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田宗偉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昔人言山水有可行者、可望者、可游者、可居者,又有應目、會心、暢神之種種。余觀夫宜昌山水,高山丘陵平原峽谷石林無所不有,大江小河瀑布深潭湖泊無所不在,至其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景則遍地皆是。而西陵一峽,孤標于天地之間,天工至奇,人工至偉,實乃會心暢神催人奮進之絕佳范本。
我國系一農耕社會,生民對于土地山林本就有著天然的親近。古人講修齊平治,行窮達進退,山水于中國人便有了特別的意義?;蚴惆l(fā)志向,或排遣心事,甚或安頓生命。秦嶺之太白終南,浙江之西湖桐廬,皆清幽絕塵,為古人退守獨善之首選。余亦曾西上峨眉青城、南下武陵瀟湘,東走永嘉太湖,北游嵩山武當,皆是風光優(yōu)美讓人心清神寧流連忘返之所,而一見即驚心動魄使人頓生悲壯崇高之想者,唯三峽而已矣。而三峽之西陵,正屬宜昌。絕壁聳萬仞,長波射千里,此昔日之峽江。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是為今日之宜昌。而無論往古今日天工人工,皆是大手筆。
奔騰的江水穿行于綿延的群山之中,江岸刀削斧劈壁立千仞七彎八拐,江水左沖右突驚濤拍岸一瀉千里。巋然不動的江岸與翻滾咆哮的江水永無休止地糾纏著,不可調和地對抗著,那是一種誰也無法戰(zhàn)勝誰的蒼涼悲壯,可又有一種誓不罷休的決絕頑強,力與美在這里矛盾地交織著,亙古至今地老天荒。崖壁,或青蒼如鐵或耀眼如雪,明麗堅實挺拔偉岸,卻又有怪柏倒掛瀑布飛懸,強烈地顯示出獨有的生命情調。
船行寬谷,不時有黛瓦白墻點綴在蔥蘢的岸坡上,炊煙和云霧交融一片,仿佛仙境。透過云煙,時見兩岸群山逶迤。喲,那是助禹開江的黃牛吧,那是身披荔蘿坐等情郎的山鬼吧。呃,屈子滋蘭樹蕙之九畹在哪兒呢?楚王幽會神女的高唐是啥樣兒呢?嗯,這樣雄奇瑰麗的山川是該催生出無窮的天問,這等清新秀麗的山水是當滋養(yǎng)些昭君這樣的美女。閉上眼睛,杜甫的落木、李白的輕舟、盧作孚的木船,以及岸坡上陸遜攻蜀的戰(zhàn)火和胡璉拒日的大炮,又仿佛交替浮現(xiàn)在眼前。
三峽大壩的建成為宜昌再添一景,且一如巍巍群山與滔滔江水之大氣磅礴。腳下,是堅實沉穩(wěn)的混凝土大壩,眼前,是煙波浩渺的高峽平湖,層疊的山巒在兩岸逶迤,天光云影在湖水中變幻。倘遇泄洪,波瀾不驚的湖水一變而為方形的水柱從大壩孔口激射而出,猶如千軍萬馬騰空而起。一邊是煙波浩渺悠遠深邃,一邊是激情四射洶涌澎湃,動與靜、剛與柔、蘊藉與力量在這里神奇地交會。天工如此神奇,人工這般雄強,每當至此,豪邁升騰,血脈賁張,直欲掛上云帆,乘千里長風,破萬里巨浪。
宜昌的山水絕不止于風景,它有著超越時空的意義,奇特而神秘,浪漫又悲壯,它是一種別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