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霄楠
(天津太合節(jié)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300402)
在全球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大環(huán)境下,在抗擊疫情的同時,也要加快復工復產進度以保障人民群眾正常生活?;ヂ摼W思維滲入招投標行業(yè)得到發(fā)展,加快了“互聯網+”對我國工程招投標管理的影響,進一步加快了從線下傳統工程招投標管理到線上電子招投標管理的改革。電子招投標管理模式充分應用了“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技術、大數據技術和電子化技術,其中 BIM 技術是“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最具國際化、標準化特征的技術,對于我國建筑工程招投標管理接軌國際化管理水平有著重要代表性的意義[1]。
傳統建設項目招投標和政府采購等工作中,時常會出現管理機制不完善、規(guī)避招標、違法投標等問題。線下傳統工程招投標管理存在市場信息碎片化、投標平臺地區(qū)化、投標評審標準未統一等問題,導致大多數招投標雙方的信息化系統不具備數據共享和交換能力,數據共享交互和跨部門業(yè)務協作難,無法滿足市場多樣化的需求。
電子招投標管理新模式不但能加快招投標速度,減少外地開標帶來的時間和人員消耗,大大地提升效率[2];而且投標文件電子化既保證了投標文件的機密性,又比傳統紙質投標文件節(jié)約成本和資源,有利于綠色環(huán)保。電子招投標管理新模式最重要的便是加強了工程招標投標流程的規(guī)范化、程序化、透明化,提高了招投標的公正性, 順應了市場信息透明化的需求,規(guī)范了招投標市場競爭秩序。
電子招投標管理模式基于互聯網技術而實施,因此在信息認證、傳輸、加密、儲存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遭受黑客、病毒攻擊的風險,而信息的泄漏或惡意串改問題將會影響招投標的公平性,不利于招投標市場的良性競爭。對于基于互聯網技術而實施的各項管理模式,都應處于一個極其安全的網絡環(huán)境來保障信息數據安全。因此,在招投標雙方安裝殺毒軟件、加強防火墻設置的基礎上,加強對網絡環(huán)境的監(jiān)管,加強電子化招標監(jiān)管制度管理尤為重要。
電子招投標工作對網站平臺系統有較高要求,項目內容分類較多、較細,管理流程繁雜,系統的同期運行量較大,容易出現系統不穩(wěn)定的問題,嚴重影響招投標工作。除此之外,我國的電子招投標平臺系統存在功能尚不完善、與部分電腦系統和瀏覽器存在不兼容等問題。因此,招投標電子平臺管理單位應該基于市場和用戶的需求,定期加強對平臺系統的維護和完善,定期做好客戶基本信息的更新和企業(yè)相關資質的篩查[3]。
目前,我國尚未制定統一的電子化招投標管理標準,尚無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電子化招投標管理模式常因地區(qū)、平臺、招標方、招標代理等參與方的不同而存在差別,導致投標單位參與不同地區(qū)的項目時常因招投標電子平臺不同,需下載不同的投標文件編制軟件、購買不同的平臺使用費。這種現象一方面會導致投標單位參與項目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不同的投標平臺、編制軟件還會產生兼容問題,增大投標單位在電子招投標平臺、軟件上操作的困難程度。應制定并健全行業(yè)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統一設定各地區(qū)工程電子招投標的標準,保證各系統之間具有更好的連接, 讓信息資源更加開放與共享。
BIM的定義由三部分組成:①它是一個設施(建設項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數字化表達,它還是一個共享的知識資源;②它是一個分享有關這個設施的信息,并為該設施從概念到拆除的全壽命周期中的所有決策提供可靠依據的過程;③在項目的不同階段,不同利益相關方通過在 BIM 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職責的協同作業(yè)[4]。
隨著BIM模型軟件和標準的推出,以及其在工程實踐中的不斷應用,BIM 技術受到了越來越多專業(yè)人士的肯定。
① 可視化
可視化表現為“所見即所得”的形式。設計方與施工監(jiān)理方等工程項目參與方無需結合多張圖紙的組合和想象,而是將平面圖紙的信息通過三維模型方式進行呈現,減少工程參與者因平面圖紙表現信息不足產生的誤解與錯誤。
② 協調性
BIM的協調性能提前在設計階段或施工階段前期及時對工程項目存在的問題進行協調,對一些綜合管網等容易存在交叉、重疊和碰撞問題的部位進行修改和調整,從而盡量避免因設計失誤造成的返工或返修,最大程度減少甚至避免建材損耗和浪費。
③ 模擬性
BIM技術的模擬性有能效模型、光照模擬、熱工模擬、地形模擬、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模擬,以及 4D(進度管理方面)的模擬、5D(造價管理方面)的模擬[5]。
④ 優(yōu)化性
BIM技術主要在項目設計方案優(yōu)化和性能優(yōu)化兩方面,對整個項目的設計、施工、運營進行優(yōu)化處理。
⑤ 可出圖性
BIM的可出圖性體現在綜合管線圖、綜合結構留洞圖和碰撞檢測報告等,能在設計、建造信息模型后,通過其可視化展示、協調、模擬和優(yōu)化得出圖紙資料[6]。
⑥ 一體化性
BIM技術在從規(guī)劃、設計、施工到后期運營的項目管理中的應用,也是項目全生命周期集成管理的核心。
⑦ 參數化性
BIM 技術通過參數信息進行建模,不同于CAD需要通過繪畫、修改各種不同視圖的圖紙,來完善建筑物信息,應用BIM 技術只需調整參數就可以實現組成各種不同的構件,構建出整體模型。
⑧ 信息完備性
BIM 技術的出現,為避免和減少信息流失提供了可能,通過信息的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支持不同利益相關者在建設項目不同階段的合作。因此,BIM的關鍵是信息交換過程,利用網絡將各自獨立的、分布于各處的多臺計算機相互連接起來,有效共享資源并協同工作[7]。
對于招投標管理,應用 BIM 技術的電子化招投標新模式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為不同的參與方帶來價值,使企業(yè)更好地發(fā)揮核心競爭力,做好主營業(yè)務:①提高建設單位的招標與定標水平;②提升承包單位的投標決策水平;③評標專家委員會通過 BIM 技術提高評標效率;④招標代理和前期咨詢單位使用 BIM技術,服務更加快捷、精準;⑤招標行政監(jiān)管主管部門通過 BIM技術提升監(jiān)督水平。
對于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應用BIM技術可以從決策、設計、施工、運營階段全方位為項目管理提供價值。
4.4.1 決策階段
應用 BIM 5D虛擬模擬在決策階段進行可視化的虛擬施工模擬,不消耗施工人力、設備、材料資源便可實現直觀的方案展示,為項目可行性計劃增加可信度,為決策方案選擇提供技術支持。
4.4.2 設計階段
EPC 模式下,BIM可實現工程項目的正向設計[8]。BIM 軟件方便設計人員對建筑局部進行剖面觀察,保證設計位置的準確性[9]。BIM技術還可以通過日常采光和日照時間、水循環(huán)系統和雨水積蓄的模擬,形成可視化效果,形象生動地展示工程成果。
4.4.3 施工階段
如果在鋼筋深化設計中應用BIM技術,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返工或因操作不當導致的施工停滯。通過建立BIM數據模型,可以調出與擬建工程基本相似項目的施工造價數據,并獲取區(qū)域范圍內材料、機械、設備費用等信息,為擬建工程造價估算提供參考數據,同時估算材料的使用量,集中采購,降低因其他因素波動帶來的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成本風險。
4.4.4 運營階段與保修期
BIM可視化效果的呈現,對運行期間的設備狀態(tài)做到實時監(jiān)控,精確定位設備的損壞點,做到即時維修[10]。
傳統的 CAD 制圖中,對于管道的繪制通常是通過不同的圖層表達不同的管道。作為一種以參數化設計為理念的設計軟件,BIM 技術的相關應用軟件通過應用BIM技術修改軟件中的工作集、過濾器以及部分族的參數修改,可以讓工程項目的給排水平面圖實現標準化表達。通過應用BIM技術,能夠生動、形象地看到設備安裝的位置及與真實大小一致的需要安裝的設備尺寸,極大地降低了安裝工人的施工難度,保證了施工與設計圖紙的一致性。此外,應用BIM技術還能在給水排水平面圖繪制的過程中一次生成樣圖,很好地節(jié)省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實施BIM管線綜合時不僅需要考慮安裝順序,同時要考慮管線施工規(guī)范,如管道保溫層、支吊架形式、管道安裝空間及檢修空間、安裝流程等。通過對BIM技術的優(yōu)化性能的應用,可以在施工前發(fā)現并消除潛在的施工碰撞,同時通過對綜合管線支架的設計和安排,有效加快施工進度,降低安裝成本[11]。
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發(fā)展和“互聯網+”的推動,傳統化的招投標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工程的發(fā)展需求,電子招投標管理應用以BIM技術為主導的電子化招投標新模式成為主流。在工程招標投標管理中,積極、充分應用BIM技術在項目管理中信息共享、信息集成管理等優(yōu)勢,有利于提升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在項目的全生命周期應用BIM技術,可以全方位地優(yōu)化項目管理,從決策設計到施工運營階段為整個項目的各個參與方提供信息、圖紙等準確、完善的資料,從而減少傳統項目管理中的信息不及時、信息不對稱等問題,避免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必要的損失,簡化了項目管理的途徑和方式。