、對公客戶經(jīng)理。馬立憲是原城陽區(qū)文聯(lián)專業(yè)作家、作協(xié)主席,他們本是兩條平行線。
周龑從小聰明好學(xué),喜歡讀書。她的工資除了生活開銷,大部分都用來買書。書看多了,就有了用筆傾訴的欲望,她把自己的感悟傾注于筆尖,一篇篇優(yōu)美的散文、一首首飽含深情的詩歌見諸報紙雜志,寫作成了她情感最好的表達(dá)和宣泄方式。
2005年,周龑從平度市調(diào)到城陽區(qū)工作,需要把作協(xié)會員轉(zhuǎn)到城陽區(qū)作協(xié)。去文聯(lián)時,她特意帶上了自己的詩集《夢在雨中》,順便拜訪馬立憲。據(jù)說這位馬老師不僅詩寫得好,紀(jì)實文學(xué)、長篇小說也首屈一指。
周龑眼前的馬立憲儒雅、內(nèi)斂,流露出一種飽讀詩書的氣質(zhì)。他不大的辦公室里到處都是書,周龑愛不釋手地翻看著。書籍迅速拉近了兩個人的距離,他們從文學(xué)創(chuàng)作開始侃侃而談,不知不覺半天時間就過去了。周龑起身告辭,奉上了自己的詩集;馬立憲也回贈了他的詩集《沒有盡頭的思念》。
一天晚上,窗外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睡不著覺的周龑打開臺燈,隨手拿起《沒有盡頭的思念》讀起來,然后被深深地吸引。馬立憲把對亡妻的哀悼和思念都寫進了詩里,字里行間流露的癡情讓人動容。她看得幾度落淚,此時的馬立憲在她心里不再是溫文爾雅的作家,而是一個失去妻子的孤獨男人。他在詩歌里詰問:人生的河流上/渡船在哪兒/有誰會幫我度過這人生的不幸?離異多年的她一瞬間就對這個男人產(chǎn)生了強烈的愛慕之情。
周龑連夜寫了一篇散文《誰會推開你的柴門》,在文章里回應(yīng)馬立憲:“我可否是一泓小小的港灣/泊得你下半生漂泊的情緣/與君共度人生的坎坎坷坷?”她把這篇散文夾到書里,第二天送給了馬立憲。這篇散文既有知己之間的問候,也有投石問路的意味??墒?,馬立憲卻遲遲沒有回應(yīng)她的情意。
2006年,周龑應(yīng)邀去馬立憲家里拜訪。他家在城陽區(qū)夏莊街道馬家臺村,農(nóng)村環(huán)境安靜便于創(chuàng)作,周龑覺得很正常??墒?,一進門,一股腥臭味兒撲鼻而來。原來,馬立憲的老母親癱瘓在床已有些年頭了,從不會干家務(wù)活兒的他連吃飯都靠買,哪能照顧好癱瘓病人!為了不讓周龑被母親屋里的氣味嗆到,他慌忙把她往自己的屋里讓。周龑四下打量馬立憲的屋子,四面墻都是書櫥,床上、桌子上、沙發(fā)上,就連地上都摞滿了橫七豎八的書籍,周龑一時間不知道自己能坐哪兒。
此時的馬立憲早沒了談詩論文的淡定,他狼狽地扒拉著書,努力想騰出一個地方讓周龑安坐。還是周龑把沙發(fā)上的書往兩邊推了推,自己坐下來。
馬立憲說:“你先坐一會兒,我去買點吃的!”然后,逃也般地出門了。等他回來的時候,卻看見周龑正在給他的老母親梳頭。他站在門口一直看著周龑,鼻子一酸,眼淚在眼圈里直打轉(zhuǎn)。
周龑的媽媽1999年罹患乳腺癌,她一直陪在媽媽身邊照料。媽媽走后,周龑因為受不了這個打擊,差一點兒遭遇意外。所以,她對“媽媽”這個稱呼格外珍惜。當(dāng)她推開馬立憲母親的房門,看到癱瘓在床的老人因為自己的到來開心地咧嘴直笑,淌了一臉的口水,這讓周龑看著無比心酸。她動作麻利地給老人擦洗身子,像照顧自己的媽媽一樣細(xì)心。
牽手彼此,年輪中最浪漫的一圈
2006年6月,杏子成熟,同事捎給周龑兩盒杏。她給馬立憲打電話,讓他給老母親帶回去嘗嘗鮮。他欣然而來,離開的時候,周龑輕聲說:“馬老師,下次再見的時候別穿這件衣服了,很邋遢?!彼麤]吭聲走了。再次見面時,他特意穿了一套新衣服,干凈利索地出現(xiàn)在周龑面前。她心里暗暗高興,原來他在乎她的話。
2007年,馬立憲的兒子馬震結(jié)婚,邀請周龑參加婚宴。席間,文聯(lián)的一位老師悄悄問她:“我想給你介紹一個對象,你感覺馬老師人怎么樣?”周龑心里一動,但沒吭聲。
從那之后,馬立憲和周龑通電話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了。兩人在探討詩詞的時候,周龑把自己寫的詩編輯成短信發(fā)給馬立憲,他第一時間給周龑回電話,不好意思地說:“我不會發(fā)短信。”
一天晚上,周龑把新寫的一首詩發(fā)給馬立憲后就睡了。第二天一早,她看到手機里有一條未讀短信,打開一看,居然是凌晨時馬立憲發(fā)來的,老馬會發(fā)短信了?原來,馬立憲為了給她回復(fù)短信,特意請教兒子,鼓搗到半夜才發(fā)送成功。這一條短信,周龑看了一遍又一遍,一整天都在笑。
從那天晚上開始,兩人的短信你來我往,你寫一首詩發(fā)給我,我回一首詩發(fā)給你,說不完的話,寫不盡的詩,每每聊至夜深還依依不舍。兩個人都用情已深,卻誰也不捅破那層窗戶紙。
兩人的單位隔著一條路,很近。那天下班后,他們并肩走在初秋的街頭。還是從文學(xué)開始,說啊,走啊,一條街到盡頭再拐向另一條街。天上飄起了細(xì)雨,他們卻絲毫不受影響。十幾里路走下來,兩個含蓄的中年人始終連碰一下手都沒敢。周龑在職場打拼數(shù)十年,見過的男人各種各樣,但是像馬立憲這樣持重、自制的人很少見。走在他身邊,那種踏實和安全感是她多年來不曾有過的。這一刻,她在心里認(rèn)定了馬立憲。
其實,周龑也有意見,走了這么長時間的路,馬立憲連一瓶礦泉水都沒給她買,太摳門了吧!
可后來就是這個摳門的人,卻能在周龑的女兒上大學(xué)時慷慨解囊。
2007年,周子莙考進西華大學(xué)學(xué)習(xí)音樂,學(xué)費高昂。當(dāng)時周龑給父母治病的外債還沒有還清,拿不出這筆錢,一籌莫展。知道情況的馬立憲匆匆來了,把自己的公積金卡和身份證遞給周龑說:“去把我的公積金取出來給孩子交學(xué)費,孩子上學(xué)不能耽誤?!?/p>
2008年9月,馬立憲老宅的大棗樹結(jié)滿了果實,周龑應(yīng)邀前往。她先到他母親的屋里幫老人擦洗身體,發(fā)現(xiàn)老人后背磨出一塊塊的斑,一沾水疼得直哆嗦,她的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從屋里出來,周龑對馬立憲說:“馬老師,這個家需要女人,不嫌棄的話,就讓我來照顧你們吧!”
第二天,周龑就搬到馬立憲家,洗手做羹湯。這個又臟又亂的家在她的打理下,開始有了煙火氣息,也有了笑聲。次日早上,她做完飯急匆匆地趕去上班。到了單位才發(fā)現(xiàn)包里有一袋洗得干干凈凈的大棗,是馬立憲放進去的。
馬立憲家的那棵老棗樹很高,摘棗需要蹬著梯子爬到墻頭上。想著他笨笨地趴在墻頭上摘棗的樣子,周龑笑了。從那天開始,周龑每天在單位都能吃上新鮮的大棗。她覺得,他所有想說的話都融進一顆顆棗里了。
2009年正月初九,馬立憲生日當(dāng)天,兩人領(lǐng)了結(jié)婚證。婚禮上,一本《緣定今生》見證了他們的愛情。夫妻每人50首詩合成這本詩集,馬立憲寫序,周龑寫后記,百歲老書法家給詩集題字,祝福他們百年好合。
于是,他們成為人生伴侶。2019年5月,因為良好的家風(fēng)和濃厚的文化底蘊,周龑和馬立憲家庭被全國婦聯(lián)推選為“全國最美家庭”。2020年,這個家庭再傳喜訊,周子莙成為巴黎國際電影學(xué)院的碩士研究生。
周龑和馬立憲還致力于公益事業(yè),一起為青島的歷史名人著書立說。夫妻倆為了創(chuàng)作紅色系列紀(jì)實文學(xué),坐著火車去全國各地搜集素材。
馬立憲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平時在家里都是周龑照顧他。但是在旅途中,他卻堅持把所有的行李都背在身上。去河南采訪時,兩人只買到硬座票。為了讓妻子舒服些,他讓周龑枕在自己的腿上睡覺,自己直挺挺地坐了一路。去貴州采風(fēng)時,馬立憲執(zhí)意睡上鋪??粗煞虿辉偻Π蔚纳碥|,艱難地往臥鋪上爬,周龑心里是幸福的,眼里卻含著淚。
那天,周龑在自己的博客上感慨地寫道:“遇到馬立憲,是我這輩子最美好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