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春艷
(吉首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 湖南 張家界 427000)
觀賞果樹的概念,由山東農業(yè)大學束懷瑞教授提出,他認為觀賞果樹可以充分發(fā)揮葉、花、果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產生良好的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效益。觀賞果樹應該在園林綠化中得到有效的推廣。
我國遠在唐朝時,就有果樹作為行道樹的應用,到北宋時期更是桃李芬芳。北宋宮門外的御街,兩邊種植桃、李、梨、杏,花開季節(jié),繁花似錦,果實成熟時碩果累累。隨著城市建設的迅速發(fā)展,人民生活節(jié)奏加快,單一的為綠化而綠化,已不能滿足市民的精神需求。而觀賞果樹的應用,對市民說是一種鄉(xiāng)愁,是對兒時生活的美好回憶,可以為生活而忙碌的市民起到緩解壓力的作用。由此可見,觀賞果樹在綠化中的應用,即具備了歷史條件,也是現代生活的需要。在生物學方面,觀賞果樹的應用,可以提高生物多樣性,尤其是花、果可以引來昆蟲、鳥類,促進生態(tài)鏈的形成。在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設中,各城市同質性嚴重,可以根據各地果樹的地域性,形成城市綠化的個性,體現城市的特色和文化。
張家界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屬武陵山區(qū)腹地,是中國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為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光熱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嚴寒期短,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適宜多種水果的種植,因而水果樹種豐富。主要的果樹有桃、李、梨、柚子、橘子、柿子、枇杷、葡萄、獼猴桃、銀杏、石榴、無花果、棗、楊梅。
在城市綠化中,張家界市依然與全國通常綠化方式相同,采用常綠喬灌木,引進部分昂貴的外來樹種,綠化物種多樣性不高,樹種成本來源較高。果樹在張家界城市綠化中的應用可以說是微乎其微,果樹仍然只是果園、休閑農莊、農村田野廣泛種植,沒有在城市中充分發(fā)揮它的觀賞性及綠化價值。在城區(qū),只有武陵山大道、天門路兩邊部分銀杏作為行道樹,澧水河岸有少量的楊梅、桃李,博物館廣場有較多的銀杏種植,各居民小區(qū)內有少量果樹種植。在整個綠化中,果樹品種應用最多的就是銀杏。不過,在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校園內有大面積和多品種的觀賞果樹綠化,這應該屬于比較成功的范例。張家界作為旅游城市,綠化上沒有自己的特色,模仿大城市綠化,缺乏異質性。
張家界作為風景名勝區(qū),城市小,缺乏工業(yè),農業(yè)和旅游業(yè)是主要的經濟來源。而因為土質的特性,農業(yè)中水果又是其主要產業(yè)。如果將觀賞果樹作為城市綠化中的主要發(fā)展方向,不僅體現了獨具張家界特色的城市文化與形象,更是可以帶動張家界的經濟,推進當地果業(yè)的發(fā)展。建筑是骨,綠化是外衣。觀賞果樹的花、果可以形成明顯的季相變化,可以使整個城市色彩繽紛,因為果樹的地域性,才會形成明顯的個性。通過主要本土果樹在綠化中的應用,讓由外而來的游客可以知道張家界主要產什么,促進水果及水果加工食品的銷售,從而拉動經濟。
城市道路綠化是城市綠地系統(tǒng)中最基本的骨架,相當于綠地系統(tǒng)的大動脈,聯(lián)結城市各個綠地。城市道路綠化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組織道路交通、增添城市景觀、體現城市文化,在減少灰塵、降低噪音、吸收汽車尾氣、凈化空氣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
行道樹的選擇與種植,應遵循安全性、整體性、生態(tài)連續(xù)性、科學與藝術性、因地制宜的原則。作為行道樹的果樹要選擇適應性強、生長迅速、冠幅較大、主干高大、樹枝挺拔、管理粗放、壽命較長、遮陰效果好的果樹。如采用高大挺拔的銀杏、柿子、無矮化的柚子做行道樹;無花果因為樹干分支低,樹形矮可以作為行道樹底層或分車帶的綠化樹種。
城市公園是市民的主要休憩公共綠化場所,張家界的主要城市公園有紫舞公園、大庸橋公園、白馬泉公園??梢圆捎玫挠^賞果樹有桃、李、梨、枇杷、石榴、柚子、獼猴桃、楊梅,可以根據各果樹的形態(tài)、開花和果樹成熟季節(jié)進行種植。休息的座椅旁可搭藤架,種植獼猴桃。
學校是培養(yǎng)人才、傳播知識的搖籃。學校的觀賞果樹綠化,可以起到科普教學意義?,F在的城市學生,因為從小生活在城市,水果都是從商店所購,對果樹的生長季相變化不了解,甚至不認識果樹。校園種植果樹可以很好的讓學生了解果樹的生長過程,主要是對本土果樹的了解。果樹的葉、花、果都具有觀賞價值,它有別于其他的綠化植物,果實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觀賞的過程。校園中種植果樹,可以讓學生更加體會到春華秋實的變化,體會到成長與收獲的意義。
在文章前面已提及過,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是比較成功應用觀賞果樹的范例,全校有14種果樹種植,并且果樹綠化在總綠化中達到了40%左右。校園因為綠地一般都比較大,可以成片種植桃、枇杷、柚子等。在點綴以石榴、柿子、無花果。藤蔓的葡萄、獼猴桃可以攀爬與建筑物或圍墻上。在果樹成熟的季節(jié)可以組織學生統(tǒng)一采摘,體會豐收的樂趣。
居住小區(qū)為居民的生活小區(qū),小區(qū)的綠化要讓人感到親切、和諧,而觀賞果木可以很好的滿足這點。多樣種植觀賞果木,可以讓居民在休憩之余,上下班途中更能放松自己,愉悅心情。小區(qū)一般都會有防腐木臺架設計,臺架可種植葡萄與獼猴桃爬藤水果。而建筑物兩旁可以種植柿子、梨、柚子比較高大的果木,與建筑物形成比較和諧的搭配。在建筑物中間的綠地上,可種植楊梅、枇杷、石榴、桃等,各品種之間可以進行孤植或對植,在根據樹形特點進行混植,做到錯落有致
政府單位、企事業(yè)單位,具有對采集管理易控制的優(yōu)點,可以和校園作為觀賞果樹的大規(guī)模綠化推廣區(qū)。在比較大的綠地上,可以進行群植一種果木,如柚子,在柚子下再設立休閑區(qū),因柚子花香,樹常綠,果大具有極大的觀賞價值及經濟價值。在建筑物旁點綴石榴、桃、楊梅、五花果等,花開時姹紫嫣紅,果樹成熟時又可以集中采摘,并作為員工福利。
在觀賞果樹果實成熟季節(jié),市民無序采摘,造成樹木枝條斷裂受到損壞,破壞了果樹的成長,影響了市容市貌。可以從兩方面進行管理,一是在行道及公園公共綠化帶上,主要體現果樹的綠化價值,不能考慮它的經濟價值,選用的果樹應該采用本土未經改良,果實味道不好的品種。這樣即使有采摘,也會大大的減少。二是政府做好監(jiān)督管理,制定相關的處罰措施,對無序采摘人員進行經濟上的處罰。
觀賞果樹雖然可以觀花、觀果。但果實會因為蟲害或生理性掉落。掉落的果樹腐爛會招來蚊蟲,且市民如踩在果實上有跌倒的風險。這就要求一是環(huán)衛(wèi)工人及時進行清掃;二綠化部門在種植行道果樹樹冠下,盡量保持有草皮,做緩沖;三是果樹成熟季節(jié)有關部門集中采摘。
果樹容易發(fā)生病蟲害,并且對土質、水肥有較高的要求,這需要成立專門的管理部門,要及時對果樹進行病蟲害防治,并做好果樹的水肥管理和整形修剪。
不同品種的果樹、樹形、季相變化,對陽光的要求不一樣,在選擇果樹時,要根據不同品種果樹的特點,進行科學種植。在外形上要協(xié)調美感,在生理上滿足不同果樹對土肥陽光的要求。
觀賞果樹具有和其他綠化植物不一樣的觀賞價值和季相變化,更能體現城市的個性,這是打造城市綠化特色的有效途徑,但它在種植上有難于管理的缺點,這也是阻礙觀賞果樹在城市綠化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但我們可以先從校園、居住小區(qū)、政府企事業(yè)單位,這些易于管理的綠化場地入手,逐步推廣,并積累經驗,讓市民習慣于城市中有果樹,并且共同成為養(yǎng)護果樹的一員,從而做到大規(guī)模推廣種植,使城市具有更不一樣的風貌,并帶動整個城市果業(yè)上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