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丹 黃 勇 丁永偉 黃繼會 尤 嵐 王 偉 張 俊 陳芳芳
(1.蘇州科技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2.蘇州市水務集團,江蘇 蘇州 215001;3.蘇州市排水有限公司,江蘇 蘇州 215001)
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運行受季節(jié)影響顯著,季節(jié)性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水溫及進水水量水質的季節(jié)性波動[1-3]。大量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數(shù)據(jù)和研究表明,冬季低溫導致生物活性降低,出水氨氮、TN濃度偏高[4-5],[6]2429。延長泥齡(SRT)、增加曝氣量是污水處理廠冬季普遍采取的調控策略。然而,過長的SRT影響生物除磷效率;曝氣過度影響反硝化脫氮。
活性污泥數(shù)學模型已逐漸成為一種工程工具在工藝調控中得到應用。BioWIN軟件的核心是ASDM模型,該模型起源于綜合各種活性污泥動力學模型的Barker/Dold模型。與廣泛采用的ASM2d模型相比,ASDM模型除可模擬碳、氮、磷的去除過程,還能模擬pH平衡、厭氧消化、厭氧氨氧化、氣體轉移過程[7],[8]20。取代ASM2d模型中的一步硝化,ASDM模型將兩步硝化作為插入模型描述生物硝化過程。ASDM模型可追蹤50個模型組分和60多個物理、化學、生物反應,擁有246個模型參數(shù)(包括動力學參數(shù)和化學計量學系數(shù))[9]?;谑澜缟蠑?shù)百座生產性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觀測數(shù)據(jù),ASDM模型提供了較符合實際的模型參數(shù)缺省值。目前,BioWIN軟件在污水處理廠模擬、優(yōu)化改造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如智利污水處理廠的動態(tài)運行[10]、高碑店污水處理廠脫氮效果改造工程[8]22、F.Wayne Hill污水處理廠節(jié)能工程[11]等。
針對城市污水處理廠冬季運行的普遍問題,為充分發(fā)揮系統(tǒng)脫氮除磷能力,采用模型模擬結合現(xiàn)場試驗對蘇州某污水處理廠多模式AAO系統(tǒng)進行研究,以期獲得冬季低溫條件下多模式AAO系統(tǒng)處理生活污水高效運行的控制策略。
污水處理廠原水經(jīng)曝氣沉砂后進入多模式AAO系統(tǒng)。單組AAO工藝分3個廊道,每個廊道長72.0 m、寬14.0 m、有效水深7.5 m。每個廊道設4個擋墻,將廊道平均分成5個完全混合反應池。第1個廊道為非曝氣池,即厭/缺氧1~5;后兩個廊道底部安裝了曝氣頭,第2個廊道即厭/好氧6、7和好氧8~10,第3個廊道即好氧11~15。系統(tǒng)設有3個進水點,位于厭/缺氧1、3、5;設有4個內回流點,位于厭/缺氧1、3、5和厭/好氧7;設1個外回流點,位于厭/缺氧1。第3個廊道后二沉池采用平流式沉淀池,共設4組,每組長37.7 m、寬8.6 m、有效水深2.9 m,表面負荷為1.1 m3/(m2·h)。
采用兩組多模式AAO系統(tǒng)并行運行,單組處理規(guī)模3×104m3/d。多模式AAO系統(tǒng)運行控制靈活,可根據(jù)進水條件和處理要求,在AAO工藝(厭/缺氧1、3進水流量比3∶7,打開厭/缺氧3內回流)、倒置AAO工藝(厭/缺氧1、3進水流量比7∶3,打開厭/缺氧1內回流)、改良型AAO工藝(厭/缺氧1、3、5進水流量比2∶3∶5,打開厭/缺氧5內回流)模式之間切換。
冬季平均水溫14 ℃,水力停留時間(HRT)15.6 h,SRT控制在20 d左右,污泥回流比為63%,混合液回流比為250%,好氧區(qū)DO控制在1~3 mg/L。
該廠主要接納生活污水,冬季進水水質數(shù)據(jù)見表1。冬季進水BOD5/COD均值0.47,進水可生化性較好;BOD5/TN均值為3.6,其比值最低為2.3,最高為6.9,原水中的碳源基本能滿足生物脫氮需求;BOD5/TP均值41.7,原水中的碳源可滿足生物除磷需求。
表1 蘇州某污水處理廠冬季進水水質Table 1 Influent quality of a sewage plant in Suzhou in winter
結合物化試驗[12-13]和模型校準結果,該廠冬季進水COD組分見表2。SS為0.27表明進水中可直接被異養(yǎng)微生物吸收利用的COD組分高于BioWIN中的推薦值(0.16)。荷蘭21個污水處理廠進水COD組分表征結果[14]表明,SS為0.09~0.42。SI以進入系統(tǒng)相同的濃度隨出水排出系統(tǒng)[15]。因此,采用二沉池出水經(jīng)0.45 μm膜過濾后測得的COD濃度作為進水SI組分。通過試驗測得,該廠進水SI為0.07,略高于BioWIN推薦值,但與國際水協(xié)會(IWA)的建議值(0.05~0.10)[16]一致。由于污水處理廠服務區(qū)域有雨、污管道混接現(xiàn)象,降雨徑流攜帶大量的顆粒物滲入污水管網(wǎng),導致該廠進水XI為0.20,高于BioWIN推薦值。
表2 蘇州某污水處理廠冬季進水COD組分Table 2 Influent COD composition of a sewage plant in Suzhou in winter
1.3.1 模型框架構建
以BioWIN軟件為平臺,ASDM模型描述生物碳、氮、磷的去除過程,Takacs一維模型描述二沉池固液分離過程。由于多模式AAO系統(tǒng)不存在厭氧消化過程,運行條件的設置不會激發(fā)ASDM模型中厭氧消化反應的發(fā)生。ASDM中活性污泥模型包含的反應過程如下:普通異養(yǎng)菌的生長和衰減;氨氧化菌和亞硝酸鹽氧化菌的生長和衰減;聚磷菌的生長和衰減;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的同化反硝化。
依據(jù)多模式AAO系統(tǒng)流程,采用5個非曝氣完全混合反應池和10個曝氣完全混合反應池串聯(lián)模擬多模式AAO系統(tǒng)運行特征,通過分離器實現(xiàn)進水和內回流的調控。
1.3.2 模型校準
溫度對微生物生長和衰減速率有重要影響,其影響由對溫度敏感的參數(shù)通過Arrhenius方程進行轉化。冬季運行設置模式下,選擇兩組歷史數(shù)據(jù)(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2019年12月)分別進行模型的校準和驗證。
靈敏度分析[17]表明,動力學參數(shù)和化學計量學系數(shù)對COD、TP無影響或靈敏度低;對氨氮的靈敏度依次為氨氧化菌最大比生長速率>異養(yǎng)菌產率系數(shù)>氨氧化菌衰減速率>聚磷菌產率系數(shù),對TN的靈敏度依次為氨氧化菌最大比生長速率>異養(yǎng)菌產率系數(shù)>聚磷菌產率系數(shù),其中氨氧化菌最大比生長速率對氨氮、TN的靈敏度均最高,其余屬于中等靈敏度水平。
模擬結果表明,將氨氧化菌最大比生長速率校準為0.7 d-1時,冬季出水氨氮模擬值和實測值誤差<1 mg/L。針對不同市政進水的活性污泥系統(tǒng),氨氧化菌最大比生長速率的波動范圍為0.2~1.0 d-1。
通過調整進水COD組分(見表2)和氨氧化菌最大比生長速率,出水COD、氨氮、TN、TP擬合絕對誤差≤1 mg/L,生物池污泥質量濃度(MLSS)擬合相對誤差<10%(見表3);主要出水水質變化趨勢擬合基本一致(見圖1)。模型校準和驗證結果理想。
表3 模型校準結果Table 3 Calibrated results of the model
圖1 模型驗證結果Fig.1 Validation results of the model
2.1.1 COD去除
在冬季低溫條件下,進水COD為150~527 mg/L,平均約320 mg/L,3種模式的出水COD為19~38 mg/L(見圖2),穩(wěn)定達到《太湖地區(qū)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及重點工業(yè)行業(yè)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 1072—2018)。由于3種模式的曝氣強度相同、好氧停留時間一致,因此3種模式獲得了相近的有機物降解效果。
圖2 多模式AAO系統(tǒng)對COD的去除效果Fig.2 COD removal effect of multimode AAO process
2.1.2 硝化性能
硝化菌作為一種自養(yǎng)微生物,受SRT影響顯著[18]。3種模式出水氨氮隨SRT的升高而降低(見圖3)。當SRT從10 d增大到14 d,3種模式出水氨氮從約25 mg/L降低到約5 mg/L;當SRT從18 d繼續(xù)增大到20 d,對3種模式出水氨氮影響不大。當SRT>16 d時,3種模式出水氨氮基本能滿足DB32/ 1072—2018。相同的SRT控制下,倒置AAO模式出水氨氮略低,改良型AAO模式出水氨氮相對最高。通過適當延長系統(tǒng)SRT,生物池MLSS增大,提高硝化菌總量,同時維持系統(tǒng)內一定的DO,保證低溫條件下系統(tǒng)硝化能力的穩(wěn)定。過長的SRT不僅對控制出水氨氮無意義,而且會造成系統(tǒng)內生物量過多,曝氣量消耗過大;曝氣設備供氧能力有限,可能造成微生物生長所需的DO不足,出水氨氮濃度升高。
圖3 多模式AAO系統(tǒng)出水氨氮、MLSS隨SRT的變化Fig.3 The change of ammonia nitrogen in effluent and MLSS of multimode AAO process with SRT
2.1.3 反硝化性能
反硝化過程主要發(fā)生在缺氧區(qū)和好氧區(qū)內局部缺氧環(huán)境。影響反硝化作用的因素[19]主要有:(1)水溫,低溫影響反硝化菌的活性;(2)碳源,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易降解有機物作為碳源及電子供體;(3)內回流量,影響反硝化菌可還原的硝酸鹽總量;(4)缺氧區(qū)容積,影響反硝化菌在缺氧段的HRT。
當內回流比從200%逐漸增大到350%,3種模式出水TN逐漸下降(見圖4),說明隨內回流比的升高,反硝化去除的氮量逐漸增加。內回流比對出水TN的影響主要受硝酸鹽氮濃度調控。隨著內回流比的升高,缺氧段末端硝酸鹽氮呈升高趨勢。當內回流比≤250%時,3種模式缺氧段末端硝酸鹽氮<0.5 mg/L,說明缺氧段反硝化徹底;當內回流比增大到300%,改良型AAO模式缺氧段末端硝酸鹽氮超過0.5 mg/L,回流的硝酸鹽氮量逐漸超出了缺氧段的反硝化能力。
圖4 多模式AAO系統(tǒng)出水TN、缺氧段末端硝酸鹽氮隨內回流比的變化Fig.4 The change of effluent TN,nitrate in anoxic terminal with internal reflux ratio in multimode AAO process
3種模式下,TN去除效果有較大的差別。在內回流比和其他運行條件一致的情況下,出水TN依次為倒置AAO模式
當碳源相對充足時,以缺氧段末端硝酸鹽氮為監(jiān)控指標,通過提高內回流比提升脫氮效能;在反硝化不完全的情況下,通過提高缺氧段HRT進一步提升脫氮能力。
2.1.4 TP去除
試驗期間,進水TP為2.4~6.4 mg/L,平均為4.0 mg/L,3種模式出水TP在0.2~0.3 mg/L波動(見圖5),穩(wěn)定達到DB32/ 1072—2018。
圖5 多模式AAO系統(tǒng)對TP的去除效果Fig.5 TP removal effect of multimode AAO process
研究表明,溫度對吸磷、釋磷速率影響不大;同時低溫不利于聚糖菌生長[6]2433,聚磷菌可充分利用污水中的底物進行釋磷、吸磷。由于厭氧區(qū)HRT充足,聚磷菌將厭氧區(qū)內的易降解COD轉化成聚β羥基烷酸(PHA),因此3種模式下,系統(tǒng)內都存在明顯的釋磷、吸磷過程(見圖6),保證了冬季穩(wěn)定的除磷效果。低溫條件下,硝化過程不會產生大量的硝酸鹽帶入?yún)捬鯀^(qū),引起反硝化菌和聚磷菌的競爭,因此冬季3種模式獲得理想的除磷效果。
圖6 多模式AAO系統(tǒng)沿程溶解性磷酸鹽變化情況Fig.6 The change of soluble phosphate along the path of multimode AAO process
為保證冬季出水氨氮、TN穩(wěn)定達標,選擇倒置AAO模式、SRT=16 d、內回流比為300%作為優(yōu)化工況。優(yōu)化后,倒置AAO模式出水氨氮、TN、TP分別穩(wěn)定在3.8、10.4、0.3 mg/L以下(見圖7),滿足DB32/ 1072—2018。工況優(yōu)化前后,在有機物去除率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出水氨氮、TN、TP平均值分別降低了4.8、3.0、0.2 mg/L。
圖7 冬季工況優(yōu)化前后系統(tǒng)出水水質的對比Fig.7 Comparison of effluent quality between the optimal operation condition and the original operation condition in winter
結合現(xiàn)場沿程采樣分析,采用優(yōu)化工況,在倒置AAO系統(tǒng)各反應區(qū)內,沿水流方向,COD、氨氮、硝酸鹽氮、溶解性磷酸鹽的變化見圖8。受回流污泥及混合液的稀釋作用影響,系統(tǒng)首端的COD、氨氮迅速降低。回流的混合液攜帶硝酸鹽氮進入?yún)?缺氧1,但受進水稀釋作用,厭/缺氧1內硝酸鹽氮略升高。反硝化菌利用進水中易降解有機物進行反硝化,消耗有機物同時去除了硝酸鹽氮,因此COD、硝酸鹽氮在厭/缺氧1、2中呈下降趨勢,厭/缺氧2內已無硝酸鹽氮,說明反硝化徹底。在厭/缺氧1~5,溶解性磷酸鹽從6.4 mg/L逐漸上升到13.7 mg/L,由于反硝化徹底,聚磷菌和反硝化菌之間不存在碳源競爭,釋磷現(xiàn)象明顯。在厭/好氧6、7和好氧8~12,異養(yǎng)微生物降解有機物,COD逐漸降低;同時發(fā)生硝化反應,氨氮逐漸降低,硝酸鹽氮逐漸升高;聚磷菌好氧吸磷導致溶解性磷酸鹽逐漸降低,到好氧11,水中溶解性磷酸鹽已基本轉移到聚磷菌體內。因此,硝化和吸磷過程主要發(fā)生在好氧段沿程。好氧段末端(好氧13~15),氨氮、硝酸鹽氮呈下降趨勢,溶解性磷酸鹽濃度不變。在運行控制過程中,為避免回流混合液攜帶過多DO,好氧段末端DO控制在0.3 mg/L左右。研究表明,當DO<0.8 mg/L,可發(fā)生同步硝化反硝化(SND)[20],因此好氧末端可能發(fā)生了SND。
圖8 最優(yōu)工況下污染物的沿程變化情況Fig.8 The change of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along the path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
(1) 針對冬季污水處理廠脫氮性能差的現(xiàn)狀,通過多模式AAO系統(tǒng)3種模式對比發(fā)現(xiàn),倒置AAO模式出水氨氮、TN明顯低于AAO和改良型AAO模式。
(2) 采用倒置AAO模式、SRT=16 d、內回流比為300%,冬季出水水質可滿足DB32/ 107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