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群 楊立君
(湖北汽車工業(yè)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湖北 十堰 442002 )
近些年我國的建筑行業(yè)呈現出蓬勃發(fā)展的趨勢,整個過程耗時長、工程量大、并且涉及的方面也非常多,這就造成了工程管理的難度之大。而造價管理一直以來都是工程管理里中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建設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都涉及到到造價管理,并且與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緊密相連,息息相關。另一方面,每個工程對象都有海量的數據,尤其是計算過程中呈現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而BIM 技術的出現與發(fā)展,將這個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作為模型的基礎,進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它具有信息完備性、信息關聯(lián)性、信息一致性、可視化、協(xié)調性、模擬性、優(yōu)化性和可出圖性八大特點。BIM 不是簡單的將數字信息進行集成,而是進行數字信息的應用,并可以用于設計、建造、管理的數字化方法。這種方法非常適用于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環(huán)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個進程中提高效率,并且減少相應的風險。由此可見,BIM 是應運而生的一項新的技術,值得我們去研究,去探索。
工程概況:某縣棚戶區(qū)改造項目小高層住宅樓(以下簡稱小高層),選取其中的2#住宅樓,框架剪力墻結構,地上17 層,一、二層為小商鋪,以上各層均為住宅,地下負一層是設備用房。本住宅樓占地面積549.9 m2,建筑高度51.45 米,室內外高差0.45 米,地下室3.6 米,一層3.9 米,二層3.6米,三層及以上均為2.9 米。其整體效果圖如下圖1 和圖2 所示:
圖1
圖2
小高層運用廣聯(lián)達BIM 系列軟件對項目進行造價管理,從最初的識圖到最終編制結算文件,每一階段需要完成的目標都有著前后關聯(lián),每一個步驟都是相輔相成的,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進行整個項目的BIM 造價管理時其整體的流程與順序如圖3 所示:
圖3 建設項目 BIM 造價管理實施框架
2.2.1 BIM 技術在招投標階段造價管理中的應用
招投標是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非常關鍵且比較有管理難度的內容,如果管理不當很有可能對工程施工質量造成不利影響,同時很有可能增加建設成本。針對這些問題,很多新的科學技術也逐漸應用到招投標管理中去,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BIM 技術。
在招投標階段,BIM 技術的價值得到了各方的全面體現。首先是建設單位或者招標代理機構根據設計方提供的BIM 模型,可以快速了解工程的相關信息,并且結合具體的要求和特征編制相應的工程量清單。此過程對建設單位而言是招投標階段良好的開端,既可以避免漏項和錯誤的發(fā)生,又可節(jié)省人力物力和財力,之后即可把工程量清單載入BIM 模型,編制好招標文件,進行發(fā)售。投標方在購買了招標文件之后,就可以按照招標文件相關條款的要求,快速核準其工程量清單,進行投標書的編制。由于BIM 技術在如今大數據網絡時代有了很好的互通與融合性,就可以方便相應的管理部門對整個過程進行管控,避免了一些徇私舞弊的情況,對整個大的建筑行業(yè)的透明化和公平性有極大的裨益。
當前國內的工程造價軟件發(fā)展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狀態(tài),常用的軟件有:廣聯(lián)達軟件、Revit 軟件、魯班軟件、斯維爾軟件等,此系列軟件各有所長,在國內得到了眾多企業(yè)的高度認可。在小高層項目中,主要是從計量和計價兩個方面進行應用。
(1)基于BIM 的工程計量。小高層項目以施工圖紙為基礎,建立相應的BIM 模型。根據工程專業(yè)不同分為土建和安裝兩個部分,分別采用廣聯(lián)達BIM 土建計量平臺軟件(GTJ2021)和廣聯(lián)達BIM 安裝計量軟件(GQI2021),進行工程量模型的建立。采用相應的定額和清單工程量計算標準,進行套取做法,工程量匯總,最后報表預覽里生成相應的工程量清單。
(2)基于BIM 的工程計價。在前面的計量過程中生成的工程量匯總表,將它們分別導入廣聯(lián)達云計價GCCP5.0 軟件中,進行相應的取費與調差,使得計量和計價能進行良好的對接,同時避免人工統(tǒng)計的錯項,加快了計價效率。在使用計價軟件生成的報表中,既有招標方的招標控制價文件,又有投標方的投標報價文件,這里可以根據需求作出相應的選擇,BIM 技術的價值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2.2.2 BIM 技術在施工階段造價管理中的應用
(1)基于BIM 的5D 計劃管理。建筑信息模型的5D 應用是指建筑三維數字模型結合項目建設時間軸與工程造價控制的應用模式,即3D+時間+費用的應用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建筑信息模型包含了所有建筑工程的幾何信息,如物理、性能、成本和管理,在應用中為建筑工程各方面提供施工計劃所需的資料,以控制造價。
項目雙方可以在施I 前通過信息模型來確定不同時段節(jié)點的施I 進展和建設成本,直觀地按月、周、日或單體,樓層,流水段查看,觀察到項目實施的具體情況,并可獲得任意節(jié)點的建筑成本數據。同時,在施工過程中,方便項目的實時修整調整,實現限額領料施工,最大限度的體現造價控制的效果??偟膩碇v,基于5D 可以實現資金計劃管理和優(yōu)化;利用5D 模型可以方便快捷的進行施工進度資源配置優(yōu)化;運用5D 模型可以實現項目精細化成本控制;使用5D 軟件可以輔助技術方案的查找、優(yōu)化、編制。
基于BIM 5D 的施工管理軟件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形成一個包含成本、進度、材料、設備等多種信息的模型,并且可快速而準確地分析數據,再結合對應的定額或者消耗量,來確定不同情況下不同時間節(jié)點的計劃與結果。同時,施工單位利用它進行材料設備采購、人員進場和消耗量控制等的優(yōu)化,繼而進行更好又有效的控制。
(2)基于BIM 的工程變更管理。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和要求,工程會進行一定的變更,這時要注意圖紙變更與模型變更的聯(lián)系性,采用BIM技術變更后,工程量可自動計算更新,還可以將變更前后計量的變化清晰地顯示出來,能夠自動生成數據表,且可以手動修改。
(3)基于BIM 的簽證索賠管理。在施工過程中,現場簽證索賠是一個很常見且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規(guī)范的簽證索賠管理,并采取相應的手段來提高其質量,是有效降低施工階段工程造價的措施,從而能夠保證建設方資金得到高效的利用,發(fā)揮最大的投資效益。在進行簽證內容的審核時,可以利用BIM5D軟件的模型對比分析,來掌握實際偏差情況,繼而可以確認最優(yōu)的簽證方案。
2.2.3 BIM 技術在竣工階段造價管理中的應用
基于前面階段的變更和現場簽證,有了BIM 技術的加持,建設項目的數據庫得到了完善,那么工程竣工來說,這些數據對各方的利益影響就更加清楚明了。而傳統(tǒng)的工程造價管理由于海量數據庫的管理難度,很容易對竣工結算造成不利的影響,甚至變成一筆“糊涂賬”。而BIM 模型可以實現透明的數據結算,就算有分歧,也有依可尋,能很大程度上避免雙方的矛盾和沖突。同時,建設工程結算和工程預算的對比,能夠將建設項目全過程中的成本管理情況進行衡量,使工程造價的管理效率得到較大提升。
在完成小高層項目的結算中,BIM 模型就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無論是進行核算總的工程量是否準確,還是對比在施工過程中的變更、簽證和索賠,通過BIM模型的更新數據,得出最終結算工程量,雙方在此過程中都能達到一致意見。在對各個不同專業(yè)模型進行對量的時候,BIM 相關軟件能自動進行不同專業(yè)的工程量數據對比,在軟件中能用不同的表現方式把這些差異顯示出來,操作簡單可行,無形中減輕了人工核查的工作量,同時也避免了人為因素出現的錯檢和錯查。
BIM 技術擁有很多傳統(tǒng)計量與計價難以達到的優(yōu)點,比如可視化、協(xié)調性、模擬性、優(yōu)化性、可出圖性等等,通過小高層的模型建立、碰撞檢測、工程量匯總、工程計價、工程變更及工程結算等應用,驗證了基于BIM 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上的可行性。
總的來講,采用BIM 技術可使整個工程項目在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結算等階段都能夠有效地實現建立資源計劃、控制資金風險、節(jié)省材料能源、節(jié)約項目成本、降低污染和提高效率。BIM 技術的應用能改變傳統(tǒng)的項目管理理念,引領建筑信息技術走向更高的層次,解決傳統(tǒng)數據信息分散的問題,從而很大程度提高建筑管理的集成化。引入BIM 技術對工程造價進行管理,使造價深入到工程項目各個階段,發(fā)揮BIM 在造價過程中的潛力,有利于項目各參與方及項目管理人員對工程項目整個流程進行把控,更好地為工程項目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