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洪宇
冠心病是威脅全球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引起冠心病的原因較多,而大多是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通?;颊邥l(fā)生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治療冠心病不僅要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1-3],同時也要對心功能進行最大限度的保護。現今治療冠心病的方式較多,藥物治療是使用頻率較高的手段?;诖?本研究以阿托伐他汀為主要研究對象,阿托伐他汀是一種降血脂的藥物,主要用于原發(fā)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包括家族性的高膽固醇血癥,尤其是膽固醇升高。長期服用阿托伐他汀能夠起到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在心內科以及神經內科,阿托伐他汀屬于是常用藥物。因為血脂的升高,尤其是膽固醇的升高,很容易導致動脈硬化,那么就很有可能導致腦動脈狹窄引起腦血栓形成、腦梗死。另外也有可能導致冠狀動脈血管粥樣硬化導致冠心病的發(fā)生,所以臨床中經常會應用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的代表藥物主要有立普妥,在臨床應用中,成人常用量一般為1 次/d,1~2 片/次,一般選擇在晚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在臨床應用中有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個別會引起肌溶解。作者通過對所選患者治療過程的對比研究,旨在提高臨床對穩(wěn)定型冠心病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8 年4 月~2019 年7 月收治的120 例穩(wěn)定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 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9 例,女31 例;年齡54~72 歲,平均年齡(66.91±4.82)歲。對照組患者中男31 例,女29 例;年齡55~72 歲,平均年齡(67.28±4.9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颊邿o其他臟器疾病和高血壓癥狀,同時也無心臟類疾病,排除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婦女。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治療,包括抗血小板凝集劑、β-受體阻滯劑、硝酸鹽類以及鈣通道阻滯劑等治療[4-6]。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治療,1 次/d,40~80 mg/次,一般在晚飯后服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TC、TG、LDL-C、HDL-C)水平、缺血事件(心肌梗死、心絞痛惡化、心源性死亡)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TC、TG、LDL-C、HDL-C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TC、TG、LDL-C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HDL-C 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水平比較(,mmol/L)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水平比較(,mmol/L)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2.2 兩組患者缺血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 其中在對照組患者發(fā)生心肌梗死5 例,心絞痛惡化2 例,心源性死亡3 例,缺血事件發(fā)生率為16.7%;觀察組患者發(fā)生心肌梗死1 例,心絞痛惡化1 例,心源性死亡1 例,缺血事件發(fā)生率為5.0%。觀察組患者缺血事件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冠心病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而引起的心臟缺血導致的臨床上一系列的癥狀,其中一個原因就是,TC、TG 水平升高導致血管動脈硬化,形成的斑塊堵塞管腔,進而導致管腔變窄,引起供血不足。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包括慢性穩(wěn)定型冠心病和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穩(wěn)定型冠心病表現為一系列的心肌血氧供應、需求不匹配的現象,通常由情緒波動或其他應激誘發(fā),并反復出現,不過也有自發(fā)出現。傳統(tǒng)的穩(wěn)定型冠心病定義為由左主干狹窄≥50%,或一支或多支冠狀動脈狹窄≥70%導致的因運動和應激引起的胸痛癥狀,新的穩(wěn)定型冠心病不僅包括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還考慮微血管障礙和冠狀動脈痙攣導致的由運動和應激引起的胸痛癥狀。
據統(tǒng)計目前冠心病的發(fā)生率正在呈現逐年上升的態(tài)勢,并且該病的發(fā)病人群正逐漸朝著年輕人發(fā)展。引起該病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活上沒有規(guī)律,不能按時進行休息和飲食,另外高血壓和肥胖患者也容易使患者發(fā)生冠心病。有研究報道稱,一般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其血液粘稠度要高于普通人,且隨著病情的加重血液粘稠程度越高。另外,隨著心肌缺血的程度越嚴重,機體的交感神經也會變得越來越興奮,同時茶酚胺分泌量也會越來越多,從而使得機體血液中的游離脂肪酸和葡萄糖代謝水平呈現失衡狀態(tài)。所以,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可以通過優(yōu)化心肌和提高對葡萄糖的利用率減輕對心肌的損傷,進一步有效保護心?。?-10]。
本研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阿托伐他汀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TC(4.27±0.42)mmol/L、TG(2.14±0.59)mmol/L、LDL-C(0.93±0.52)mmol/L 均低于對照組的(5.43±0.94)、(2.44±0.71)、(3.27±0.34)mmol/L,HDL-C(1.44±0.54)mmol/L 高于對照組的(1.24±0.44)mmol/L,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缺血事件發(fā)生率為5.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6.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大部分的冠心病患者都需要長期甚至終生口服一種他汀類藥物,其中阿托伐他汀鈣片是很好的選擇。由于給心臟供血的重要通道——冠狀動脈出現了嚴重的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出現重度狹窄甚至是閉塞。目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進展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避免吸煙。
阿托伐他汀是新型的他汀類藥物,半衰期長,可在一天任何時候服用。一般最大劑量為80 mg,長期服用需要注意肝功、腎功和肌毒性。如果感覺有異常需要注意有可能為藥物不良反應,應該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復查肝功生化和肌酸激酶水平,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給藥劑量和調整藥物治療方案。阿托伐他汀在臨床上用于治療冠心病、高膽固醇血癥以及動脈硬化性疾病,能夠起到降低TC、LDL-C,提高HDL-C 的作用,另外能夠起到降低TG 的作用。阿托伐他汀在臨床應用中,也有可能會讓患者出現不良反應,比較常見的有胃腸道不適、燒心、惡心、腹痛等,再就是引起頭暈、事物模糊,還有可能會導致皮疹,偶爾會引起轉氨酶升高,因此需要監(jiān)測肝功能。同時,阿托伐他汀具有比較少見的不良反應,主要有失眠、乏力,再就是引起肌炎、肌痛、橫紋肌溶解等情況。
綜上所述,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療穩(wěn)定型冠心病有助于改善患者血脂指標,降低缺血事件發(fā)生率,為穩(wěn)定型冠心病的臨床治療提供了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