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俊
東莞市水利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 廣東 東莞 523000
中小河流虎門-1項目區(qū)位于東莞市虎門鎮(zhèn)大沙河下游,整治長約1.3km。項目區(qū)主要為河岸整治,增強其防洪排澇能力,配合生態(tài)岸坡工程,營造良好生態(tài)水環(huán)境。本次綜合考慮按50年一遇防洪標準對河道進行整治[1]。
地層由上至下:淤質黏土層,流塑~軟塑狀,微透水性,為相對隔水層,其承載力低,高壓縮性,易產生較大沉降。淤質粉細砂透水性較強,松散,為可能液化砂土層,易產生滲透變形。粉質黏土,可塑狀,較均勻,地基承載力稍高,可作為天然地基基礎。中細砂,松散~稍密狀,中等透水性,為可能液化土,建議加密處理。含礫中粗砂,埋深稍大,承載力較高,可作為地基基礎持力層。
表1 各巖土層主要物理力學參數(shù)建議值表
本工程河岸形式采用U型板樁,板樁型號選用YUBZ-450(Ⅲ型),板樁截面高度h=450mm,截面寬度D=1020mm,板壁厚度B=120mm,截面面積Au=172260mm2。預應力筋數(shù)量規(guī)格為12Dφ12.6,鋼筋抗拉強度標準值取1420Mpa,預應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為1995.04mm2。
圖1 U型混凝土板樁截面圖
U型截面在進行結構力學性能計算時,根據(jù)規(guī)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采用結構等效原則,即截面面積、截面慣性矩、形心位置三等效,將結構等效為工字型受力結構,如圖2[2]。
圖2 等效工字型計算簡圖
在抗彎載力計算時,首先應保證截面等效后受力筋保護層厚度與構件截面有效高度等值,假定工字截面高度h為450mm。構件箍筋與混凝土主要承擔抗剪承載力,為保證等效后兩種截面混凝土所承擔的抗剪承載力相接近,就應滿足承擔抗剪承載力的混凝土截面面積相等,因已假設截面高度為450mm,則工字形截面腹板寬度b應等于U型截面腹板寬度d的2倍,即b=2d=280mm。假設工字形截面上下翼緣寬度相等,均為bf。等效公式如下:
式中y為U型截面水平形心軸至截面底板底邊的距離,經算可得y=224mm,U型截面慣性矩Iu=3468573000mm4,經算可得bf=464mm,hf=126mm。
根據(jù)規(guī)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板樁抗裂彎矩按下式計算:
式中:Mcr為樁身抗裂彎矩,經算得197.56KN.m;預應力鋼棒有效預壓應力值取994Mpa(已按0.7倍折減),為樁身截面混凝土有效預壓應力,經算得9.80Mpa;γ為混凝土截面抵抗矩塑性影響系數(shù),取1.0;ftk為樁身混凝土抗拉強度標準值,為2.85Mpa;W O為板樁換算截面受拉邊緣的彈性抵抗矩,經算得0.0157m3。
板樁正截面抗彎彎矩按對應的等效工字形截面計算,為方便計算,設預應力鋼棒均設置在第一排。計算公式如下:
Mu為樁身m正截面抗彎彎矩,經算得340.91KN.m; 為受壓區(qū)混凝土矩形應力圖的應力值與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比值,C60時取1.0;fc為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為27.5Mpa;pσ為預應力鋼筋的實際應力值,取994Mpa;Ap為預應力鋼筋的截面積(按單排),取997mm2;X為等效矩形應力圖的混凝土受壓區(qū)高度,經算得78mm,小于450mm;ho為受拉預應力鋼筋距離混凝土受壓區(qū)外邊緣的距離,保護層厚度取50mm,得383mm[3]。
根據(jù)《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JGJ369-2016),板樁斜截面抗剪承載力設計值V,計算公式如下:其中如根據(jù)《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計算公式如下:
若根據(jù)《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SL191-2008),計算公式如下:
V為樁身斜截面抗剪承載力,經算得249.54kn或256.19kn;ft為混凝土抗拉強度設計值,為2.04Mpa; 為箍筋抗拉強度設計值,為210Mpa;S為沿長度方向的箍筋間距,為150mm;Asv為螺旋箍筋的截面面積,取50.24mm2。Vc為板樁斜截面上混凝土受剪承載力,經算得151.94KN;VS為箍筋受剪承載力,經算得26.60kn或33.25KN;Np0為計算截面上混凝土法向預應力等于零時的預加力;V p為由預加力所提高的構件受剪承載力設計值,經算得71KN。根據(jù)計算結果可知,構件采用不同的規(guī)范,會導致計算結果有所偏差。因本工程為河岸整治工程,因此斜截面抗剪承載力值取256.19KN。
將上述等效后的計算結果與U型板樁性能指標值對比可知,樁身抗裂彎矩值和樁身斜截面抗剪承載力值與指標值誤差小于0.5%,樁身正截面抗彎彎矩值與指標值誤差小于4%。表明U型板樁簡化為工字型受力結構是可行的。
經上述等效分析后,岸坡穩(wěn)定計算模型再采用理正深基坑支護結構設計軟件7.0進行計算,計算內容包括:土壓力、嵌固深度、內力及變形、整體穩(wěn)定、抗傾覆、抗隆起和嵌固深度計算等。
(1)整體穩(wěn)定驗算
計算方法:瑞典條分法
應力狀態(tài):總應力法
整體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 Ks= 1.725> 1.30,滿足規(guī)范要求。
(2)抗傾覆穩(wěn)定性驗算
抗傾覆安全系數(shù):
Mp——被動土壓力及支點力對樁底的抗傾覆彎矩,對于內支撐支點力由內支撐抗壓力;決定;對于錨桿或錨索,支點力為錨桿或錨索的錨固力和抗拉力的較小值[4]。
Ma——主動土壓力對樁底的傾覆彎矩。
(3)樁頂位移驗算
根據(jù)計算結果,樁頂位移為5.44mm<10mm,滿足規(guī)范要求。
(4)抗隆起驗算
從支護底部開始,逐層驗算抗隆起穩(wěn)定性,結果如下:
支護底部,驗算抗隆起:
Ks = 2.567 ≥ 1.600,抗隆起穩(wěn)定性滿足。
(5)嵌固深度計算
根據(jù)公式:嵌固構造深度=嵌固構造深度系數(shù)×基坑深度=0.800×4.650=3.720m,嵌固深度采用值9.000m >= 3.720m,滿足構造要求[5]。
本工程已竣工驗收且已運行3年多,河岸未發(fā)現(xiàn)不良情況,說明本工程采用U型板樁是合適的,不僅縮短施工工期,又節(jié)省工程造價,成樁效果良好,值得今后類似工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