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榮里
在北京植物園里參觀曹雪芹舊居,會有很多感想。沿著土路往上走,山中的氣息撲面而來,《紅樓夢》中的許多構(gòu)思,都能從這山山水水中找到相應(yīng)的注腳。這是一個故事頻發(fā)的地點,款款而行中,歷史的點點滴滴涌上心頭。
這初春的景色啊,萬物正在萌發(fā)之中,沿岸柳絲兒飄飄,遙看青色近卻無。沿臥佛寺往上走,空氣的含氧量明顯增加。山樹之花苞,將儲藏了一冬的能量,孕出滿山的氣勢。想當(dāng)年,在這旗兵營內(nèi),曹雪芹和他的伙伴們,行走在山中溪流旁,喜歡吟詩作畫的曹雪芹,該怎樣用隱晦的手法,寫出屬于一個時代的辛酸故事?
曹雪芹無疑是從山水之中汲取靈感的高手,從石木之中找出意蘊(yùn)的仙家??春缕较壬蓪懙挠嘘P(guān)曹雪芹的故事,整個香山和植物園諸物,都好像因為曹雪芹而有了不同以往的造化。有那么一刻仿佛覺得時光交錯,看到曹公腰纏筆墨,信步而行在游人前面,步履輕盈自信。香山多松柏,冬景多秀麗;柳樹多好水,吸足了水分則滿溝煙氣。所謂煙柳,乃水汽蒸騰之貌也。自然與人文,歷史與現(xiàn)代,思想與物質(zhì),在植物園交融、沖撞、疊生、散發(fā),給人以多維感受。
偏向于城市建筑的作家,動情于哲學(xué)思考的工程師。
香山產(chǎn)黛石,可為京城女子畫眉之用,點綴面容之美,自是自然之物。受此啟發(fā),曹公為多情善感的美女主人公起名黛玉。
沒有香山的奇秀,難以誘發(fā)曹公的思緒;缺少家道中落的慘痛,曹公也難以思考時空過往的辛酸。一石一故事,一木一首詩。倘若夏天來臨,初夏的知了和臨秋的知了,在這香山也斷然不同。香山產(chǎn)黛石,可為京城女子畫眉之用,點綴面容之美,自是自然之物。受此啟發(fā),曹公為多情善感的美女主人公起名黛玉?!都t樓夢》的故事在西山一代民間傳播甚廣,與故事真實中的超脫、歷史中的現(xiàn)實描寫不無關(guān)系。如果說曹公之大作來源于實實在在的生活和十分樸素的自然,《紅樓夢》后來在民間的廣泛流傳,則進(jìn)一步強(qiáng)化了民眾對當(dāng)?shù)仫L(fēng)土民情的自我認(rèn)知。
文學(xué)本來是生活的產(chǎn)物,反過來卻影響著生活,從而使文學(xué)變成更有趣味的東西。作品中意象的升華離不開作者對自然的參照。三生石、絳珠草、大觀園,都給作家提供思考的無限空間。曹公對香山自然景物的深研細(xì)究,讓其作品充滿了與自然渾然一體的境界。靈與肉密不可分,好就是了,了就是好。一曲《好了歌》,囊括了世間的辯證法,記錄了人生受諸多不確定性干擾的無限可能性。著意追求的一切,倘沒有對自然的依順,終究會因為主觀認(rèn)識上的錯誤而導(dǎo)致最終的失敗。
接觸自然越多,人自圣的心理就會減少。上午還是艷陽高照,下午就是陰云密布,園里的游客也逐漸稀少起來。春寒料峭,如不走路,頓時會覺得手腳寒冷。科技飛速變化,改變著人的生活習(xí)慣,但大自然的角力,有時仍然帶有摧枯拉朽之勢。自然,仍是左右生存者選擇方向的條件。一場疫情,改變了世界,也讓人類對自己充滿著反省。
在植物園書店,翻看介紹植物園歷史的書,知道這片土地上曾經(jīng)擁有過不少動物。而今,我只能看到飛翔在空中的鳥兒,連尋找松鼠都變得十分艱難,植物園里的植物也很少是當(dāng)?shù)亍巴林绷?。真?dān)心人類是否有一天也會在這個世界上消失?!當(dāng)我走出植物園,公路上已擠滿密密麻麻的汽車,我只好耐心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