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紅
蒙陰縣人民醫(yī)院老年病關懷科,臨沂 276200
PICC 置管(經(jīng)外周中心靜脈置管)目前臨床上應用范圍廣泛,尤其是針對腫瘤科患者,因PICC 置管具有操作安全、簡便、患者刺激小等優(yōu)點而被大面積應用,但PICC 置管畢竟屬于侵入型護理措施,因此在使用過程中引起并發(fā)癥的可能性極高,而其中發(fā)生率最高、處理難度最大的就是上肢靜脈血栓[1]?;颊逷ICC置管期間一旦出現(xiàn)上肢靜脈血血栓,在影響患者原有病情的基礎上,甚至可能引發(fā)新的問題,如何有效預防、降低患者上肢靜脈血栓發(fā)生率,是目前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而此次研究旨在分析對比基于五維健康量表的漸進護理降低PICC 置管上肢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間本院接受PICC 置管干預的110 例腫瘤科患者,隨機抽取患者分為研究組(n=60)及對照組(n=50)。研究組男32 例,女28 例,年齡(53.52±1.78)歲。對照組男27 例,女23 例,年齡(52.19±2.97)歲。納入標準:(1)患者年齡>18 歲;(2)患者意識清醒;(3)患者長期于本院接受治療;(4)患者及家屬均了解內容,并自愿參與研究,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1)患者合并器官衰竭現(xiàn)象;(2)患者存在意識障礙、或是語言障礙;(3)患者無法全程參與研究。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測患者治療情況,定期檢查置管情況;輸液前進行抽血后再輸液治療,輸液結束后,使用生理鹽水進行脈沖式?jīng)_管,并正壓封管;患者若出現(xiàn)上肢靜脈血栓情況立即進行處理。研究組接受基于五維健康量表的漸進護理。(1)情緒護理。長時間的患病,患者的心理情緒會出現(xiàn)明顯的不良變化,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對患者心理情緒的評估以及干預,評估結果中將患者分為2 層,第1 層患者為低危患者,患者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護理人員需要引導患者加強這種調節(jié)能力,促使患者自主釋放內心壓力和情緒;第2 層患者為高?;颊?,患者情緒轉化極快,無法有效自我控制和調節(jié),已逐漸展現(xiàn)出焦慮、抗拒治療等情況,這需要護理人員在家屬的幫助下,先對患者情緒進行引導性釋放,并針對性解決緩解內容壓力源頭,通過舒適環(huán)境、輕柔音樂等外界輔助手段,真正的進入患者內心,進行情緒引導,這需要持續(xù)性的干預,分為接觸-釋放情緒-提問-解答-信任-緩解幾個步驟進行[2]。(2)預防護理。初期對患者的置管情況進行風險評估,對于低度患者,定期觀測患者置管情況,避免對置管側造成壓迫;對于中度患者由置管開始,于40℃~45℃的水中浸泡毛巾2 min,擰干后于患者貼膜包裹上方至肩部進行濕熱敷,持續(xù)時間10 min,每日重復濕熱敷3次,注意不可弄濕貼膜[3];重度患者則在濕熱敷結束后,使用喜遼妥軟膏后進行涂抹,于患者置管側手臂穿刺點上方,沿靜脈走向進行涂抹、以及揉搓,每日涂抹3次[4]。(3)肢體護理?;颊咧霉艿?天,應引導患者進行上肢運動,主要運動內容包括:①握拳。每日重復握球、松球這一動作,循環(huán)50次[5];②旋腕?;颊咦笥倚笾貜?0 次;③抬臂?;颊哌M行手臂上抬,角度不可超過90°,重復50 次;所有運動每日進行3 次,每次維持10 min[6]。運動期間若是出現(xiàn)不適情況,則立即停止并上報。
1.3 觀察指標 (1)五維健康量表(EQ-5D)[7]:包括問卷以及效用值換算表2 部分組成,其中問卷包括行動能力、自我照顧能力、日?;顒幽芰?、疼痛情況以及情緒情況,滿分100 分,分值與患者健康情況呈正比,效用值換算表對調查結果進行計算。(2)對兩組患者的靜脈血栓發(fā)生情況進行觀察記錄,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隱匿性血栓患者進行篩查,并以檢查結果為上肢靜脈血栓發(fā)生的診斷標準[8]。
1.4 數(shù)據(jù)處理 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1.0.1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其中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進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五維健康量表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行動能力、自我照顧能力、日?;顒幽芰?、疼痛情況、情緒情況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研究組行動能力、自我照顧能力、日?;顒幽芰?、疼痛情況、情緒情況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五維健康量表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五維健康量表評分比較(±s,分)
時間治療前治療后組別研究組對照組t值P值研究組對照組t值P值n 60 50 60 50行動能力56.32±2.14 55.74±1.62 1.576 0.118 66.35±1.57 62.51±0.25 17.102<0.001自我照顧能力55.14±1.87 55.02±0.65 0.432 0.666 67.06±0.82 62.52±1.12 24.501<0.001日常活動能力54.36±1.09 54.24±0.69 0.674 0.502 65.84±1.26 62.54±1.31 13.433<0.001疼痛情況54.17±1.85 54.31±1.22 0.458 0.648 66.63±0.52 62.48±1.24 23.572<0.001情緒情況53.32±0.27 53.22±0.45 1.439 0.153 68.57±1.41 65.12±0.98 14.605<0.001
2.2 兩組患者上肢靜脈血栓發(fā)生率比較 研究組上肢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為6.67%(4/60),明顯低于對照組26.00%(13/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患者接受PICC置管干預后,會使置管靜脈血液的流速逐漸變緩,且導管具有的異物特性,對患者的血管壁會造成機械性刺激,進而使患者的局部血管出現(xiàn)內膜反應性炎癥,對患者血管內皮造成損傷,進而導致血栓形成。一旦形成上肢靜脈血栓,則患者病情會出現(xiàn)加重,甚至威脅患者生命安全[9-10]。
表2 兩組患者上肢靜脈血栓發(fā)生率比較[n(%)]
漸進護理是根據(jù)患者的不同情況,漸進性的對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最大限度發(fā)揮護理措施的效果,而在對患者進行五維健康量表調查后,根據(jù)調查結果,深入了解患者情況,分層次、分程度的進行護理[9]??梢栽诰徑饣颊甙Y狀的同時,引導患者心理情緒的釋放,恢復患者的自我調節(jié)、自我管理等能力,促進患者健康恢復[11-12]。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上肢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為6.67%(4/60),明顯低于對照組26.00%(13/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情緒護理是引導患者上肢運動的基礎,患者不良情緒明顯,會導致患者消極面對治療和護理,不僅基礎治療效果受到影響,后續(xù)的護理干預以及患者生活能力等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需要對患者的心理情緒進行有效引導,在此基礎上實施后續(xù)護理措施[13-14]。研究中采取熱濕敷干預,可對患者血管進行充分擴張,加快靜脈血流,并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huán),對血管舒縮能力進行調節(jié),改善組織缺氧情況,有效減少致炎物質產(chǎn)生,減輕血管受到的導管刺激[15-16];而使用喜療妥軟膏進行涂抹,是因其中含有多磺酸黏多糖,可以有效于血液凝固和纖維蛋白溶解系統(tǒng)中發(fā)揮作用,抗凝、抗炎、抗血栓、促進傷口愈合等功效極為明顯,局部組織涂抹喜療妥軟膏,可以快速穿透皮膚,增快患者局部的血液流動速度,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的同時,有效對血栓的形成和生長進行抑制,進而對上肢靜脈血栓的形成進行預防[17-18]。有效的手臂運動可以減少上肢靜脈血栓的發(fā)生,但護理期間更需要注意的是過量運動會對患者造成傷害,如何有效把握運動量,是目前臨床上還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19-20],本次研究中,主要是采取了手臂的運動,且嚴格限制運動量,避免出現(xiàn)過量的情況。
綜上所述,對PICC 置管干預腫瘤科患者,采取基于五維健康量表的漸進護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評分,降低患者上肢靜脈血栓形成風險,并最終達到降低患者上肢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的效果,臨床價值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