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璐
湖南城建職業(yè)技術學院,中國·湖南 湘潭 411101
2017年,隨著《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發(fā)布,在100分的總分值中,與裝配化裝修相關的分值達40 分,為裝配式建筑和裝配化裝修提出了標準,也為裝配化裝修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2021年3月28日,建筑雜志社社長文教授指出,裝配化裝修是裝配式建筑的有機組成部分,發(fā)展裝配化裝修是全面貫徹落實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綠色生態(tài)發(fā)展理念的要求。實施裝配化裝修是裝配式建筑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的重要舉措,是推動裝飾裝修行業(yè)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發(fā)展裝配化裝修是推進裝配式建筑持續(xù)發(fā)展、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的重要舉措。
從安全性上來講,裝配式裝修技術減少施工停歇點,降低了施工現(xiàn)場帶來的安全隱患。從環(huán)保角度來講,裝配化項目室內甲醛檢測含量為0.0lmg/m3,僅為國家標準的1/10,實現(xiàn)“即裝即住”。裝配式裝修材料本身零甲醛、環(huán)保健康,出廠前得以控制。從成本上來講,裝配式裝修技術能夠有效降低建造成本。綜合成本持平,單套10 天,批量90 天(以110 個房間例),可提前30 天以上交付,“提前交付收益”彌補“直接增量成本”,實現(xiàn)綜合成本持平或略低。
裝配式裝修技術結合內裝部件統(tǒng)一設計,對住宅產品中的精細化設計更加全面[1]。
BIM 是英文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的縮寫,漢語意思是建筑信息模型。這是BIM 最直觀最直接的解釋。BIM 模型的定義。BIM 模型的信息由幾何信息和非幾何信息兩部分組成。BIM 技術更多的是一種設計思考方式和工作方法,其理念可以大大增強設計的完成度和落實度。另外,BIM 只是一個工具,在設計中BIM 雖只是一個輔助工具,但是卻不可缺少,以產品研發(fā)為首要抓手,方案設計和深化設計以產品體系為依據(jù),通過BIM 技術和自建大數(shù)據(jù)平臺實現(xiàn)內裝部品部件的研發(fā)、設計、生產、安裝到運維的全過程信息化管理,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建筑裝飾行業(yè)從建筑服務業(yè)到建筑制造業(yè)的轉型升級。
在方案的初始設計階段,室內可以運用BIM 的三維視圖功能直接對空間提前感受,進而對方案進行調整。BIM豐富的材料屬性,也可以讓設計師更容易的檢索材料,模擬造價。另外,BIM 模型詳細的外觀效果,使設計人員之間或者甲乙雙方之間在設計初期方便的交流,可以提高業(yè)主和用戶的滿意度,減少建筑師之間以及甲乙雙方之間交流中不必要的麻煩,加快整個工程的進度。
除此之外,BIM 軟件中豐富模型庫和部品庫,材料庫,可減少設計師的工作量。合作方式的變化帶來的便利。BIM技術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協(xié)同合作。在BIM 的協(xié)同下,多專業(yè)是可以同時運行的,建筑專業(yè),結構專業(yè),設備專業(yè),室內專業(yè),每個部門完成自己相應的任務,然后通過服務器互相組成完整模型,其過程就像汽車組裝一樣,最后組成一個完整的建筑整體。室內設計領域也可細分為多個部門的協(xié)同工作,即室內軟裝硬裝、家具、燈具、材料等設計。BIM技術可以將多專業(yè)同時聯(lián)合到一個平臺上進行操作,既方便快捷又提高效率。
裝配式內裝的實質就是裝配式施工,模塊化設計。裝配裝修的目的是全生命周期。模塊化設計好多輔助軟件都可以做到,但裝配式施工和全生命周期,必須要求每個模塊都含有一定的信息,如顯示模塊位置、尺寸、用途等,盡可能詳細才能提高裝配和拆卸的效率,進而實現(xiàn)全生命周期。尤其在裝配式內裝中,裝修的生命周期一般是較為短暫的,有可能十年就要更換一次,或者更短,對裝修的全生命控制就顯得更為重要。所以說,提到裝配式內裝的設計,就必須用BIM 技術輔助。用BIM 技術實現(xiàn)的設計才是完全意義的裝配式[2]。
裝配式住宅的施工方式與傳統(tǒng)住宅不同,將需要的部件在工廠中生產完畢后,直接運送到目標地址進行拼裝。相比傳統(tǒng)建筑方式,裝配式住宅施工方式更簡單,施工時間更短,大幅度提高了住宅施工的效率,讓中國的住宅施工進入了集約化、產業(yè)化的作業(yè)形式,能夠更好地解決中國居民的住宅裝修問題。
以內裝模塊化為載體和手段,住宅內裝的較大部件通過較小部件的裝配而獲得,此處的較小部件必須是符合模數(shù)的模塊,其裝配必須符合模數(shù)協(xié)調的基本規(guī)律,從而保證裝配形成的較大部件符合設計的尺寸要求,中國裝模塊具有獨立的功能,且具有通用性,從而使住宅內裝產品在維護中更換部件模塊更為方便;內裝模塊化應以最少的部件(分部件)裝配出最多的組合方式。
在具體操作上,設計和建造中的模塊裝配需以“簡便”為目標。住宅內裝的建造過程是一種把模塊進行裝配的過程。該裝配過程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為如下幾點:裝配的參考圖紙中,對模塊的定位和裝配順序清晰明了,易于操作,其裝配的簡便程度使得住宅內裝顯得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甚至業(yè)主也可以借助簡單的工具自行裝配完成;需要裝配的部件(分部件)可識別性強,避免因造型和尺寸的類似而被錯誤裝配;部件(分部件)的造型力求簡潔,并有適當?shù)目ㄦi特征,以使得裝配的部件(分部件)易于到位,且卡固契合度高,控制部件(分部件)的尺寸和重量,盡量使得其裝配便捷。做到這四點,內裝部件(分部件)就能實現(xiàn)易于裝配和調整,從而營造多變的住宅內部空間。
模塊裝配的“簡便”這一目標需要在模塊化設計階段就被充分考慮到。例如,模塊定位和裝配順序,部件(分部件)的可識別性和簡潔的造型,以及部件(分部件)的尺寸都是在設計階段必須確定的內容。另外,部件(分部件)的材質也是在設計階段確定的,這是影響其重量的決定因素。同時,應該把“簡便”的目標貫穿于模塊化全過程?!昂啽恪钡脑O計除了有利于建造,還有利于模塊的生產、運輸和維護等過程。
模塊化設計使得內裝的部件得以在工廠生產,從而降低成本,加快速度,提高質量,模塊化的部件趨向于小型化,運輸方便;模塊化的內裝在維修或更新時,簡單易行,避免浪費。當然,和產品相比,住宅內裝的裝配有其自身的特點。例如,其裝配行為是在能容納裝配者的空間中進行,對裝配過程的安全保障要求更高;再如,一個完整的內飾空間往往需要有裝配難度大,使用周期長的部分(如隔墻部件),同時需要有隨時可以按需調整的部分(如家具、陳設)。因此,該裝配行為比一般的產品裝配要應復雜,應根據(jù)住宅產品的自身特點,吸收產品的裝配設計經(jīng)驗,從而制造出質量好、造價低、生產周期短的產品[3]。
裝配式內裝技術是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必然產物,憑借自身裝修耗時短、建造成本低、環(huán)保性強等優(yōu)點,已成為新時期裝修裝飾行業(yè)的重點發(fā)展方向,因此在室內裝飾過程中如何有效應用裝配式技術已成為當下裝修裝飾行業(yè)面臨的首要問題。裝配式技術相比傳統(tǒng)裝修工藝的優(yōu)勢顯而易見,探究裝配式技術在室內項目中的應用,對推動裝修裝飾行業(yè)朝著工業(yè)化、標準化和持續(xù)化方向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