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婭 陳金全 楊子月 金世博 伏東堂 申時立#
(1.云南大學國際河流與生態(tài)安全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91;2.云南大學生態(tài)與環(huán)境學院,云南 昆明 650091; 3.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態(tài)與退化環(huán)境修復重點實驗室,云南 昆明 650091)
2014 年4月17日原環(huán)境保護部和原國土資源部發(fā)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我國土壤污染嚴重,以無機污染物中的Cd點位超標率最高,達到7%。土壤Cd污染會通過食物鏈轉移和富集到人體中,從而可能導致人體出現(xiàn)骨痛病、癌癥等,因此對已受到Cd污染的土壤進行修復十分必要[1]。
在土壤Cd污染的修復技術中,植物修復是一種環(huán)境友好、成本低廉的技術[2]。植物修復常使用超富集植物,因為它們對重金屬有良好的富集能力。然而,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超富集植物多源于一些環(huán)境苛刻地區(qū)[3],從而限制了它們的推廣應用。事實上,對于Cd中低污染土壤不一定要用超富集植物,選用環(huán)境適應性好、生物量大的Cd富集植物即可[4-5]。目前,篩選適合修復Cd中低污染土壤的富集植物仍是這一領域的研究重點。
天綠香(Sauropusandrogynus)是一種珍貴野生食用蔬菜,具有生物量大、生長速度快等特點[6-7]。天綠香應用于植物修復重金屬污染的研究還比較少。據申時立等[8]研究報道,天綠香可積累Cd等重金屬。但針對天綠香富集Cd的具體特性及機理的研究還比較缺乏。因此,開展天綠香富集Cd特性研究,闡明天綠香的Cd富集機理,有利于更好地指導天綠香修復Cd中低污染土壤實踐。本研究首先通過野外調查,分析自然環(huán)境下天綠香富集Cd的特征;然后開展室內盆栽實驗,研究不同Cd濃度水平下天綠香富集Cd的機理,為天綠香修復Cd中低污染土壤提供依據。
在荒地、樹木園和生活區(qū)3種Cd中低污染土壤的野外環(huán)境下采集天綠香樣品,同時采集土壤樣品。其中,荒地、樹木園和生活區(qū)土壤中的Cd質量濃度分別為(0.39±0.03)、(0.30±0.02)、(0.46±0.03) mg/kg。
設置了4個Cd中低污染處理質量濃度(用CdCl2配制),分別為0、1、6、50 mg/kg,每個處理設置6個重復,穩(wěn)定28 d后裝盆,每盆裝土3 kg。盆栽實驗用土為未受Cd污染的紅壤土,土壤基本理化性質見表1。
表1 實驗用土的基本理化性質Table 1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experimental soil
選擇生長情況盡可能相似的采自野外的天綠香種莖,均剪成20 cm的小段,保證每段上都有兩個以上的芽。用水沖洗干凈后將種莖下部浸泡在350 mg/L的生根粉溶液中催根24 h,然后將催根完畢的天綠香以與地面60°的夾角扦插入盆栽土壤[9],每盆種植4株。扦插好的天綠香放置于溫室中培養(yǎng),晝間溫度控制為(28±3) ℃,夜間溫度控制為(18±3) ℃,相對濕度控制為75%±5%。分別在天綠香生長的30、60、90、120、150 d時對每個處理的其中一個重復測定生物量和器官中Cd含量,并在150 d時同時測定土壤樣品的Cd含量。
植物樣品分根、莖、葉裝袋放在105 ℃條件下殺青30 min后,調節(jié)溫度至70 ℃烘干,記錄干質量作為生物量。植物和土壤樣品均采用濕法消解后使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fā)射光譜法測定Cd含量。
不同野外環(huán)境下天綠香各器官中的Cd質量濃度見表2。葉中Cd質量濃度為0.60~4.52 mg/kg,莖中為0.40~1.43 mg/kg,根中為0.62~1.83 mg/kg。地上部分的莖和葉中Cd質量濃度均超過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葉菜蔬菜的Cd限量指標(0.2 mg/kg),楊暹等[10]也曾調查發(fā)現(xiàn)天綠香食用部分Cd含量超標。由此表明,天綠香在野外環(huán)境中能對Cd進行富集。
表2 野外環(huán)境中天綠香各器官中的Cd質量濃度Table 2 Mass concentrations of Cd in organs of Sauropus androgynus in wild environments mg/kg
一般認為,植物體內的Cd質量濃度超過100 mg/kg,且有較強的富集能力(即富集系數(BF)>1)和轉移能力(轉運系數(TF)>1),才能算得上Cd富集植物[11-15]。由表2可知,在野外環(huán)境中天綠香各器官中的Cd質量濃度均遠低于100 mg/kg,這與野外環(huán)境中土壤本身的Cd含量較低有關系;但由表3可見,天綠香對Cd具有較高的BF和TF,除荒地中的TF小于1外,其他BF和TF均大于1。由此可見,天綠香在野外環(huán)境中雖沒有達到Cd富集植物水平,但已表現(xiàn)出較強的Cd富集能力。
表3 野外環(huán)境中天綠香的BF和TFTable 3 The BF and TF of Sauropus androgynus in wild environments
2.2.1 對生物量的影響
由于30 d以前,天綠香的生物量都較小,差異不大,因此對生物量的影響從60 d時開始分析。由圖1可見,60~150 d,4個處理下的天綠香生物量均表現(xiàn)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但隨著Cd處理濃度的升高,差異顯著性有逐漸變小的趨勢,到150 d時,4個處理下的天綠香生物量無顯著差異。由此可見,Cd中低污染土壤中天綠香生長雖會受到一定的抑制,但由于天綠香對Cd具有耐受性,適應之后天綠香在Cd中低污染土壤中可以正常生長,150 d后其生物量與未受污染土壤中無顯著差異。
注:不同大寫字母表示同一處理在不同時間差異顯著,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同一時間時不同處理差異顯著,均以顯著性水平為0.05判斷。圖1 Cd中低污染土壤對天綠香生物量的影響Fig.1 Effect of soil contaminated by low-medium Cd on biomass of Sauropus androgynus
已發(fā)現(xiàn)印度芥菜[16]、碎米薺[17]、莎草[18]、滇苦菜[19]等雖是Cd超富集植物,但均存在生物量小的問題。而本研究發(fā)現(xiàn)的天綠香雖然Cd富集能力沒有Cd超富集植物強,但也表現(xiàn)出較強的Cd富集能力,生物量大而且可以適應Cd中低污染土壤,這是它的優(yōu)勢。
2.2.2 對Cd富集的影響
由表4可見,天綠香各器官中的Cd質量濃度隨處理中土壤Cd質量濃度增大而增大,處理中土壤Cd質量濃度為50 mg/kg時,天綠香各器官中的Cd質量濃度均超過100 mg/kg,說明天綠香具有Cd富集植物的潛力,可以在Cd中低污染土壤(Cd質量濃度為0~50 mg/kg)中對Cd進行富集。
表4 Cd中低污染土壤對天綠香Cd富集的影響Table 4 Effect of soil contaminated by low-medium Cd on Cd accumulation of Sauropus androgynus mg/kg
由圖2可見,30~150 d,天綠香葉、莖中的Cd濃度表現(xiàn)出隨處理中Cd濃度的增大而增加的趨勢;在同一處理中,隨時間的延長,天綠香葉、莖中Cd濃度表現(xiàn)出增加的趨勢。
圖2 天綠香地上部對Cd的富集過程Fig.2 Cd accumulation process in up-ground part of Sauropus androgynus
(1) 野外調查發(fā)現(xiàn),在荒地、樹木園和生活區(qū)等野外環(huán)境下天綠香葉中Cd質量濃度為0.60~4.52 mg/kg,莖中為0.40~1.43 mg/kg,根中為0.62~1.83 mg/kg。地上部分的莖和葉中Cd質量濃度均超過了GB 2762—2017中葉菜蔬菜的Cd限量指標(0.2 mg/kg),且BF和TF基本都大于1??梢?,天綠香在野外環(huán)境下表現(xiàn)出較強的Cd富集能力。
(2) 進一步進行室內盆栽實驗發(fā)現(xiàn),天綠香對Cd具有耐受性,當土壤中Cd質量濃度小于50 mg/kg時,天綠香幾乎可以正常生長,而且生物量比已發(fā)現(xiàn)的印度芥菜、碎米薺、莎草、滇苦菜等Cd超富集植物大,土壤Cd質量濃度達到50 mg/kg時,天綠香體內的Cd質量濃度超過100 mg/kg,能夠達到Cd富集植物的標準,故天綠香可判定為一種具有大生物量的Cd富集植物,可以在Cd中低污染土壤(Cd質量濃度為0~50 mg/kg)中對Cd進行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