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燈
在巍峨的太行山深處,藏著一塊瑰寶,那就是林州市石板巖鄉(xiāng)。這里因與外界交通不便的限制,生活在其間的百姓面對峽谷內(nèi)儲量豐富的石材,就地取材促成了石板巖的特色傳統(tǒng)民居——石板房。石板房依山就勢將房屋建于峽谷兩側(cè),其逐層分布、層次分明、錯落有致,與當(dāng)?shù)仫L(fēng)貌渾然一體。
這里獨特的石板房堪稱一景,村莊幾乎是由石板房組成,清一色的石砌房子掩映在綠樹叢中,真堪稱是河南民居中的一絕。它非常自然、和諧地融進了太行大峽谷的山水之中,令人贊嘆不已。
石板巖有何特色?當(dāng)?shù)亓鱾髦@樣的民謠:“石梯石樓石板房,石地石柱石頭墻,石街石院石板場,石碾石磨石谷洞,石臼石盆石水缸,石桌石凳石鍋臺,石廟石爐石神像……”即使你從沒有到過石板巖,也可以從民謠中聽出來,石板巖的民居是由石頭組成的。
在太行大峽谷里,你不管走到哪個村,見到的都是石頭房。就地取材成就了富有特色的石板巖民居。古時石板巖山道崎嶇險峻,交通運輸極為不便,人們進山出山運點兒東西都是靠肩挑手抬,山下的磚瓦是很難運到山里的。再者,石板巖是個非常貧瘠的地方,多數(shù)村民沒有財力到山下買來磚瓦建房,即使有的人有財力,勤儉的人們也不愿意花那冤枉錢,眼前、身邊、腳下,那塞滿天地間的石頭就是最親切、最經(jīng)濟、最順手、最理想的建筑材料。他們只需要花些力氣把這些石頭開采出來,再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鑿成形,就可以建成一座稱心的房子。而墻的內(nèi)壁,山里人先用麥秸泥泥一層,然后再泥上一層白灰泥,屋內(nèi)便變得整潔、亮堂,這種房住進去冬暖夏涼。
石板巖依托優(yōu)美山水風(fēng)光,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淀,獨特的石板民居,形成一種極富地方特色的文化魅力,為大峽谷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春天山花爛漫,夏天綠樹成蔭,秋天層林盡染,冬天玉柱冰山。太行山大峽谷以其優(yōu)美的自然風(fēng)光和獨特的民居形式及特殊的建造技巧向人們展現(xiàn)著質(zhì)樸獨特的生活方式,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人前來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