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攀
為解決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問題,保證瀝青路面施工質(zhì)量,本文結合某公路工程實際情況,對其瀝青路面施工技術進行分析,并提出質(zhì)量控制策略,以期為其它類似公路工程的瀝青路面施工提供參考。
在公路工程建設中,尤其是高等級公路,都將瀝青路面作為首選路面形式。雖然瀝青路面施工已經(jīng)積累了很多經(jīng)驗,但要想達到預期的效果,還需要根據(jù)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技術,并切實加強質(zhì)量控制。
某公路工程路面結構層次為:細粒式瀝青混凝土,層厚4c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層厚6cm+乳化瀝青透層,層厚0.6cm+水泥穩(wěn)定碎石層,層厚30cm+級配碎石層,層厚15cm+碎石土層,層厚40cm。瀝青路面是該公路工程建設的關鍵,必須掌握合理可行的施工技術,并切實做好施工質(zhì)量控制。
(1)瀝青路面施工開始前應做好下承層清理,當發(fā)現(xiàn)雨水口或路緣石存在缺陷時,應及時調(diào)整,并對路面標高和其它技術參數(shù)進行復測,若不滿足要求,應立即上報至業(yè)主與監(jiān)理部門。瀝青攤鋪施工時,應對雨水口與檢查井進行覆蓋保護,并安排專人進行必要的覆蓋。
(2)做好各類機具設備的檢查與維修,并通過調(diào)試確保所有機具設備都處在良好工作狀態(tài)。施工必須配備數(shù)量充足的設備,與施工要求相配套,而且重要設備應有備用。
(3)開工前為所有人員實施技術交底,確定其具體職責,并將責任落實到個人,確保全體人員都能對自己負責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數(shù)。
(4)攤鋪時,針對現(xiàn)有窨井,需在攤鋪底層料以前覆蓋鋼板,防止在攤鋪時遇到窨井導致攤鋪機被抬升,影響攤鋪后的平整度。攤鋪細料之前,需將窨井抬到實際的攤鋪施工高程,避免發(fā)生跳車。完成細料攤鋪后,對于積聚的粉料,需由人工使用小鏟將其清除干凈。
(5)現(xiàn)場人員必須密切注意實際的攤鋪動向,當發(fā)現(xiàn)橫斷面不滿足要求、結構處缺料和表面不平整時,應立即由人工進行補料或?qū)旌狭线M行更換。采用人工進行修補的過程中,注意施工人員不可直接站在溫度較高的混合料表面進行操作。
封層在每天面層攤鋪施工前一天進行施工,對于封層的長度,與第二日面層施工長度相適應為準控制,不可過長,否則來不及攤鋪將導致表面污染。在封層施工中,應注意下列幾方面要點:封層施工使用專門的灑布車進行,封層油的灑布必須保持均勻,封層油實際用量需嚴格控制,防止積聚與流淌,對于厚度較大的部分應采用人工及時刮除;在封層施工結束后,應立即進行交通封閉,除工程車以外其他任何車輛均不允許進入,以免封層受到污染對之后面層施工造成影響。
混合料的拌和需要在拌和樓中進行,拌和樓的生產(chǎn)能力應達到360-400t/h,同時要具備自動進料、稱重和溫控等功能。在混合料拌和過程中,應由兩臺裝載機同時上料,并在料斗上設置人工篩,以去除超徑的顆粒?;旌狭暇唧w拌和時間、溫度及速度都要以試驗段施工經(jīng)驗來確定,一經(jīng)確定必須嚴格控制,使拌和完成的混合料保持均勻,沒有離析與花白料。拌和時,瀝青溫度要達到155℃-165℃,而礦料溫度要達到190℃-220℃。在混合料出廠過程中,需安排專人做好溫度檢測與記錄,如果發(fā)現(xiàn)問題,應立即和拌和現(xiàn)場控制室取得聯(lián)系,并盡快加以解決,一般出廠時混合料要有145℃-165℃的溫度。拌制完成的混合料若不及時使用,則可以在料倉中暫時儲存,但儲存的時間不能超出24h。若儲存時間超出24h,或溫度降低達到10℃,則均不允許施工。
一般對于單個工作面可使用噸位為20噸的自卸車進行運料,混合料的運輸能力需要比混合料的生產(chǎn)能力略有富裕,該工程每個工作面共配備4臺自卸車,這是確保攤鋪施工能夠保持連續(xù)的基礎。裝車前,需要在自卸車的底部與側面分別均勻涂刷隔離劑,避免車廂和混合料發(fā)生粘連,隔離劑一般為按照1:3的比例混合柴油與水之后的混合液,在保證涂刷均勻的基礎上,注意不可積聚。在裝料過程中,建議分成三次進行,即先裝中部、再裝后部、最后裝前部,每裝完一斗混合料都必須對車輛進行一次小幅的挪動,目的是防止混合料從太高的料堆上滑落導致離析。裝完一車料后,應使用篷布對車廂進行覆蓋,以此起到防雨、保溫與防污染的作用。
混合料攤鋪開始前應先對基層進行必要的檢查,經(jīng)檢查合格后才能進行混合料攤鋪。混合料的攤鋪必須連續(xù)、均勻且緩慢,同時要采取措施避免層間污染的發(fā)生。當只采用一臺攤鋪機進行作業(yè)時,相鄰兩次攤鋪形成的軌道應保持50-100mm的重疊。作業(yè)前還要對混合料溫度進行測定,要求達到135℃以上,若溫度不符合要求,則不允許在攤鋪中使用。物料的攤鋪必須做到連續(xù)、緩慢與均勻,實際的攤鋪速度可以按照2m/min進行控制。機械化攤鋪基本無須人工反復修整,否則反而會對攤鋪后面層平整度造成影響,若必須采用人工進行局部找補或?qū)旌狭线M行更換,則要仔細進行,將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碾壓遍數(shù)等參數(shù)要以試驗段施工的結果來確定,對于混合料的溫度,在初壓時應達到130℃以上,由雙鋼輪壓路機先進行一遍靜壓;復壓主要借助雙鋼輪壓路機進行振壓,碾壓遍數(shù)一般為2-4遍;而終壓與初壓相同,均進行靜壓,碾壓遍數(shù)以消除路面痕跡為準確定,完成終壓后,面層混合料溫度要達到70℃以上。碾壓操作時,壓路機驅(qū)動輪應始終朝向攤鋪機,并按照從外到內(nèi)的順序進行,對于設有超高段的部分,則需按照從低到高的順序來碾壓。為加快進度,避免攤鋪完成后的混合料溫度降低太多,應由多個壓路機以梯隊形式進行碾壓,在碾壓帶相接的部位適當重疊,避免漏壓。碾壓施工時,壓路機不可在尚未成型的路面停留、轉向與緊急制動,并且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路面上散落雜物或漏油,否則將對路面造成污染。對于壓路機難以進入的位置,可由人工使用夯板來補充碾壓,保證壓實度。將路面碾壓完畢后,注意不可隨意修補,以免造成破壞。
對于橫向接縫,應先切割直縫,使接縫部位保持干燥與潔凈,在攤鋪混合料前應均勻涂布粘層瀝青,在攤鋪過程中應確保攤鋪機的熨平板高度適中保持穩(wěn)定,不能發(fā)生突變。在碾壓橫向接縫的過程中,壓路機要處在成型面層上,每遍碾壓都向新攤鋪層方向推進20-30cm,在整個壓路機都處在新攤鋪層后再進行縱向碾壓。對于縱向接縫,應使用熱接縫,在攤鋪過程中,前后攤鋪機要保持10-20m的間隔距離,而在碾壓施工中應預留10-20cm的部分暫時不予碾壓,將其作為后續(xù)攤鋪施工高程控制基準面。在碾壓后幅的過程中,也需要在接縫部位預留10-20cm的部分第一遍不碾壓,在第二遍碾壓過程中再通過跨縫碾壓達到消除縫跡的作用。
(1)不同生產(chǎn)工序的各崗位人員必須具備豐富的經(jīng)驗,并取得上崗資格。建立并嚴格執(zhí)行崗位責任制,引入合理可行的獎罰措施,將每個人的自身利益和施工質(zhì)量緊密聯(lián)系到一起。
(2)材料使用前應進行嚴格檢測,檢測結果不合格的不可運往混合料拌和廠。在使用過程中也應按照一定頻率進行檢測,以免施工中使用質(zhì)量不滿足要求的材料。
(3)采用試驗段施工的方法確定混合料生產(chǎn)配合比,在混合料拌和時,應嚴格控制油石比和不同環(huán)節(jié)混合料溫度,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必須及時處理。
(4)施工應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范與施組設計進行,對包含混合料運輸、攤鋪和碾壓等在內(nèi)的所有工序,都必須制定嚴格的檢測標準,并在施工中做到跟蹤檢測。
(5)施工盡量使用先進設備,尤其是維護和保養(yǎng),確保設備運行始終良好,以充分發(fā)揮設備作用與功能。在混合料的拌和廠與施工現(xiàn)場都必須設立專門的維修小組,并將易損零部件與檢查維修所需機具準備齊全。有故障和漏油的設備不允許在施工中使用,否則會使路面被污染。
(6)施工中與完工后都要封閉路段的交通,避免剛成型的路面被污染或被破壞。若發(fā)生意外導致路面破壞,應立即安排綜合養(yǎng)護車進場進行修補。在面層施工完畢并自然冷卻后,方可開放該路段的交通。
綜上所述,瀝青路面作為當前公路工程最常用的一種路面結構形式,對其施工技術的掌握已經(jīng)比較成熟。該公路工程的瀝青路面施工目前已經(jīng)完成,且通過了相關部門的檢查驗收,證明其施工質(zhì)量合格,所用施工技術與質(zhì)量控制策略均合理有效,值得類似公路工程參考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