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光
乙肝病毒反復破壞肝臟是導致乙肝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也是乙肝后期發(fā)展的臨床表現(xiàn)。乙肝肝硬化是乙肝疾病發(fā)展到晚期的一種疾病,如果乙肝患者發(fā)展到這個階段,5 年內的存活率只有50%~80%。大量資料表明,抗病毒治療對乙肝肝硬化患者是有效的。抗病毒治療一般采用藥物治療,包括阿德福韋酯、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韋。苗慧霞等[1]的研究顯示,阿德福韋酯聯(lián)合拉米夫定與恩替卡韋單藥治療乙肝肝硬化的臨床效果存在差異,其中恩替卡韋單藥治療的療效優(yōu)于阿德福韋酯聯(lián)合拉米夫定??梢?恩替卡韋單藥治療乙肝肝硬化效果良好,能明顯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標。為了進一步證實這兩種方案的差異,本研究選擇本院門診2018 年8 月~2020 年8 月接收的68 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對照組口服阿德福韋酯聯(lián)合拉米夫定治療,觀察組服用恩替卡韋治療,分析恩替卡韋單藥與恩替卡韋在乙肝肝硬化中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門診2018 年8 月~2020 年8 月接收的68 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34 例。其中,對照組男21例,女13 例;年齡25~75 歲,平均年齡(48.66±8.88)歲。觀察組男20 例,女14 例;年齡26~76 歲,平均年齡(48.34±9.2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口服阿德福韋酯聯(lián)合拉米夫定治療,主要為患者口服拉米夫定(安徽貝克聯(lián)合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20084618),100 mg/次,1 次/d;口服阿德福韋酯(河南醫(yī)科大學制藥廠,國藥準字號H20100166),10 mg/次,1 次/d。觀察組服用恩替卡韋治療,口服恩替卡韋(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20080798),0.5 mg/次,1 次/d。
1.3 觀察指標 12 周后復查,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肝功能指標(PTA、AST、TBIL、ALT)以及肝纖維化指標(CⅣ、LN、PⅢNP、HA)水平、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乏力、惡心、嘔吐、黃疸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乙肝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HBV-DNA)檢測陰性,肝功能基本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明顯緩解,HBV-DNA 檢測陰性,肝功能指標較治療前改善≥50%;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惡化,HBV-DNA 檢測陽性,肝功能指數(shù)較治療前改善<50%??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2]。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以及肝纖維化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PTA、AST、TBIL、ALT 和CⅣ、LN、PⅢNP、HA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PTA、AST、TBIL、ALT 和CⅣ、LN、PⅢNP、HA 水平均較治療前改善,且觀察組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以及肝纖維化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以及肝纖維化指標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2.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1.18%,其中無效3 例,有效20 例,顯效11 例;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0.59%,其中無效10 例,有效16 例,顯效8 例。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660,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94%(1/34),低于對照組的20.59%(7/3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100,P<0.05)。
乙肝病毒反復破壞肝臟是導致乙肝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也是乙肝后期發(fā)展的臨床表現(xiàn)。乙肝肝硬化目前尚無根治方法,乙肝肝硬化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死亡率高。相關研究表明,乙肝肝硬化的治療主要以抗病毒藥物為主,抗病毒藥物可以阻止疾病的發(fā)展,延緩肝癌的發(fā)生。臨床治療乙肝的首選藥物是能抑制病毒遺傳物質DNA 復制的核苷酸藥物[3,4]。
阿德福韋酯是國產(chǎn)早期抗病毒藥物,屬于單磷酸腺苷核苷酸類似物。其藥理作用是抑制乙肝病毒聚合酶的活性,起效慢,不良反應少,適合長期服用。拉米夫定是一種核苷類似物,能抑制乙肝病毒DNA 鏈的合成和延長。阿德福韋酯與拉米夫定聯(lián)合應用時,可相互促進,既可在短時間內控制病情,又能在未來治療中有效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臨床癥狀?,F(xiàn)行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指出,拉米夫定可與阿德福韋或替諾福韋聯(lián)合用于乙肝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療。本研究結果表明,拉米夫定聯(lián)合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單藥治療在一定程度上均能改善肝功能,延緩乙肝肝硬化的進展。同時,拉米夫定與阿德福韋酯聯(lián)合使用,不僅彌補了單獨使用阿德福韋酯的反應不足,還解決了長期使用拉米夫定造成的病毒耐藥性問題。不過,在具體用藥的過程中,必須綜合考慮患者的經(jīng)濟情況。進口拉米夫定價格較高,因此在聯(lián)合使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韋酯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經(jīng)濟水平。另外,指南還推薦恩替卡韋用于本病的抗病毒治療。恩替卡韋作為一種核苷類似物,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聚合酶的活性,在治療乙肝方面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具有良好的病毒學應答[5,6]。
當失代償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出現(xiàn)HBV-DNA 陽性時,無論ALT 正常還是升高,都應提倡抗病毒治療(關鍵治療)。其目標是通過抑制病毒復制和改善肝功能來延遲或減少肝移植的需要[2]。目前抗病毒藥物主要為干擾素和核苷(酸)類似物,干擾素不宜用于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恩替卡韋是一種具有抗HBV-DNA 聚合酶活性的鳥苷類似物,它被磷酸化形成活性三磷酸,與HBV-DNA 聚合酶的天然底物脫氧鳥苷三磷酸競爭,從而抑制HBV-DNA 的復制[7,8]。
阿德福韋酯是一種一磷酸腺苷的非環(huán)核苷類似物,在我國上市較早,應用廣泛。它在細胞內被水解成阿德福韋二磷酸,并抑制HBV-DNA 聚合酶的活性。患者對阿德福韋酯耐藥性低,但具有潛在的腎毒性。拉米夫定比阿德福韋酯起效更快。研究表明,肝功能轉氨酶可在治療后3 個月內降至正常,且HBV-DNA 陰性。然而,大多數(shù)研究證實,在使用拉米夫定>1 年的患者中,耐藥性的發(fā)生率高達17%~45%??共《局委熜枰L期用藥,不能隨意停止,乙肝病毒耐藥性會導致病情反彈,甚至惡化[9]。
本研究對照組口服阿德福韋酯聯(lián)合拉米夫定治療,觀察組服用恩替卡韋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PTA、AST、TBIL、ALT 和CⅣ、LN、PⅢNP、HA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PTA、AST、TBIL、ALT 和CⅣ、LN、PⅢNP、HA 水平均較治療前改善,且觀察組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陳帆[10]的研究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1.3%,高于對照組的52.1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PTA、ALT、TBIL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PTA、ALT、TBIL 水平均優(yōu)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本文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
對于乙肝肝硬化的研究,在臨床設計中很難完全采用隨機化的方法,多采用雙盲對照研究的方法。原因如下:①乙肝肝硬化是一種沒有采取有效的針對性措施控制病情進展的疾病,有可能導致病情加速發(fā)展,這完全違反了醫(yī)生的職業(yè)道德要求。②由于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面對乙肝肝硬化等大病,大多數(shù)患者及其家屬都會按照醫(yī)囑選擇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在本研究中,對乙肝肝硬化的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還沒有找到評價效果更合理的指標。
綜上所述,阿德福韋酯聯(lián)合拉米夫定與恩替卡韋單藥治療乙肝肝硬化的效果存在差異,恩替卡韋單藥治療的效果和安全性更好,可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促進患者肝功能和肝纖維化的改善,值得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